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社會踏查
年曆的儀式:儀典的週期Ⅰ

許多佛教崇拜儀式的典禮與節慶,和曆法有密切的關係, 而佛教的儀典週期有每天的、每星期的、每月的與一年一次的, 本文將以年曆為分期,詳細探討在緬甸,各種佛教的儀式與典禮。



就 像其他絕大部分的宗教一樣,許多佛教崇拜儀式的典禮與節慶,與曆法有密切的關係—佛教與陰曆有關。之所以如此,因為它們都是週期性的,在固定的時節以週而 復始的間隔,在可預期的場合舉行。佛教儀典的週期與其他宗教的情況一樣,不是只有一種,而是包含一系列的週期,其中每個週期持續的時間都不相同。精確地 說,佛教的儀典週期有每天的、每星期(或每兩星期)的、每月的與一年一次的。在詳細探討之前,我們必須注意:所有典禮的參與都是自願的,不能參加並沒有罪 或過錯。然而,幾乎沒有例外地,緬甸每位成年的佛教徒(孩童在成為青少年以前,只是旁觀者,並不以行為者的角色參與),都或多或少地參與社會各個結構層 (家、村、區、國)所舉行的各種佛教的典禮。
 

以日為週期

個人的禮拜與祈禱
 
作 為一位虔誠的佛教徒,每天第一件與最後一件事情,就是在家裡的小佛龕前禮拜。這小佛龕幾乎每個緬甸家庭都有,它總是位於房屋吉祥的東側,且一向是高於頭頂 (因為位置低於頭是一個嚴重的侮辱,高過頭則表示尊敬)。佛龕至少會有個放花瓶的架子,花瓶內通常插著鮮花供養佛。有些架上還有彩色的佛畫或雕像;當然, 理想上最好是有佛的雕像,但在野畿村每五戶中才一家有一尊雕像,其他的則說沒有錢買。
 
除了供花以外,架上還點了蠟燭並(或)供養食物,作為每天禮拜的一部分。一般來說,禮拜很簡短,只包括著名的佛教通用祈禱文(okāsa)與五戒。祈禱文是因為首句念三次okāsa而以此為名。它共有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稱為kado gan,是在表達尊敬:「我請求恩准!我請求恩准!我請求恩准!我合掌拊額以身語意恭敬地禮拜、尊敬、注視,並謙虛地皈敬佛法僧三寶(一次、兩次、三次)。啊!世尊!」
 
第 二部分稱為hus. taun: gan,是一個更詳細的祈禱文:「藉著禮拜的行為,願我遠離四惡道(輪迴於地獄、畜生、餓鬼、大頭細身的怪魔)!免於三災難(戰爭、疾疫、饑荒)!免生於 八難(生於地獄、畜生、餓鬼、梵天、邊地、邪見之家、不能理解佛法或不遇佛法)!免於五敵害(惡王、盜賊、火災、水災、仇人)!免於四匱乏(暴君、邪見、 殘障、智慧愚鈍)!免於五種不幸(喪失親戚、財富、健康、正信、道德)!願我速得涅槃!啊!世尊!」
 
誦五戒的時候,信徒發誓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
 
特 別虔誠的佛教徒—通常是年紀較長的—會以持佛珠念誦來結束晚禱。在野畿村,大部分的村民經常但不定期地在此時持佛珠念誦。佛珠共有108顆,這數目被解釋 為代表108個佛足印記(這些足印依序代表108次輪迴轉生)。(1)持佛珠時念誦著苦、無我、無常;或念佛、法、僧;或念其他的禱文。通常是最少3個, 最多9個為一單位。有人說,這些單位代表27重天(27為9與3的倍數)。也有人說,3代表佛法僧三寶,而9只是3的平方。(2)
 
大眾共修
 
除 了每天的個人禮拜以外,每晚日落後,也會在村莊佛堂舉行大眾禮拜。佛堂座落於村莊中心,是一種像棚屋的建築,三面沒有牆欄,第四面則圍起一個佛龕供奉佛 像。一般而言,來參加佛堂共修的人稀稀落落。每次同樣是那兩、三位50歲左右的男人,六、七位老婦人與10到15歲左右或更小的女孩。然而在齋戒期 (Lent)或危機時刻,參加的人就大量增加了。一些較有學養的村民,則多少有些瞧不起村莊佛堂的共修,他們認為這種虔誠帶有祕術味道,與佛教徒的生活毫 不相干,而禪坐才是佛教的主要修行。
 
