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人生
相互疼惜,走向未來

生命有值得我們關心的宗教層面。內心深處那份不安的悄然,就是一種覺醒—提醒自己:要常常回歸面對這份根本的關懷。



現在時下正流傳著:二Ο一二年,將有末世到來。今年國際天災頻仍,日本大地震、泰國曼谷淹水、紐西蘭地震;中東、北非政治動盪;經濟海嘯;世界性的疾病到處傳播……,人心確實出現徬徨與無助。末世之說,更讓人心感到無奈,如果一切在二Ο一二年就結束了,現在還要再努力嗎?末世或末日,自古有之,中國成語「杞人憂天」的焦慮,就是如此。其他宗教有他們的說法,佛教怎麼看待?
 

歷史階段性說法

 
有人曾說佛教發展將經歷正法、像法、末法三個階段,最後走向消亡。這是一種歷史階段的說法。我在二Ο一一年帶著一百五十位居士到印度朝聖,並捐款給印度的「摩訶菩提協會」。一方面感謝他們維護佛陀成道的地點——菩提伽耶;一方面也是希望佛教在印度能夠重振復興。就印度當地而言,是不是經歷了正法、像法、末法,最後消亡的情形?是的,在十二世紀之後,佛教確實在印度消失了。但是,今日回到印度,已經有印度人學佛,比例不高,還不是很興盛。這是正法、像法、末法的哪一個階段?世間無常,緣起是不會改變的,既不是常見——成不變;也不是斷見——滅永滅。就是:不斷在因緣條件重新組合中,再次展現。這即是「緣起」,是生生不息的。
 
歷史發展可以預測出某些軌跡,地震、海嘯、颱風等等,水火無情的破壞之後,環境會變得比之前艱困,重建很漫長,需要好幾代人才能完成,好像遙遙無期。若你手上有塊磚瓦,我建議你把它擺好——廢墟的重建,也許就從這塊磚瓦開始。要確信,因緣法不可思議。
 

緣起 生生不息

 
佛教的核心是緣起。消長與生滅的概念都是相對的,有消必有長,滅的當下,同時有某些生起了。就消與滅這面來看,是減少、去除、歸零;就生與長這一面看,是積累、成長與豐富。我們站在海邊看著:前浪退、後浪進。——海水還是一波波不斷地拍打著岸邊,隨著風強風弱,激出無限瑰麗的浪花。
 
父母面對自己時代的問題,提供給下一代成長的環境;這一代也有自己要面對的問題,解決挑戰的過程,改變了社會、環境。當然下一代,必須承接我們留給他們的環境、社會的條件。但是,他們還是有機會可以開創他們的時代。這是傳承,也是生生不息。
 
緣起,從改善其中的一個小因緣開始,這個開始不會滅去。效應會在某個時刻成熟,並再度引發其他的開始。——生生不息, 永遠都是開始,永遠都不要放棄。
 

相互疼惜 走向未來

 
當遇到意外或困難,當下先讓自己安靜下來, 感覺自己掌心的溫度、指尖小小的脈搏跳動、呼吸的頻率;然後,想一想、看一看。你會找到自己生命的出口,並且讓自己活得更精彩、更好。永遠都是開始,永遠都不要放棄,生生不息。
 
雖然這幾年台灣整體經濟狀況似有褪色,但是,人民素養在提升,尤其對不同生命展現型態的尊重與護持。例如:對殘障人士就業與生活機能的照顧;對少數族群文化的保存。表示台灣社會在追求發展的過程,不只金錢指數的追求,關懷弱勢與利他精神也同時被重視。這些是更可貴的。當人與人之間能相互疼惜,再艱苦的挑戰,我想都可以攜手共同走過。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