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曆的儀式:儀典的週期Ⅱ
供(養迦絺那)衣典禮



從十月的第一個月虧日到十一月(Tazaung-moun)月圓日的一個月期間, 緬甸人忙著準備慶祝迦絺那衣(kathina)典禮。根據經典之說,這典禮是大眾供養黃色袈裟給比丘們。不消說,這些袈裟與其他所有大眾的供養物品,是伴 隨著齋僧大會的。雖然,個別的比丘整年都有信徒供養袈裟,但這個季節的供養,屬於特別的類型—集體供養,而非個人供養,並且供養的對象是整個僧團,而非個 別的比丘。
 
緬甸人相信供養迦絺那衣有特殊的功德—獲致人天敬重、財富、色身姝好、權力、影響力、長壽、健康等等。在迦絺那衣典禮的開示中,比丘們總是會詳述這些善 報。如某位鄉村的比丘說:因為曼德勒居民忠實地執行這儀典,所以第二次世界大戰所導致的破壞,能夠很快修復。同樣地,另一位比丘保證:繼續參加這典禮的 人,來生將享有財富、智慧、美貌、健康與力量,並且終將證入涅槃。據第三位比丘所說:參加迦絺那衣典禮的人,如果投生天界,將會享受到前所未聞的快樂,穿 著美麗珍貴的衣裳;因為天人的美貌渾然天成,女性不需要化妝,壽命無窮,沒有貪欲與瞋恚等等。
 
迦絺那衣典禮最初只被視為單純的供養袈裟,後來卻演變成提供比丘一切所需物資的機會:罐裝食物、醫藥、傘、缽、盥洗用具、煙草、毛毯、錢。這些供品的供養 方式不像一般放在缽中與托盤,而是掛在或放在一棵人造「樹」下—形狀像聖誕樹的木頭構造,而稱之為「許願樹」(padesa bin)。它的名稱使人聯想起神話中南瞻部洲的樹:根據佛教的宇宙論,南瞻部洲的樹供給居民一切生活所需,居民只需順手採摘即可。迦絺那衣典禮的禮物(大 眾捐助的錢所購買的)在信徒到達典禮會場以前,已經掛在許願樹上,並將持續展示一整天,這是緬甸文化中「強調展示」的典型表現。在已電器化的村鎮裡,供品 與樹在典禮的前夕就已展示出來,整晚都置於照明燈下。通常捐贈者的名字都公開地陳列出來。許願樹的大小以及物品所代表的價值,依參加團體的大小而定。因 此,我看過為一座村莊寺院所做的小型迦絺那衣典禮、為整個鎮(包括50個村莊)的比丘所做的大型典禮,以及由富商、工廠、政府部門所資助,為曼德勒市某區 的比丘所做的龐大典禮。
 
舉一個例子來說,城鎮的迦絺那衣典禮,花費將近緬幣10,000元(超過美金2,000元)。資金是向每位村民徵募約緬幣1元而集合支付的。在全鎮64個 村莊中,以抽籤的方式,各選出1位比丘來參加這典禮。每位比丘收到的供養,約值緬幣150元。價值緬幣1,500元的許願樹也是用抽籤決定擁有者。像所有 這類大型的慶典一樣,這個典禮在一個可拆卸的建築物中舉行,造型摹仿地上的王宮與(想像中)天界的聖宮。供養品與許願樹展示一整天,比丘們與在家參加者用 過餐後,比丘們為大眾授戒,隨後主持的比丘並作了適當的開示。
 
迦絺那衣典禮的重頭戲,是運送許願樹到抽中的比丘寺院去。這段路程以卡車運送,正常只需45分鐘,但由於緬甸人愛現的習性,卻花了三個半小時,這樣,沿路 的人才可以看到他們的功德行為。負責的委員會將盛滿禮物的樹,直立在卡車上,這似乎還不夠,又在樹頂上加了儀式用的「傘蓋」。傘蓋是王權的象徵,所有的 塔、王座與其他聖物的頂上,都有傘蓋。從許願樹水平地伸出兩根大柱子,所有的禮物就掛在上面,這樣的結果可以想見是一團混亂。為了讓卡車以及所裝載的物品 通過,沿途的電話線必須拆解下來、重新架設,樹枝要修剪以免擋路等等。不僅卡車走過的地方像坦克輾過一般,更糟的是,抵達目的地時,大部分供養品都已經刮 傷、扭曲、裂開或破損得不成樣子了。當卡車終於抵達村子時,整棵許願樹早已垮了!
 
比起城市迦絺那衣典禮的遊行,這樣一部卡車的遊行,還算是件小事。在曼德勒,我們可以看到遊行的隊伍,延伸了有兩個街區那麼長,汽車、吉普車、卡車、馬 車、腳踏車,都攜帶著迦絺那衣典禮的供品要到寺院去。一般來說,這種遊行在抵達目的地之前,會彎彎曲曲繞行許多街道。在這世間得到威望,也許不如為來世累 積功德那麼重要,然而前者即使沒有勝過後者,它的立即性卻是如此吸引人。
 
 
(編者按:本文摘譯自麥爾福.史拜羅(Melford E. Spiro)所著《佛教與社會》(Buddhism and Society)一書。本書將於95年10月由香光書鄉出版社出版。)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