塔的禮拜即使是節日,都仍是屬於個人的禮拜與祈禱。而佛堂的禮拜則是集體的,不像塔的禮拜。共修儀式是固定依照通用的課誦本(法頌,Dhamma GĪti)進行的,當中有部分由大眾一同誦念,另外的部分則是相互應和。這裏要強調的是,村莊佛堂禮拜是只有在家人的活動,出家人從不參與,更別說主持了。這種儀式通常進行1小時,是由男性的長者來領導。
 
儘 管來參加佛堂每日共修的人數有限,在此略述這共修的理由有兩點:第一、除了有些例外,這共修大部分是用緬甸話進行,而非巴利語(與出家人主持的儀式不 同),這在下文會提到。因此,這是一個年輕男女—女孩更是定期的參與者,以他們所了解的語言,來接觸佛法的場合。第二、這共修包含一些佛教崇拜儀式的核心 要素,這在所有佛教典禮中都可以看到,譬如:供水、功德回向等等,還有整個佛教應答式祈禱(Buddhist litany)的一大部分。在此敘述之後,當我們再提到時,就不需要重複說明了。現在將共修的內容,依照它通常的進行次第,敘述如下:
 
請神:這是禮拜的前奏。當佛陀在世,諸神一齊禮拜佛陀時,被邀請來聆聽即將吟誦的禱辭,並參加這典禮:「諸天神們!注意!當我們禮敬佛陀的時候,請降臨和我們一同吟誦、一同禮拜。」
 
請佛降臨:將柔軟的絲布鋪在佛像前,在共修開始之前,把剛摘下來的鮮花插在置於布上的瓶裡。然後,祈求佛陀降臨「寶座」受人禮拜,並說「降服五蓋(3)的偉大佛陀,願您歡喜降臨我們為您準備的寶座。」      
 
准許禮佛:「無上的佛陀!您的力量超越世間一切有情,智慧勝於日月,具六色光環,您體證四聖諦與八正道的真理,請准許我們禮拜您。」
 
祈願:「願我們以禮佛的功德,享有涅槃與較殊勝的生處。」
 
求戒:「已降服五蓋的佛陀!願您為我們授五戒,使得我們也能吉祥勝利、證入涅槃。」接著誦五戒。
 
祈願:「願您引導我們了解苦、無我、無常的意義,因此得到出世間的力量,而後證入涅槃。」
 
供花、燭與水:這種供養都伴隨著以下的念誦:「我們擁有色身,因而供養水、花、蠟燭給您—水是用來清潔與飲用,花與蠟燭則隨您喜愛而用。」
 
誦念五種禮拜的對象:「沒有什麼比佛陀更加尊貴,我們向佛、法、僧、父母、師長獻上無限的敬意。藉此禮拜,願我們證入涅槃,免除所有障礙。」
 
誦念《吉祥經》與《慈經》兩部經:這兩部經以緬語分別稱之為Mingala Thouk 與 Myitta Thouk。
 
稱頌佛陀及僧伽的功德:這種誦念保護禮拜者不會受任何邪惡所侵擾。
 
散布慈心:「願一切動物、一切生靈、一切有情、一切人、個人、男人、女人、雅利安人、非雅利安人、所有神、所有人類、所有精靈,都能免於憎恨,免於煩惱與迫害;願他們都快樂地生活;願他們都能夠不遭遇困境與禍害;願他們都享有富足;願他們藉由業的定律來幫助他們自己。」
 
誦 緣起法(paṭiccasamuppāda):這是佛陀依存有論的基礎,對「有」與「生」所作的著名分析,記載於《中部》(vol.1:108)。依照這 種分析,再生是下列因果鏈的一個環節:「死」、「苦」與「生」是因「有」,「有」是因「取」,「取」是因「愛」,「愛」是因「受」,「受」是因「觸」, 「觸」是因「六入」,「六入」是因「名色」,「名色」是因「識」,「識」是因「行」,「行」是因對四聖諦的「無明」。(4)
 
