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法音:沒有出路時,喝杯茶吧
國王的三個問題



我曾經收到一封邀請函,要我到伯斯城舉辦的教育會議上演講。當我抵達會議中心時,一位女士,她的名牌顯示出她就是會議的召集人,前來迎接我。「你還記得我嗎?」她問道。
 
那是一個難於答覆的危險題目之一。
 
我決定直截了當,於是說:「不記得。」
 
她微笑並告訴我,七年前,我曾去一所學校演講,她是那所學校的校長。我在學校所講的一個故事,改變了她的生涯方向。於是,她辭退了校長,不辭疲勞地設計了一個課程,專門幫助在這個教育體制下輟學的孩子—流浪街頭的孩子、雛妓、有毒癮的人—給他們另一次機會,專門針對他們的處境。她告訴我,我的故事便是她課程的哲學基礎。這個故事是我在學生時代所讀到的,從托爾斯泰編輯的短篇故事中引出:
 
很久以前,有一位國王追尋哲學的生活,他需要智慧來指導他的統治及管理他自己,當時的宗教與哲學都令他不滿意。因此,他決定在生活的經驗中尋找他的哲學。
 
最後,他明白:只需要有三個問題的答案就可以了。有了這些答案,他就有了所需的指導方針。這三個問題是這樣的:
 
一、什麼時刻最重要?
 
二、什麼人最重要?
 
三、什麼事最應該做?
原始故事的內容,說明了這段歷程:經過很長時間的搜尋,他在拜訪一位隱士時,才找到了這三個答案。你認為答案是什麼呢?請你再看一次題目。稍停片刻,才繼續讀下去。
 
什麼時刻最重要?
 
我們都知道第一個問題的答案,偏偏我們常忘記。最重要的時刻,當然就是「現在」。這是我們唯一擁有的時間。因此,如果你想要告訴你的媽媽或爸爸:你有多麼地愛他們,多麼感恩他們。現在就做。不是明天,不是五分鐘以後。要嘛就是現在,五分鐘後往往就太遲了。如果你必須向你的配偶道歉,不要思索所有自己不應該這麼做的原因,現在去做就是了。機會可能不再來,抓住這個時刻。
 
什麼人最重要?
 
第二個問題的答案非常深刻有力,卻很少人猜對。當我還是學生時,讀到了這個答案,震驚了好幾天。它比我原先對題目的想像還要深刻。答案是:最重要的人物,便是跟你在一起的人。
 
我想起自己向大學教授請教時,沒有被充分理解。—他們看起來是在傾聽,可是內心卻希望我走開,他們想要去做更重要的事。這是我所感受到的,令人很不舒服的感覺。同樣的,我曾鼓起勇氣請教一位著名的講師一個自己的私人問題,令人驚喜的是,他全神貫注地對待我。別的教授還等著跟他說話,我不過是個蓄著長髮的學生,可是他令我感到自己很重要。這之間的差別很大。
 
唯有與你在一起的人,不論他們是誰,在那當下,他是你世界中最重要的人物時,溝通與愛才能被分享。他們能感受到它,認識到它,他們會跟著回應。
 
結了婚的夫妻,經常抱怨對方不是真心地傾聽他們,他們的意思是,對方不再讓自己感到自己的重要性。如果情場中的每一個人,都記得國王第二個問題的答案,並踐行它,不論我們如何疲倦忙碌,當我們與對方在一起時,讓他們覺得自己是全世界上最重要的人物,那麼離婚律師就得到別處找工作了。
 
在商場,跟我們在一起的人可能就是個顧客。如果我們對待他們,猶如那一刻他們是我們最重要的人,銷售量會上升,我們的薪水也會跟進。
 
在原來的故事裡,這位國王在前往拜訪隱士的途中,因為全神貫注傾聽一位小男孩的建議,而倖免於被人暗殺。有權勢的國王跟一個孩子在一起,對國王來說,對待這男孩如全世界最重要的人物,竟然救了自己的命。朋友們在我忙碌一天後來到我這兒,訴說他們的問題,我記住第二個問題的答案,並給他們全然的尊重。那就是無我。慈悲供給了精力,它還真靈驗呢!
 
這位教育會議的召集人,訪問這些她要幫助的孩子時,她修鍊著「最重要的人物,便是那個跟你在一起的人。」對那樣的孩子來說,那是他們第一次感到被人尊重,尤其是被一位有影響力的成人尊重。再者,藉由尊重他們,她全神貫注地傾聽,而不是在評量。這些孩子被人聽進去了,課程跟著調整。這些孩子感到被尊重,尊重也產生了作用。我的致辭,不算是一場演講,因為有個這類的孩子在我講完之後,上台說話。他敘述著他家庭的問題,毒品與犯罪,說明這個課程如何為他的生命找到希望,他即將上大學。他說完時,我的眼睛都濕了。那才算是一場演講啊!
 
在生命大部分的時間裡,你獨自一人,在當時,最重要的人,那個跟你在一起的人,便是你自己。你有充分的時間尊重自己。早上你醒來時,誰是你第一個覺知的人物?你自己!你可曾說過:「早安,我。祝我有個平順的一天!」我是這麼做的。你去睡覺時,誰是你最後覺知的人物?又是你自己!我跟自己說晚安。在一天很多私下的時刻,我給我自己尊重的感覺。它很有效呢。
 
什麼事最應該做?
 
國王的第三個問題:「什麼事最應該做?」答案就是:去關懷。「去關懷」,結合細心與關心。這個答案顯示出:最重要的事情,在於我們的出發點。
 
在舉例說明「去關懷」之前,我將國王的三個問題及其答案重述如下:
 
一、什麼時刻最重要?現在。
 
二、什麼人最重要?那個跟你在一起的人。
 
三、什麼事最應該做?去關懷。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