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塔之旅專輯】
佛塔建築



佛塔的建築形式,不但在世界建築史上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是中國傳統建築的豐富遺產。

 

大約在西元一世紀左右,塔隨著佛教從印度傳到中國,很快就與中國至東漢以後,成熟的望樓與高臺形式結合,產生了新的藝術風格。我國現存的塔最少在二千座以上,以建築材料來區別,有磚塔、木塔、石塔、鐵塔......等;以樣式區別則有方塔、圓塔、六角塔、八角塔、樓閣式塔......等,型制種類極多。

 

為了明瞭中國佛塔藝術風格的形成,我們溯源到了佛入滅後五百年間,盛行於印度的「窣堵婆」建築和「支提」構造,希望從探究其蘊藏的宗教內涵和構成形式中,了解對中國佛塔建築的影響。

 

一、「窣堵婆」的形式和寓意

在古印度,「窣堵婆」(stupa)是一種覆缽型的墓塚,用來葬帝王和聖賢。佛陀涅槃後,佛子們也以「窣堵婆」安奉佛陀舍利,從此「窣堵婆」演變成佛教的專有名詞,不但象徵佛的涅槃,也代表佛,成為佛弟子禮拜的對象。後來,佛弟子們更藉其形式的寓意,以具體表彰佛德和弟子的哀思崇敬,如鹿野苑的達密客塔(dhamekh)更雕滿了精妙的圖畫、蓮華,犍馱羅的塔於外部設置佛龕來莊嚴塔身。

 

《摩訶僧祇律》卷三十三、《有部鼻奈耶雜事》卷十八中,記載著奉佛舍利的「窣堵婆」,是由欄楯、基壇、塔身、覆缽、剎平頭、輪竿、相輪、寶瓶等各部分所組成,今印度之「桑契大塔」即是最典型的遺構。就整體來看,「窣堵婆」分為四個大部分:(圖一)

 

1.基壇:是承載塔身的基礎,有一層或二層,也有至三層,以石階的上下來聯絡,用以表徵崇隆。基壇在印度多作圓形,後來才逐漸演化為表現宇宙觀的須彌山式、蓮華式,這對中國、日本一般建築物的基壇形式有極大的影響。

 

基壇周匝,以石作橫豎貫連的欄楯,具有防禦魔軍,令國土嚴淨的含意。周邊四門以二柱上貫三橫石,再雕刻上獅、象等將門形式,寓意勇猛負重,另石幢則有高舉法輪等表旌,是中國式建築牌樓和華表造型的起源。

 

2.塔身:從基壇鼓湧而出的是一實心半球體,狀如覆缽形,內積土石,外墁黃泥塗白,象徵著積聚、藏覆、秘密。印度、我國和其他東方國家的墳墓,自古就呈小丘形,與覆缽形的塔身有異曲同工之妙。後來覆缽的形狀漸次增高,於今所見泰國普拉普蘭的「塢德姜塔」,已高如砲彈狀。相對於上方的小形龕室,覆缽球形的塔身其渾然的造型,具有無限力量的積聚與神聖的暗示。此種形式的塔身東傳以後,大多轉為內部空心的穹窿式構造,用來供奉佛像、舍利、經卷或法器等。

 

3.龕室:即是供養舍利的石造小室,是人們瞻仰、膜拜的焦點,也是佛塔所有象徵的核心部位。但在不用作供養舍利,或將舍利供養在空心塔身內的情形,龕室往往變形成為須彌台的形式,也作為其頂端塔剎的基地。

 

4.塔剎:塔剎的意義是標誌聖地、揭示崇高仰止,也是佛教最典型的象徵;由桅竿、相輪和頂端的寶瓶,或燄珠構成。(圖二)

 

相輪一般作八重,即是承露盤或傘蓋的簡化形式,用作尊崇的象徵,頂端寶瓶、燄珠用來顯示佛法的寶貴。《摩訶僧祇律》、《有部鼻奈耶》卷十八中說:若為獨覺造塔不得安置寶瓶,為阿羅漢造塔相輪不得超過四重,「不還果」不得超過三重,「一來果」不得超過二重,「預流果」不得超過一重,若為凡夫中的善人造塔,可造平頭,但不可用輪蓋。塔剎一般用木作或石作,雕鏤精美,東傳以後大多以金銅鑄成,並飾以銅鈴,精彩耀目。

 

現存最大規模的「窣堵婆」「迦膩色迦塔」,其基地周圍有一里半、層級五級,高一五O尺;另有依於石窟而建,形式較小,類「窣堵婆」,但無舍利的「支提」,在建造上更純粹是作為舉行儀式或膜拜的象徵建築。還有一類,造型比例上較「窣堵婆」高聳,具有塔在中國演變的初形,其抽象、純粹化的形式象徵,遂演變為喇嘛式塔、法器及其他佛教造型的發端。