吟誦佛陀遺教:這是佛陀即將入涅槃前,囑咐弟子的一段很有名的話。「一切有為法皆當壞滅!精進努力以求解脫。」(巴利《大般涅槃經》VI, 7,〔p.156〕,英譯 Dialogues of the Buddha, Pt.Ⅱ;參見:元亨《漢譯南傳大藏經》第七冊,頁111)
 
誦五蘊:佛教將人類個體分析成五類東西的「聚集」(色、受、想、行、識)。一般相信,誦五蘊的信徒會受到佛教眾神明的保護。
 
祈求八個行星守護免於災厄:這並不是佛教的觀念,但是有些村民指出:既然每個行星各有一尊佛陀,這實際上是向羅盤上八個方位的八尊佛祈禱。(5)
 
三歸依:我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等。
 
念誦佛陀的生平與佛教僧院的沿革:以緬甸民間的版本進行。
 
供水儀軌:當水一滴滴地從玻璃杯倒入瓶子,再從瓶子流到地上時,與會大眾齊聲唱念:「我們已供養佛陀蠟燭、花與齋食,已持守五戒,也已修習了布施與禪定。願諸天與婆藪天(見以下所述)為我們的功德做見證。願我們因此功德而證入涅槃,願諸漏得以盡除。」(6)
 
緬 甸人所稱的供水典禮,是所有公開典禮以及大眾施捨功德的儀式中固有的一部分。(7)如前述唱念內容所指出:它是要喚起土地女神注意這些禮拜者的功德。土地 女神的緬甸語為 Withou-daya,古印度文是 Vasundhara,雖然她在古印度佛教中鮮為人知,但卻廣為東南亞佛教徒所知曉。事實上,土地女神與神話的結合,提供了佛教供水儀軌的根據。當然,無 疑地,在東南亞,這神話比起佛教更加古老,是每位緬甸學童都知道的。(8)現在略述如下:
 
魔 王帶領魔軍來到佛陀面前,這時他指著身旁的大軍,以宣示他想把佛陀趕離菩提樹下的決心。佛陀則指著大地,要大地證明他的功德。隨即大地乃以女身(婆藪天) 出現,為了顯示佛陀所累積的功德,她從自己的頭
 
緬甸人也像佛陀一樣,藉由倒水到地上以表彰自己的功德行為,並喚起土地女神作證(也有人說是記錄他們的功德)。然而,就像許多儀式一樣,這象徵意義被延伸了。例如:禮拜者行供水儀軌時,祈求「諸漏」的破壞。此「諸漏」被譬喻成洪水,若不加以控制,會把修行人沖離正道。
 
送神:「與我們一同禮佛的諸天護法,現在可以回去了。在向這些善行宣稱『善哉』(tha-du)之後,願諸天護法返回天界。」
 
回向:兩位女孩幾乎像吼的一樣,代表大眾宣讀以下的回向文:「願以此功德,回向我們的父母、朋友、親戚、神靈及一切眾生。」之後敲一聲大鑼,鑼聲響徹各個角落,向人天宣示他們剛才完成了的功德。(10)整個儀式至此結束。(11)
 

以週和月為週期

 
緬甸的年用的是陽曆,但月則用陰曆,(12)每一個月份有4天—新月、滿月及兩者的後8天是布薩日(uposatha, Sabbath)或齋戒日。這些有經典根據的齋戒日是沿用自佛教興起前的印度宗教。他們認為滿月與新月的日子是神聖的,適於獻祭。(Dutt 1924:100)獻祭的前一天為神聖的日子,獻祭者遵守各種禁令—飲食、工作、性行為等等。獻祭日(upavasatha)成為佛教的齋戒日(uposatha),緬甸人稱之為 u.bouk nei.。
 
