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山門勝事留:慧遠大師與親友的互動
立身行道



 

這天東林寺來了位軍官求見住持。軍官對慧遠說:「久仰大名!我是桓玄將軍的手下。將軍正好經過這附近,特地派我來迎接法師到營中一敘!」

慧遠對軍官說:「感謝將軍厚愛,可是我近來身體狀況不佳,無法遠行。」

軍官:「既然如此,在下告辭。」

桓玄聽了軍官的回覆,決定親自去見慧遠。幕僚勸桓玄說:「從前殷仲堪曾入山禮敬慧遠,將軍如果見到慧遠,千萬不要禮敬他。」

桓玄:「這還需要你說嗎?殷仲堪是我手下敗將,我自然比他高明得多,我是為了拆慧遠的台,才走這趟。」

然而桓玄一見到慧遠莊嚴肅穆的神情,很自然便對慧遠行禮致敬。

行完禮,桓玄開口就問:「不敢毀傷,何以剪削? 」

慧遠答:「立身行道。」

桓玄心想:「我所問引自《孝經》:『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原想責怪他剃髮為僧是不孝的行為。

然而慧遠的回答也引自《孝經》:『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當真答得簡捷有力。」忍不住稱讚:「答得好!」原先準備要為難法師的話都說不出來了。

桓玄換個話題:「我此行是為征伐叛軍。」

慧遠沒有回答。

桓玄:「法師不為我的軍隊祈福嗎?」

慧遠:「我希望居士能安穩,所有眾生也都能得到安穩。」

桓玄下山後對左右隨從說:「我生平第一次見到像遠公這樣的人,他的確是位高僧大德,當之無愧!」

桓玄因戰功顯赫,位日高且權愈重。他特地寫信給慧遠,請他還俗,到他座下來擔任官職。

慧遠堅定地拒絕桓玄之邀,回覆道:「我既已出家,便只為弘傳大聖之制,不再更改本懷。」

桓 玄不久之後篡奪了寶位,掌控國內政權。他下令全國各州抄錄境內沙門的戶籍,並下令沙汰寺中僧侶。規定只有符合「一、能申述經誥,暢說義理者;二、禁行修 整,奉戒無虧者;三、山居養志,不營流俗者」才可以保有沙門身分。不符合上述三項要求者,一律勒令還俗。但對於慧遠所居的廬山卻特別說明「廬山道德所居, 不在搜簡之內。」

桓玄下達命令後不久,慧遠寫了封信給桓玄,除了請求放寬沙汰僧侶的標準外,大致是支持桓玄這項政策。慧遠說:「這項命令執行後, 便能斷絕那些心思沉溺在俗世的人踏入沙門的行列;讓有心追求真理的沙門不再受到俗世的譏諷。如此一來,眾人才能真切明白三寶的可貴而加以珍視,佛法便能日 益興隆。」

桓玄很高興這項政策得到慧遠的支持。他又提出新的政策,要求全國僧侶必須向君主敬拜。

桓玄寫信給慧遠,要求他對此事發表意見。
 
慧遠回答:「沙門乃塵外之人,不應致敬王者。」

桓玄多次以書信和慧遠辯論這個問題,慧遠始終堅定立場。

後來晉安帝奪回政權,桓玄逃逸。當時擔任輔國的何無忌勸慧遠:「和尚曾和桓玄有不少書信往來,現今桓玄已成叛國賊,皇上又想見您,您應該去覲見皇上,表現您對皇室的忠誠。」

慧遠:「居士您也見到的,我年老體衰,無法遠行。」

皇帝聽說慧遠因身體不適未能面聖,不認為慧遠失禮,還派使者前去慰問。

慧遠修書請使者帶回,信中寫道:「願聖上御膳順宜。我身染重病,加上年老體衰,無法前來面聖,蒙聖上寬宥,還派使者來慰問,心中無限感懼,不知如何言喻。」

皇上詔答:「上月經過江陵,原本想和法師見面,但法師既養素山林,又所患未痊,無法見面,真是遺憾。」

雖有皇帝的關心,眾人的祈福,慧遠身體還是日益衰弱。所有大德都勸說:「喝些豉酒可調身。」

慧遠:「這違犯戒律,絕對不可!」

大德:「那請喝些米湯。」

慧遠:「已經過日中了!」

大德:「喝用蜂蜜調和的水也行。」

在旁的弟子正想去準備時,慧遠叫住他:「請精研律法的律師去尋閱經典的記載,看看喝這種飲品有沒有違戒。」
 
律師認真地搜尋經文,但還沒翻到一半,慧遠已經往生。
 
參考《高僧傳》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