 

二、我國佛塔建築的構造形式

白馬寺是我國境內首座修建起來的寺院,依古籍《魏書.釋老志》的記載,北魏時期所建白馬寺塔,「為四方式,凡宮塔制度,猶依天竺式樣而重構之,從一級至三、五、七、九,世人相承。」白馬寺塔已是一木結構的四方形建築物。

 

北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也記載著當時的永寧寺塔,塔高千尺,廣一四丈(合今台制高二七八台尺,廣四O台尺);塔基以上九層浮圖,是一座純中國樓閣式的塔,頂上豎有一外來的宗教建築物塔剎,剎高一O丈,相輪金盤三十重,周匝金色銅鈴一百二十,響徹十里,去洛陽百里可遙見之,確是盡土木之功,窮造型之巧。由此可知,北魏時中國佛塔建築的概含和制度,雖仍承自印度的「窣堵婆」,外觀形式上早已獨具一格了。

 

寺院布局方面,魏晉南北朝時,佛塔乃是中國寺院建築的主體,《伽藍記》中描述:佛塔起造於寺院中軸,前有寺門、院牆、門內建塔、塔後建佛殿。但到了唐代,供奉佛像的佛殿逐漸成為佛寺的主體,佛塔就建於寺旁,另成塔院的布局;宋朝以後,出現佛塔於佛殿之後,小形的寺院甚至不一定建佛塔。

 

在建塔的用材上,由於木柴易朽、易焚,無法長久保存,因而逐漸以磚石、銅鐵等取代木材。而唐代以後,隨佛教教義的發展和時代審美的要求,塔的造形逐漸趨向多元發展,現按塔的結構型式及建成先後,可分為下列幾種:

 

1.樓閣式塔:樓閣式的塔流傳時間最長,數量也最多,是我國早期佛塔的主要形式,最早見於南北朝石窟的雕刻中。其外型是印度佛塔,與我國秦漢時期就已發展得相當純熟的高層樓閣式建築所結合的產物;特徵是塔身闢有門窗,內設階梯可以登臨,各層的面闊與高度自下而上逐層收小。

 

樓閣式塔的平面,唐代時為方形,宋、遼、金發展成八角形,宋代又出現六角形,明、清時則流行六角與八角形。塔的層級一般是七和九層。

 

北魏時的永寧寺塔,建成十八年後即被火焚毀;我國現存最早的一座木造塔,是山西應縣的木塔,建於遼代,外形呈八角型五層六簷,高六七公尺,底三O公尺,是一具有精巧樑木系統的木結構,具有唐代的宏偉風格。

 

唐代以後所建的河南開封鐵塔,和泉州開元寺塔,多以磚石構造模倣木作斗拱、出檐等形式,此類塔往往侷限於材料的性質,顯得干格麤重。而建於北宋的杭州六和塔,以磚石作塔身,外部簷廊部分則是木構,重建於清代,呈八角形。著名的北平佛牙塔,則是樓閣式塔中純磚石的造品,外觀大多令人感到樸實莊嚴。

 

2.密檐式塔:與樓閣式塔同為較高的多層塔。密簷式塔是中國佛塔建築最成功的形式,善用磚石的特性,不用柱、樑、斗拱等表面裝置,而以比例、曲線向上收分的精緻性和純粹感,取得藝術效果,令人讚嘆。密簷式塔主要的特點是首層的塔身極高,以上各層漸變低矮,各層簷緊密相連,各層之間不設門窗,大多不宜登臨。

 

密簷式塔一般有早期和後期的區別,現存最早的是河南嵩山的嵩岳式塔,建於北魏,平面十二角,塔高三九公尺八O公分,外型以疊澀十五層密簷,以精巧的向上抛物線收分曲線構成柔和外形,又似念佛合掌的輪廓,各層密檐相接又如開敷的花瓣,美感之細膩深刻,實是中國最美的古塔。

 

遼金時期以後屬後期的密簷式塔,塔身平面大多呈八角形、實心,不能登臨,有些只在第一層設有卷洞,用來放置佛像或經卷。塔表面的浮雕裝飾華麗精美尤以第一層為最,兼及每層簷疊澀較突出,簷頂以瓦鋪設,簷下磚石作為裝飾的斗拱和欄干再施以雕刻,基座上有蓮華瓣......,猶如一座露天雕刻藝術精品,是此時期密簷塔的重要特徵,例如北京天寧寺塔、慈壽寺塔。

 

3.單層亭式塔:是印度「窣堵婆」與我國亭閣建築的結合,所以也稱為亭閣式塔,在中國起源很早,宋以後逐漸衰落。此種塔結構簡單,花費不大,多是一般平民和僧人所修。這類型塔的基台較為低矮,上置磚石塔剎,類似印度「窣堵婆」縮小的移植,塔身多簡潔樸素,有的僅雕出覆蓮、假門,如山東歷城的四門塔。

