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的傳承與永續
46 永續發展應跨越地域與時間



人們需要佛法,佛法才能久住世間。但是,如果某個地方的人們對佛法聞所未聞,又要如何聽聞到佛法,以佛法來處理生命的苦難呢?這當然要需要仰賴宗教師將佛法傳播到世界各地。
 
佛教是世界性的宗教
我們都知道,佛教是當今世界上,除了基督教與伊斯蘭教之外的三大宗教之一,也是此三大宗教中歷史最早的世界性宗教。佛教創始於西元前六世紀的古印度,尤其是對於東亞、中亞、東南亞和南亞地區曾具有廣泛的影響。目前主要分布於東亞和南亞,可說是影響東方民族最深的宗教。
 
今天的佛教更傳播到亞洲之外的國家和地區,如歐洲和北美洲等地。據統計,廿一世紀世界佛教徒的人口分布是:漢傳佛教地區67.3%(三億六千萬人),南傳佛教地區28%(一億五千萬人),藏傳佛教地區3.4%(一千八百萬人),亞洲以外地區1.3%(七百萬人)。由此可知,佛教是一個信仰人口眾多、歷史悠久、影響深遠的偉大宗教。
 
佛教傳播的起點
那麼,在兩千五百年前,佛法如何從印度菩提伽耶的一棵菩提樹下而向外傳播,弘傳到世界其他的地方,成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我們不妨從溯源佛教成立在世間的原點去探索:佛教的教團是由佛陀度五比丘而成立。度五比丘之前,在菩提伽耶的菩提樹下,佛陀在受用解脫的妙樂時,他思惟:「要入滅或走向人間?」佛陀認為他所體證的佛法甚深難解,因此有入滅的想法。後來,佛陀思惟人們有不同的根性,根性成熟者可以很快領悟,根性不成熟者,也可以一點一點地種下得度的因緣。佛陀最終選擇走向人間、接近人群。
 
於是佛陀從菩提伽耶走到鹿野苑,那裡有過去在苦行林一起修行的五位同修。當五比丘聽了佛陀說法而證悟時,佛陀明白,他所證悟的緣起法是普世的真理,是人人都可以驗證的。於是從鹿野苑開始,佛陀就請比丘們到各地弘法,將正法的種子散播到世界各地。
 
立足台灣,放眼世界
佛教的傳播,之後因應不同的地理環境、文化風俗,發展成各種不同型態的佛教樣貌。台灣佛教源自中國,屬於漢傳佛教的系統。儘管台灣是一個海島,貿易經商,往來商旅帶進來各種多元文化,含容了多元的文化與種族,但是,台灣佛教的整體文化內容,還是偏向漢傳佛教。
 
我們生長於台灣,立足於台灣,接受佛陀的教法。除了立定腳跟、站穩步伐,還要放眼世界、著眼未來,欲使正法久住,就必須永續經營、弘傳。佛法的對象是普世的,不只是以僧人為對象,還普及社會大眾,不論種族、膚色、男女老幼,只要有機會聞法,他就有機會體悟真理,苦惱得到止息。
弘法必須跨越地域、跨越時間,佛教才得以永續發展。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