人才的培育
17 佛教的育才方向



兩門修學系統
佛教講的智慧有兩種:根本智與世俗智。根本智是第一義諦,強調聖道、解脫;世俗智就是方便智,著重在身處世間的智慧與應用。
 
當人們進入佛門、宣誓追隨佛陀的足跡,他所展現的身相,是剃除鬚髮、著壞色衣,與世俗有別,標誌著出世的一面。以此看來,聖凡兩立,因此,如果沒有與世間建立溝通系統,充其量不過是一座孤島,無法發揮力量而對世間產生正面的教化。
 
宗教人士以法立身,更需要與世間建立聯結,一方面追求聖道的解脫,一方面落實人間的悲願以度化眾生。
 
根本智與世俗智正是佛教人才養成的兩門教育系統,這兩門適用於基礎教育,也適用終身教育的體系。
 
全方位、多元文化
佛學院的教育,包括佛教的專科領域與一般的人文素養兩大範疇。就如在一般學校機構裡所設立的課程,有通識教育和專業教育兩種。
 
通識教育讓學習者對於身處的社會、文化、歷史有概略的認知,尤其現今的社會文化多元,宗教可以選擇開放、半開放或封閉的方式來面對社會。如果認為社會是染缸,而禁止僧眾接觸外界,以免受到社會不良的影響,這是封閉式的修學。
 
在我個人的作法,由寺院護持每個僧眾的經濟來源,學僧由此管道學習弘護、信眾接引;或進行宗教巡禮,認識其他宗教;或提供新聞報導,討論時事。這些都是佛教與社會溝通的方式。學習者如果對社會人文的理解闕如,而想要奉獻於世人的話,可能猶如緣木求魚。
 
以台灣的環境來說,不但種族多元,文化也多元。早期的台灣佛教是混合民間信仰、齋教,然後是閩南式的佛教,日治時期帶進了日式佛教。一九四五年,日本自台灣撤退,中國佛教的高僧大德帶進了漢傳的佛教。一九九○年代,泰國、緬甸、西藏的佛教,也都陸續傳播進來。
 
處在如此多元文化的社會裡,我們不但要學習尊重、包容其他不同傳統的佛教,也要同時進行同化或異化的篩選、抉擇,讓佛教更能適應現時代多元的需求。
 
學習不只是在學院的圍牆裡,其實,整個社會環境都是佛教宗教師學習溝通、對話、交流的題材。
 
培養人文素養
在世間弘法必須具備人文素養。例如有的人喜歡藏傳佛教,但不要只是跟著人家念咒、灌頂,還必須學習藏文、了解西藏文化。因為,宗教往往與生活文化、社會習俗有密切關係,不能與之切割。
 
若我們抽離了這些因素來看宗教,容易陷入盲人摸象的窘境。這就好像如果我們不去探索印度的風土與背景,又如何理解佛陀所提出的思想,哪些是受到婆羅門教的影響,又有哪些是有別於當時的傳統各教派的看法等等。我們知道自己的信仰是從怎樣的土地與文化所孕育出來的,如此,對信仰的理解與深入會更有幫助。宗教師必須培養這樣的人文素養。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