齋戒日的一天
 
一 般來說,受持齋戒者一大早就抵達寺院,且大部分的時間待在休息室。假使是要到很遙遠的塔寺去受持齋戒,則在前一晚就會先到達,並在休息室過夜。與所有的佛 教典禮一樣,他的第一項虔誠與功德的行為就是供養食物給比丘們,之後才與其他在家眾一起在休息室用齋。通常每一個人或家庭會攜帶自己的食物,但是有時候有 錢的村民會供養與會大眾(藉此以得到功德)。用餐之後,信徒就進入即將舉行重要儀式的寺院。首先,信徒在一位比丘面前唱誦「通用祈禱文」(前面講過);然 後,跟著這位比丘唱念「三歸依」—我歸依佛、我歸依法、我歸依僧等;接著,比丘為他們授十戒:比丘先唱戒文,在家眾接著唱,並發願遵守。
 
這 一天的其餘時間,在家眾安靜地待在寺院的休息室或塔院,(13)依照他們發願遵守的戒條來守齋戒。比丘有時候會討論各個層面的佛法,有些人就把時間花在與 比丘談話上;或偶而比丘為信眾講經;有些人可能整天持佛珠念誦、心裏默禱;或閱讀普遍流行的佛教小冊子。然而他們多半是在休息或談話,日落時就各自回家。
 
與 基督教安息日不同的是,佛教的齋戒是自願的。受持齋戒雖可以得到功德,但不守齋戒也沒有罪過。因此只有非常虔誠的、上年紀的或沒有經濟負擔的人會來到寺院 或塔院。事實上,即使是虔誠的信徒,也傾向於只在兩個重要的齋日守齋,即白月15日和黑月14日或15日。在野畿村,近三分之一的村民—84人的樣本中有 26人—經常持守齋戒。然而,幾乎沒有例外地,所有村民都會在三個恰值滿月的重要佛教節日守齋,少數人一年守六、七次以上的齋戒。只有一位中年婦女,說她 從沒有齋戒過—但是,她似乎有點異常,好比說,她自稱從來沒有聽過「涅槃」一詞。(14)
 
除 了底下會討論的動機問題以外,規律的持守齋戒受到一些很明顯的條件限制。因為齋戒的日期是依照月亮的圓缺,所以每星期都不一樣。即使在很虔誠的佛教國家, 如果每星期休息的日子都不相同,對經營現代經濟而言,是很困難的。緬甸企業與政府機關放假的日子是星期日,而不是佛教的齋戒日,所以,一般的都市人要有規 律地持守齋戒,相當困難。(15)村民遇到的問題則不相同,在農忙期要他們離開田地,花一天待在寺院裏守齋戒,是相當不容易的。
 
基 本上,佛教的齋戒日並非放假一天且禁止世俗的活動—雖然也是這樣的意思—主要是給在家人一個可以依照佛陀的戒律而生活的機會。守齋戒不只意謂著要遵守規範 信徒日常生活的五戒,另外還加上遵守比丘生活的五個戒條,包括:過午不食、不作世俗的娛樂(玩、運動、賭博等等)、不香花鬘莊嚴其身、不坐臥高廣大床以及 不捉持金銀(也就是商業交易)。這五項與前述五戒不同的是:在家人只在齋戒期的24小時內遵守,當然受持者也可以選擇受持較長的時期,甚至是一生。有些在 家人不願意,或不能夠遵守227條的出家戒,他們就終生遵守十戒,或是有些因為生活上必須捉持金銀而持守八戒,過著半寺院的生活。
 
比 丘們依照完整的佛教戒律而生活,但持守五戒的在家眾也是在佛陀的戒律之下生活,因此他/她分別被稱呼為優婆塞與優婆夷。La Vallee Poussin(1918:716)指出:優婆塞(夷)這稱呼意謂著比一般在家眾或信徒更勝一籌。因為他/她依戒律而生活,所以等於是個「宗教人 (riligieux),是僧伽第三眾中實質上的一員」。如果這樣的說法,對只遵守五戒的在家眾而言是正確的,那麼對那些守齋戒的人,至少在齋戒期間遵守 僧人戒律的人更是如此。所以,緬甸人將優婆塞(夷)只限於稱呼定期遵守齋戒的人,是很適當的。(16)
 