 

4.阿育王式塔:在我國建築史上獨樹一格,是「窣堵婆」揉和犍陀羅藝術而成,多分布在我國偏南地區。絕大部分是四方形,每面刻有龕面、佛像;一到三層不等,實心無法登臨,小者陳列於佛龕、塔殿之上,大者則可獨立於寺院中,如泉州開元寺大雄寶殿前的一對阿育王塔。

 

5.花塔:又稱為華塔,下半部或一層、或二層,上半部滿布雕飾,遠觀如一束花,因而得名。華塔由亭閣式塔和樓閣式塔演變而來,除唐代有個別未成熟的初型外,主要流行於宋、遼、金時期,元代以後就不見了,現存數量極少,較著名的有:五台山佛光寺華塔、河北正定廣惠寺華塔等。

 

6.喇嘛式塔:又稱為「覆缽式塔」、「藏式塔」,創於元代,明清兩代大量興建,並發展出建於衢道要塞的「過街塔」和「塔門」。

 

喇嘛式塔主要由基座、塔身和塔剎三部份組成。基座平面多為方形或十字形,元明兩代是兩層,清代三層;塔身平面魁圓形,上肩略寬,如一覆缽。元明時,塔身顯得肥大飽滿,塔身與基座間有一層蓮瓣,基上數道夾著漣珠的線道,到了清時,則發展成三道金剛圈,塔身也變成上寬下窄。

 

此種塔剎高度佔整座塔的三分之一,可細分為塔基、十三天、圓盤和剎頂等四部分。十三天是由「窣堵婆」的相輪轉成;塔頂的圓盤即是華蓋,元明時直徑很大,附有流蘇,清時演為上下二層相疊的「天地盤」。

 

7.金剛寶座式:源於印度佛陀伽耶的金剛寶座塔,我國在宋以後出現,明朝時廣泛流傳,大部份分布於北部、西北部地區,其中以北平真覺寺的金剛寶座塔,為現存最古老的一座。

 

此類塔建為寶座的塔台,約佔全塔高度的三分之二,雄渾有力,與我國高臺建築相似。寶座上承載了五個實心小塔,以中央的一座最大。塔中分別供奉藏密金剛界五部主佛的舍利,塔身因五佛的坐騎各不相同,布滿五種動物的形象雕刻。

 

除上述之外,我國還有些塔形象特殊,數量少,或已成孤例的.如:濟南歷城的九頂塔,塔頂建九個密簷小方塔,緊密相連,在形制上出人意表;蘭州白塔山的白塔,上半部是樓閣式,下半部則是喇嘛式塔形;天津薊縣白塔上半部則是喇嘛式塔,下半塔身建成樓閣式。

 

三、我國佛塔建築形式的輸入和發展

 

若將中國的佛塔建築與印度「窣堵婆」相較,將會發現在主題和形式上,大略有以下數端異同:

 

1.建塔動機的異同

佛陀入滅時,弟子們八分舍利分別建塔供養,最主要的用意在於憶念佛德、延長佛身;佛教傳到中國後,弟子們主要是依據經典,崇隆佛法,表徵功德,所以表現在佛塔的形式上,前者樸實莊嚴,後者高廣宏富。

 

2.傳統文化的異同

佛塔的形式與中國秦漢以來的望台、樓閣建築的技藝傳統附會,保留了塔剎和相輪的形制,唐宋以後,又漸次融合寓意性的細部形式,發展出獨立的風貌。

 

3.風格的形式化

作為佛教精神象徵的佛塔建築,在形式上因時相沿,唐宋以下漸有形式化和庸俗化的趨勢,也不再建於佛寺的軸心位置,逐漸俗化為遊玩賞景的功能。

 

4.移植的形式

明、清時代漸多邀請外來匠師起造的喇嘛式塔廟,形式雖較近似印度「窣堵婆」,卻與本土建築風格不侔。

 

四、心中的佛塔

佛塔是佛教建築藝術的重要形式,其造型的根源基於內在的、精神性的內涵,能令人們因仰見佛塔,獲得不同的啟發;佛塔建築實現了建築物擔負教化、傳播功能的可能,例如:嵩岳寺塔即是以一種本來具足的,美學上的完成,自然湧現其無掛礙、無拗折的純粹形式,展現出虔誠、歡喜的精神性狀態。

 

在美學上,我們稱真實為最後的形式,那是基於內在精神淨化後的自然發抒,如同時空中花開蓮現的突破境界。古德曾說:「心中自有靈山塔,佛在心中勿遠求。」當我們由鑑賞佛塔的藝術造型,體驗其意蘊時,反觀自己內心的靈塔,時時警醒、護持、無令漏泄,這就是古德所舉的無縫之塔吧!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