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世安樂道
業和果報

本經敘說佛為青年婆羅門須跋開示:眾生壽夭貴賤、窮通賢愚的種種差別,與所造業之間的關連。這是佛為須跋的應機善巧之教,旨在說明每一項結果(果報),都有其相關原因(業因),而非偶然。但並不表示佛教是命定論者或機械論者。



我這樣聽聞。
 
有一回,世尊住舍衛城祇陀林給孤獨園。
 
那時,青年婆羅門都提子須跋,往詣世尊。到了之後,與世尊互相問候,親切友善地交談,然後坐在一邊。
 

人的種種差別

 
坐在一邊的青年婆羅門都提子須跋,對世尊這樣說:
 
「尊 敬的喬答摩!何因、何緣,在種種人的存在中,有優劣的差別?尊敬的喬答摩!在人們當中,有短命的、有長壽的;有多病的、有少病的;有醜陋的、有美麗的;有 權勢小的、有權勢大的;有貧窮的、有富裕的;有出身卑賤的、有出身豪貴的;有愚昧的、有智慧的。尊敬的喬答摩!何因、何緣,在種種人的存在中,有優劣的差 別?」
 

眾生是業的繼承者

 
「青年啊!眾生是業的擁有者,是業的承繼者;以業為母胎,以業為親族,以業為庇護;依業而分別眾生的優劣。」
 
「尊敬的喬答摩略說,未廣分別,我不能詳細了解其義。善哉!願尊敬的喬答摩教導法,讓我能從尊敬喬答摩的略說、未廣分別中,詳細了解其義!」
 
「那麼,青年啊!仔細聽,好好思惟,我就要說了!」
 
「好的,尊者!」青年婆羅門都提子須跋回答世尊。
 

業報差別

壽命長短
 
世尊這樣說:
 
「青 年啊!此處,有的女人或男子,殺生,兇殘,手染血腥,嗜殺成性,對生物、有情沒有憐憫心。他因為從事、造作了這樣的業,身壞命終之後,轉生到苦處、惡趣、 墮處、地獄。如果身壞命終之後,未轉生到苦處、惡趣、墮處、地獄;那麼,如果來到人間,則不管生在哪裡,都會短命。」
 
「青年啊!此種行為會導致短命,即:殺生,兇殘,手染血腥,嗜殺成性,對生物、有情沒有憐憫心。」
 
「然而,青年啊!此處,有的女人或男子,捨殺生,離殺生,放下刀杖,有羞恥心,有憐憫心,同情、利益一切生物、有情。他因為從事、造作了這樣的業,身壞命終之後,轉生到善趣、天界。如果身壞命終之後,未轉生到善趣、天界;那麼,如果來到人間,則不管生在哪裡,都會長壽。」
 
「青年啊!此種行為會帶來長壽,即:捨殺生,離殺生,放下刀杖,有羞恥心,有憐憫心,同情、利益一切生物、有情。」
 
身體好壞
 
「青年啊!此處,有的女人或男子,或以手、或以土塊、或以棍棒、或以刀劍,傷害眾生。他因為從事、造作了這樣的業,身壞命終之後,轉生到苦處、惡趣、墮處、地獄。如果身壞命終之後,未轉生到苦處、惡趣、墮處、地獄;那麼,如果來到人間,則不管生在哪裡,都會多病。」
 
「青年啊!此種行為會導致多病,即:或以手、或以土塊、或以棍棒、或以刀劍,傷害眾生。」
 
「然而,青年啊!此處,有的女人或男子,不以手、或土塊、或棍棒、或刀劍,傷害眾生。他因為從事、造作了這樣的業,身壞命終之後,轉生到善趣、天界。如果身壞命終之後,未轉生到善趣、天界;那麼,如果來到人間,則不管生在哪裡,都會少病。」
 
「青年啊!此種行為會帶來少病,即:不以手、或土塊、或棍棒、或刀劍,傷害眾生。」
 
容貌美醜
 
「青 年啊!此處,有的女人或男子,容易生氣,經常惱怒。只要稍受嫌責,便被激怒,而憤怒、瞋惱、執拗,顯現出氣憤、瞋怒、不悅。他因為從事、造作了這樣的業, 身壞命終之後,轉生到苦處、惡趣、墮處、地獄。如果身壞命終之後,未轉生到苦處、惡趣、墮處、地獄;那麼,如果來到人間,則不管生在哪裡,都會醜陋。」
 
