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我」遠一點:直視無我的真理
被忽略的「法」

佛教修法特點在無我。以對結構的觀照如四諦和十二因緣的型態,來改變思惟習慣。 目的在幫助我們看破並放下一切的執著態度,放下因執著而產生有這個自我的幻覺。 依此修學,就能真正看到:苦難與不幸是因為我們在妄相上妄認有「我」而產生的。



在思惟觀察十二因緣的過程,我們會逐漸同意這些名相如何與禪觀經驗相連結。當你初次讀到十二因緣,你完全不知所云,無明緣行,行緣識……等等,這有什麼了不起?它是什麼意思啊?你想像那鐵定非常深奧,可能得花上一輩子的時間來研讀巴利文才能了解,因此你索性將它束之高閣。
 
在佛教圈子裡,四聖諦可能被忽略掉,「喔,對,它是根本教義。好了……現在讓我們繼續探討真正高深的中觀。」或「道元禪師怎麼說的?」或「密勒日巴簡直太棒了,不是嗎?」然後你會想:「苦、苦集、苦滅、苦滅道。哦,那些我們已經知道了,現在讓我們進入真正的實質。」
 
因此,四聖諦有變成表面信仰的趨向,人們不探究、不修煉它們,因為它們並不太有趣,是嗎?「苦、苦集、苦滅、苦滅道」不是一個令人振奮的法,因為它講的是修行,不是鼓舞性的法。但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要修煉它—因為那種特別的思惟,以及內觀方式,在心理學上是有根據的。
 

高等教育不曾教導的訓練

 
依著它,我們可以開始了解自己以前不知道也不了解的事。透過這種方法修行,事實上,你正在以一種非常少見的方式開發並培養自己的心智。即使在最高等的教育中,人們並沒有真正用反觀及覺照這類特別的方法來訓練他們的心。理性思考高度地被重視,但要了解理性的心的作用是什麼,你必須反觀心的本質──心究竟發生了什麼事?這事的全貌是什麼?當然這些都是存在性的問題,不是嗎?這些存在的問題有:「我為何出生?」「人生有意義嗎?」「死亡之後我怎麼了?」「人生究竟是怎麼回事呢?」「人生會是無意義的嗎?生命只不過是宇宙間的一個巧合?」「這一生會與這一生以外的任何生世相連結嗎?它會不會只是一件事發生了,之後就結束,如此而已?」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