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因付出而美好
喜捨的心

「福至心靈」,福德培植得夠,智慧自然 會開啟。布施不是有錢人的專利,而是有 心人的真正參與。



紫竹林精舍有位志工喻太太,大部分的法師及大殿培福居士,都認識她。
 
 
二十多年來,每天午後都可看到她的身影,在大殿當佛陀的侍者。整理佛桌、插佛前的花、備供水、排供果、清理地板等等,每件事情她都很認真、歡喜地參與,她很少說話,只是默默地工作著。
 
 
每天除了回精舍培福外,每個月她都會定期發心:「師父!我要繳建寺的錢。」她的工作是公寓樓梯的清潔打掃,她每月固定從微薄的薪資中,取出部分做布施功德。有時法師或培福居士會不忍地勸她:「喻太太!你長期發心,布施時間、心力、體力就已功德無量。不要太勉強,不一定要布施金錢。」她永遠是一句話:「不多,讓我供養一點點。」這份的喜捨心,常令人感動、讚嘆,並發願隨喜。
 
用心的布施
什麼叫布施?用自己的心力、智力、體力、財力等,可以去完成的,就是布施。
 
民國七十六年,紫竹林精舍動土開始建築,一期一期的建築工程款,很快就到了。有好幾位常回寺的居士,知道法師「被錢追著跑」,除了平時自己發心外,還自動將存在銀行的錢(家裡預備緊急或小孩未來教育費等),先挪借給精舍建築急用。也有好幾位居士轉節省為開源,開始做資源回收。「節流」固然是一種方法,「開源」更是不可少的。要布施,自然會想出辦法,但如法如律,是不變的原則。
 
剛開始她們的子女不了解—爸爸媽媽忙進忙出、腳程加速,難道是子女們的奉養不夠?一問才知道:精舍的建築是他們的義務,他們已將自己投身其中。當子女們知道父母親的動機、用心、發心之後,主動表明要成就父母這份布施的心,甚至家中車庫也挪移一角,作為資源回收的據點;也配合時間,全家總動員,一起做回收,一起發心共成三寶事。釋放了一向認為:「做資源回收是收垃圾、是污穢髒亂」,「賺取的是錙銖小錢」的印象。
 
潛移默化的教育
社會變遷在一寸寸、一秒秒間,更加開放。台灣社會的發展,除了經濟提升,更走向富而好禮,勤勞、惜福,珍視環境。這樣的改變,就從這些觀念、行動中可以看得出來。
 
事實上,我們在潛移默化中,改變了社會風氣、信仰品質。方丈悟師父常說:「僧團以從事教育、文化志業為主。教育是長遠的工作,不可以淺短近利地看待它,因為我們都在寫歷史。」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