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未來:佛教如何回應世界現今的困局
現代宗教的任務

全球性的貧窮、種族衝突、人口膨漲、愛滋病、人權受壓、環境災害等問題層出, 這些困局的真正因素為何?如何才能根本解決問題? 作者從人們生存意義的基本脫位談起,提供佛教回應困局的想法與辦法。



我在這裡,列出面對各大宗教的幾種挑戰;也會從我所奉行的南傳佛教角度,簡單描述如何面對這些挑戰。讓參與這次對話的基督教學者自行決定:究竟我提出的意見,是否值得他們關注?好讓他們亦以自己的信仰角度,去謀求一些解決的辦法。
 
哲理橋樑(業與輪迴)
 
首先要談的問題,雖然是以哲理方面為主,也有其深遠的實際影響。我們的任務,就是推翻科學物質主義所提倡:有關所謂「真實」領域(如物質過程等)與價值領域的二分法。就如我先前說過,物質主義世界觀斷言:所有精神上的理想和價值,都不過是個人主觀使然。於是人們便以為:道德也缺乏穩健的客觀基礎。結果就是我們今天所見證的,廣泛的道德淪喪。我認為要扭轉局面,單靠勸人為善是不夠的。道德要能有效化導人的行為,它絕不能被宣示為自許合理的觀念,是應該被納入一套超越個人,且又較全面性的精神理念之內。宗教一定要非常清楚地確定:道德倫理價值並不是個人觀感的花邊點綴,或主觀的外層架構。它其實是融入現實當中的宇宙本然法則。
 
佛教的教理,是以業力及輪迴轉世,作為道德的客觀基礎。依照因果業報的法則,我們起心動念的行為,本身就具有潛能,會在自身產生相應的後果。業行所種下的因,或在此生成熟,或在後世結果,不論哪一個情形,絕無偏袒的本然法則,自會將行為與果報相連,讓應有的後果回報在我們自身。因此,我們善與惡的行為,就成了自己命運的原因。—我們最終必須承受自己的業果,同時,我們也可以對道德和價值作出選擇,創造自己今生及來世的苦與樂。
 
在佛教教理中,業力的法則與宇宙萬法的運行,是不可分割的。佛典提及五種宇宙法則,每種都在其範圍內運行得天衣無縫:無機物的法則(utuniyama)、有機體的法則(bījaniyama)、心意識的法則(cittaniyama)、業行果報的法則(kammaniyama)、靈性發展的法則(dhammatāniyama)。雄霸西方的科學,只集中於前兩種法則。作為佛教徒,我認為需要兼容五種法則,才能夠全面看清實相;也只有當看清實相之後,才有可能將道德與精神價值,回復到它們在整體上的正確位置。
 
行為指標(以五戒作行為指導)
 
與第一項任務緊連的第二項挑戰,就是要提供正確行為指標的實質方針,好讓我們不再對道德價值一片含糊。相對於第一項任務的理論化,這項任務比較實際。這裡的重點,不是要為道德建立有根據的基礎,而是為了促進人際和諧而確立的行為指引。在這一方面,我相信沒有其他的指引,會比佛教的五戒(pañcasila)更能導人向善。根據佛經所說,這些戒條不是佛教獨有的,它們是每個嚮往「善」的文化,所一致推崇的道德準則。我們可以同時從兩方面看五戒,就是禁止的行為和要諄諄教誨的善行。但我在這裡會跟佛陀在經中所做的一樣,對兩方面都同等重視。
 
這些戒條如下:
1.不殺:或禁取生命,亦即對眾生慈悲之德。
2.不盜:忠實、尊重他人財物,關心和保護自然生態環境。
3.不邪淫:肯承擔、負責婚姻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4.不妄語:持守真誠待人。
5.不飲用酒精及毒品等亂性之物:常處於清醒、留心的狀態。
 
解說這些戒條時,要說明它們不單只涉及業力的長遠影響,也有助於我們直接體驗到平和喜悅,及造福大眾的功效。因為這些都不需要單憑信仰來認同,而是可以即時親證的。
 
剖析人類的處境(四聖諦)
 
宗教的第三項任務,就是要以它們的基本教理傳統,對人類現今處境作出剖析判斷。從佛教的觀點來看,我認為佛陀在四聖諦所提供的分析最切合不過。佛教不僅不需任何更改或重新詮釋,更因為有兩千五百多年歷史的不斷驗證,而更顯得眼光獨到和歷久彌新。
 
第一聖諦指出,人類生存在世的最核心問題就是苦。三藏經典列出不同種類的苦—肉體的、心理的、精神的。而今天,我們就更不能輕忽許多折磨人類的社會苦惱。依照第二聖諦,苦的起因來自自己的心—我們的欲求和無明,貪、瞋、癡的污染煩惱。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可見於第三聖諦,它告訴我們:若要從苦惱中解脫出來,只有從清除我們心中的煩惱做起。清除煩惱惑染的方法,則在第四諦說明,那就是八正道及它所含攝的戒、定、慧三個修學階次。
 
修習方法(全面的心理分析與禪修)
 
接下來的,是有關以上第三項的實踐。一旦宗教給我們提供了人類狀況的剖析,又從中發現了:苦的起因在於「心」。它就必會繼續教導我們:如何切切實實地修習來主導自心。因此,我認為今天宗教的重點,應放在對心的了解和轉化之上。首先需要實驗性的訓練,讓我們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繼而逐步作出最基本的內心轉化。實行這項任務時,佛教可以提供非常足夠且經過驗證的指導。它擁有全面性的心理分析和活用的禪修技巧,這些都可以導向教理的現身體證。
 
今時今日,不是只有出家人,才有機會接觸到這些教理和修煉,因為這些都將會陸續被傳給在家信眾,就好像佛教的道理和修行方法現已傳遍東西方一般。
 
今天,人們對民主精神與實驗方法的重視,促使了靈性發展的各種修習,必須跟願意學習的人分享。在實證這方面,基督教還有很多可以跟佛教學習的地方。我更相信:基督教應該重新發掘它自己承傳的思維,讓神職人員甚至是普通信徒,都能夠借助它來解決未來與人類有關的種種問題。
 
維繫人類群體(為他的佛教理念)
 
我要探討的最後一項任務,就是宗教要重新確認和積極展現,能夠導致人類和諧共處的價值觀。它們一定要讓偉大的「愛和慈悲」成為實際行動。正因為今天世界上,各種的關係愈來愈密切,我們就更應該認同:每個人對整體世界所要肩負的重大責任。面對那麼多的殘酷與暴力,所有宗教都應該加強發展「全球一體」的責任感,表示對「眾生幸福和自然環境保護」的關注,積極地推廣「慈愛和悲憫心」來替他人解困,更要保證受壓迫的人,都有機會重獲他們所應擁有的基本人權。
 
基督教及其「社會福音」,在這方面就比佛教主動得多了。原因是佛教有時會受業力果報的道理影響,以致誤解生命是一切既定,因而忽略了社會行動的重要性。但是,有關社會性的基本佛教思想,早已在法教中有所提及,尤其明顯的就是「大梵舍」或「天所」的四種理想德行:對眾生的慈愛、對苦厄者的悲憫、為他人的幸福而感到喜悅,以及捨卻一切分別執著的平等心。這種基於社會大眾的佛教理念,理應成為佛教未來發展的重點。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