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錄自116 期
2014.06.20
文字:釋見愷、釋見寰、釋見杰 / 插畫:夏末生
受念住苦受
對於「受」,佛陀提出了智慧的見解,此見解在感官享樂的世俗追求、贖罪的苦行及自我折磨之間,建構了一條中道。
苦受的經驗,能夠活化潛在的瞋,並導致想要壓抑或避免這類苦受的企圖。就一般人而言:感官欲望之樂的享受,似乎是離開痛苦的唯一途徑。隨著受的每一個經驗,受縛於「受」的程度就更強。
能跳脫這種惡性循環的方法,在於對苦受具念的、清醒的觀察,只是觀察而不作反應的覺知。就身體的 「受」是什麼,單純地觀察它,能避免內心的強烈反射。 任何對苦受,如疼痛的害怕、抗拒的內心反應,只會增加疼痛經驗的不愉快程度。透過對疼痛的智慧觀察,能夠將疼痛的經驗,轉化成獲得深度洞見的機會。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