雖 然守齋戒像大部分的人類行為一樣,出自不同的動機,宗教上最重要的動機則是冀求功德。發願守戒,是取得功德最有效的方法,僅次於宗教的布施。對大多數的村 民來講,雖然犯戒是不應該的,但是盲目地遵守戒律本身並沒有功德,只有當他們「發願」遵守戒律才有功德。明顯地,發願遵守十戒的功德比五戒多。人們一再地 被告知:「我不知道何時會死,死後會到哪裏去,所以我必須持守齋戒,好讓自己得到功德。」
 
不 管緬甸人以什麼作為理由,「發願」所強調的當然是與規範性佛教中動機的重要性有關。對緬甸人來講,「發願」持戒才算成立了動機,因無心犯戒並不會產生過 失,而無心守戒也不會有功德。依照他們的觀點,取得持戒功德的決定性方法就是發願持守。但是這點也不容輕忽,因為有意犯戒的過失是雙重的,這表示:一旦發 願持戒,破戒不只犯了該戒,還犯了妄語戒,因為這是在佛陀面前發的願。
 
對 緬甸在家人而言,「發願」是一個很重要的儀式,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我樣本中有一半出家人認為它是不重要的,對他們而言,這是個不必要的儀式。然而另一半 出家人則在兩個論點上強調這儀式的重要性:第一,這是功德的一個重要來源—雖然他們很快地補充:對犯戒的人則沒有功德。第二,在佛陀弟子—比丘們面前發願 守戒,是心理上強化的行為,因而對於他們的守戒極有助益。
 
雖 然持守齋戒是獲得功德的重要來源,但如我們所觀察到的:長期固定的守戒並不普遍。這點不僅與上文所討論到的環境因素有關,而且還與極想得到功德的動機因素 有關。從持守齋戒的年紀、性別、經濟地位來看,其間的差異最容易顯現出來。這相關性告訴我們:最想獲得功德的就是那些最規律守齋戒的人。所以,首先從年紀 來看,在野畿村中,每週持守齋戒的26個人都在50歲以上。一部分是因為他們較沒有經濟負擔;而一部分則是因為他們年紀較大,比較接近死亡,所以對來生與 取得功德的關心度增強。這種關心也解釋了:為什麼參加每天佛堂共修的人,年長的多於中年人或青年人。有一些年紀較大且虔誠的緬甸男士常常告訴我,他們年輕 時對宗教漠不關心,他們也犯過飲酒、邪淫等戒,直到接近老年才變得很虔誠。這點與緬甸人的生命歷程理想典型階段理論一致。雖然並不是完全一樣,卻令人聯想 起婆羅門的人生階段理論。人生的第一階段:約25歲之前,主要關心的是感官的享樂;第二階段:大約到50歲為止,主要負擔家庭與經濟責任;第三階段:約莫 50歲之後,就關懷宗教與功德善行。
 
不 僅年長者比年輕人常守齋戒,守齋戒的女性也比男性多。野畿村中,每星期持齋戒的老年居民中,70%是女性。在比較年輕的人當中也是一樣,特別是青少年。 如:每天參加共修的狀況,女性也是佔大多數。(17)婦女特別關心功德的原因,如我們所看到的,是因為在種種理由中,她們最渴望再生為男性。她們更大的關 切不僅顯示在儀式上,也顯示在禪修活動上。在兩座在家眾禪修中心—一座是上緬甸的鄉村中心,一座是大的仰光中心—女性人數都是男性人數的兩倍以上。由於女 性比較虔誠,緬甸人因而認為女性天神數目與男性天神數目的比例是500:1(有位比丘甚至把這比例提高到1000:1)。
 
經 常持守齋戒的第三類人是窮人。一旦他們能卸下經濟的負擔,他們比富人更常受持齋戒。一位村民說:「窮人比富人有更多的煩惱,因而更想了解佛陀的教法。」然 而,我懷疑還有另外一個同樣重要的理由:富人能夠藉由布施來取得更多功德;而窮人布施的可能性不大,只好轉用其他的辦法來補充他的功德庫。
 
(編者按:本文摘譯自麥爾福.史拜羅(Melford E. Spiro)所著《佛教與社會》(Buddhism and Society)一書。文中部分標題為編者所加。)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