「青年啊!此種行為會導致醜陋,即:容易生氣,經常惱怒。只要稍受嫌責,便被激怒,而憤怒、瞋惱、執拗,顯現出氣憤、瞋怒、不悅。」
 
「然 而,青年啊!此處,有的女人或男子,不易生氣,不常惱怒。即使多受嫌責,也不被激怒,不憤怒、不瞋惱、不執拗,不顯現出氣憤、瞋怒、不悅。他因為從事、造 作了這樣的業,身壞命終之後,轉生到善趣、天界。如果身壞命終之後,未轉生到善趣、天界;那麼,如果來到人間,則不管生在哪裡,都會美麗。」
 
「青年啊!此種行為會帶來美麗,即:不易生氣,不常惱怒。即使多受嫌責,也不被激怒,不憤怒、不瞋惱、不執拗,不顯現出氣憤、瞋怒、不悅。」
 
權位高低
 
「青 年啊!此處,有的女人或男子,有忌妒心,對於他人的利得、恭敬、尊重、敬意、禮拜、供養,心生忌妒,惱怒,忌妒糾結。他因為從事、造作了這樣的業,身壞命 終之後,轉生到苦處、惡趣、墮處、地獄。如果身壞命終之後,未轉生到苦處、惡趣、墮處、地獄;那麼,如果來到人間,則不管生在哪裡,都會沒有權勢。」
 
「青年啊!此種行為會導致沒有權勢,即:有忌妒心,對於他人的利得、恭敬、尊重、敬意、禮拜、供養,心生忌妒,惱怒,忌妒糾結。」
 
「然 而,青年啊!此處,有的女人或男子,無忌妒心,對於他人的利得、恭敬、尊重、敬意、禮拜、供養,不心生忌妒,不惱怒,不忌妒糾結。他因為從事、造作了這樣 的業,身壞命終之後,轉生到善趣、天界。如果身壞命終之後,未轉生到善趣、天界;那麼,如果來到人間,則不管生在哪裡,都會有大權勢。」
 
「青年啊!此種行為會帶來大權勢,即:無忌妒心,對於他人的利得、恭敬、尊重、敬意、禮拜、供養,不心生忌妒,不惱怒,不忌妒糾結。」
 
財富多寡
 
「青 年啊!此處,有的女人或男子,於沙門、婆羅門,不布施食物、飲料、衣服、車乘、花鬘、薰香、塗香、臥具、住處、燈具。他因為從事、造作了這樣的業,身壞命 終之後,轉生到苦處、惡趣、墮處、地獄。如果身壞命終之後,未轉生到苦處、惡趣、墮處、地獄;那麼,如果來到人間,則不管生在哪裡,都會貧窮。」
 
「青年啊!此種行為會導致貧窮,即:於沙門、婆羅門,不布施食物、飲料、衣服、車乘、花鬘、薰香、塗香、臥具、住處、燈具。」
 
「然 而,青年啊!此處,有的女人或男子,於沙門、婆羅門,布施食物、飲料、衣服、車乘、花鬘、薰香、塗香、臥具、住處、燈具。他因為從事、造作了這樣的業,身 壞命終之後,轉生到善趣、天界。如果身壞命終之後,未轉生到善趣、天界;那麼,如果來到人間,則不管生在哪裡,都會富裕。」
 
「青年啊!此種行為會帶來富裕,即:於沙門、婆羅門,布施食物、飲料、衣服、車乘、花鬘、薰香、塗香、臥具、住處、燈具。」
 
出身貴賤
 
「青 年啊!此處,有的女人或男子,自大、傲慢,對於應行禮的,不行禮;應起迎的,不起迎;應讓座的,不讓座;應讓路的,不讓路;應恭敬的,不恭敬;應尊重的, 不尊重;應禮敬的,不禮敬;應供養的,不供養。他因為從事、造作了這樣的業,身壞命終之後,轉生到苦處、惡趣、墮處、地獄。如果身壞命終之後,未轉生到苦 處、惡趣、墮處、地獄;那麼,如果來到人間,則不管生在哪裡,都會出身卑賤。」
 
「青年啊!此種行為會導致出身卑賤,即:自大、傲慢,對於應行禮的,不行禮;應起迎的,不起迎;應讓座的,不讓座;應讓路的,不讓路;應恭敬的,不恭敬;應尊重的,不尊重;應禮敬的,不禮敬;應供養的,不供養。」
 
「然 而,青年啊!此處,有的女人或男子,不自大、不傲慢,對於應行禮的,行禮;應起迎的,起迎;應讓座的,讓座;應讓路的,讓路;應恭敬的,恭敬;應尊重的, 尊重;應禮敬的,禮敬;應供養的,供養。他因為從事、造作了這樣的業,身壞命終之後,轉生到善趣、天界。如果身壞命終之後,未轉生到善趣、天界;那麼,如 果來到人間,則不管生在哪裡,都會出身豪貴。」
 
「青年啊!此種行為會帶來出身豪貴,即:不自大、不傲慢,對於應行禮的,行禮;應起迎的,起迎;應讓座的,讓座;應讓路的,讓路;應恭敬的,恭敬;應尊重的,尊重;應禮敬的,禮敬;應供養的,供養。」
 
智慧高低
 
「青 年啊!此處,有的女人或男子,不往詣沙門、婆羅門處,仔細詢問:『大德啊!什麼是善?什麼是不善?什麼是有罪?什麼是無罪?什麼事應做?什麼事不應做?什 麼事做了之後,會為我帶來長夜的不利、痛苦?什麼事做了之後,會為我帶來長夜的利益、安樂?』他因為從事、造作了這樣的業,身壞命終之後,轉生到苦處、惡 趣、墮處、地獄。如果身壞命終之後,未轉生到苦處、惡趣、墮處、地獄;那麼,如果來到人間,則不管生在哪裡,都會愚昧。」
 
「青年啊!此種行為會導致愚昧,即:不往詣沙門、婆羅門處,仔細詢問:『大德啊!什麼是善?什麼是不善?什麼是有罪?什麼是無罪?什麼事應做?什麼事不應做?什麼事做了之後,會為我帶來長夜的不利、痛苦?什麼事做了之後,會為我帶來長夜的利益、安樂?』」
 
「然 而,青年啊!此處,有的女人或男子,往詣沙門、婆羅門處,仔細詢問:『大德啊!什麼是善?什麼是不善?什麼是有罪?什麼是無罪?什麼事應做?什麼事不應 做?什麼事做了之後,會為我帶來長夜的不利、痛苦?什麼事做了之後,會為我帶來長夜的利益、安樂?』他因為從事、造作了這樣的業,身壞命終之後,轉生到善 趣、天界。如果身壞命終之後,未轉生到善趣、天界;那麼,如果來到人間,則不管生在哪裡,都會有大智慧。」
 
「青年啊!此種行為會帶來大智慧,即:往詣沙門、婆羅門處,仔細詢問:『大德啊!什麼是善?什麼是不善?什麼是有罪?什麼是無罪?什麼事應做?什麼事不應做?什麼事做了之後,會為我帶來長夜的不利、痛苦?什麼事做了之後,會為我帶來長夜的利益、安樂?』」
 

隨業得報

 
「青 年啊!像這樣,導致短命的行為,便會帶來短命;導致長壽的行為,便會帶來長壽。導致多病的行為,便會帶來多病;導致少病的行為,便會帶來少病。導致醜陋的 行為,便會帶來醜陋;導致美麗的行為,便會帶來美麗。導致權勢小的行為,便會帶來權勢小;導致權勢大的行為,便會帶來權勢大。導致貧窮的行為,便會帶來貧 窮;導致富裕的行為,便會帶來富裕。導致出身卑賤的行為,便會帶來出身卑賤;導致出身豪貴的行為,便會帶來出身豪貴。導致愚昧的行為,便會帶來愚昧;導致 大智慧的行為,便會帶來大智慧。」
 

歡喜歸依

 
這樣說的時候,青年婆羅門都提子須跋,對世尊這樣說:
 
「太殊勝 了!尊敬的喬答摩!太殊勝了!尊敬的喬答摩!尊敬的喬答摩!就如:將倒下的扶起;將隱覆的揭開;為迷途者示路;在黑暗中持燈,讓明眼人得見種種形色。就像 這樣,尊敬的喬答摩以種種方式說法。我要歸依尊敬的喬答摩、法和比丘僧!願尊敬的喬答摩接受我作為在家弟子!從今日起,我將盡形壽歸依!」
 

問題與思考

 
1.經文中「眾生是業的擁有者,是業的承繼者,以業為母胎,以業為親族,以業為庇護」一句,內涵意義為何?請說明之。
2.業報法則是一種命定論嗎?還是一種動態改變的過程?後天努力或不努力,是否會對先天條件造成重要影響?
3.經文中對每一種果報都提出一個業因。這種業因是「單一」的嗎?是否還有其他業因會造成或影響該種果報?請舉例說明。
4.根據您的經驗和認知,您認同經中所說的各種「業、果」關係嗎?
5.經中提到的七種不善業因,若依貪、瞋、癡三法分類觀察,哪一法的惡報和傷害最大?相反的,哪一種心態是善業和善報最重要的基礎?
6.經中提到的七種果報,哪些屬於「身外之物」?哪些屬於「身上之物」?哪些屬於「身內之物」?您會更重視哪些?為什麼?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