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1 有學位的修學
2.4.2.1.3 第三階段— 修道行者怎麼修空性



敦煌版:舍利子。是故爾時空性之中。無色。無受。無想。無行。亦無有識。無眼。無耳。無鼻。無舌。無身。無意。無色。無聲。無香。無味。無觸。無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無得。亦無不得。
 
玄奘版: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這裡修道的階段講空性,跟前二段講空性有些不同,如何不同呢?剛才講勝義簡別有二種,一個是色法不是自性成立,不是勝義中成立,這是勝義簡別。若不簡別則落斷邊,直接講無或講空,就落斷邊。有勝義簡別則算是正確的空性。不論是第一段資糧道與加行道講空性,或第二段見道修行,這些都是講色法自性空或體性空,一切有為法譬如說,相無自性、生無自性、滅無自性,淨不淨或垢離垢無自性,減無自性、增長也無自性。所以是沒有自性的勝義簡別。修道的階段不是這樣講,修道的階段,二個版本,敦煌版是「爾時空性之中」,前面玄奘版「空中無色受想行識」。
 
修道時修空性與資糧道加行道時修空性就不一樣,二者都是空性。譬如說,色法沒有自性,這是不是空性?空中沒有色法,也是空性的道理。空中沒有色法,也是色法上的空性,色法沒有體性,也是色法上的空性,二者都是色法上的空性,但是這二個的道理,一個裡面可解釋另外一些道理,另一個則無法解釋另外的道理或它裡面沒有含攝別的意義。
 
色法自性空,這裡無法含蓋斷除色法上的執著心,這個道理這裡面無法含蓋。譬如說,色法自性空,色法沒有自性,這是色法上的自性。空中沒有色法,也是色法上的空性。但是這二個當中,一個可以含蓋去除色法無自性,一個無法含蓋去除色法上的執著心。空中沒有色法,它可以含蓋去除色法上的執著心,這樣的道理可以含蓋。另外色法沒有自性,這個道理無法含蓋去除色法上的執著心。空中沒有色法,這個道理可以含蓋去除色法上的執著心。二者不相同,二個都是色法上的空性,譬如修道時講空中無色,前面不管是資糧道與加行道的階段或見道的階段,都講色法上的空性,如講色即是空,是色法上的空性。見道時一切法空性無相無生無滅無垢無離垢無減無增,一切法就包含色法,所以色法上也有講空性。但這種空性的講法,它無法含蓋去除色法上的執著心,有此差別。
 
為何有此差別?因為空中沒有色法,它連接到根本定,它沒有色法,入空性定時沒有色法。色法沒有自性,色法自性空沒有連接根本定,因此它無法含蓋去除色法上的執著心。因此二者不同。此處講空性,空中,後面才接無色、空中無受、空中無想、空中無行、空中無識、空中無眼、空中無耳等,講了那麼多的空中,為何從空中的角度講呢?因為它主要是講去除執著心,它不但講空性而已,而是要講去除執著心。根本定中就是去除執著心。資糧道與加行道的階段沒有必要講這個,因為他未到這個基礎。見道他只是清清楚楚了解,大概是這個階段,遍計的部分他有去除而已,但是俱生的執著心還在,所以那時候也沒有講怎麼樣去除這個部分。見道時只是非常清楚地現前看到。所以見道時,也沒有從這個角度講。
 
修道時在根本定中,時間很長,空中的意思是時間很長,一直入空性的根本定,在這當中慢慢地執著心一直減少。所以空中的時間很長入根本定,入的時候執著心一個個去除,所以要講這個道理。所以,一邊講空性,一邊講去除俱生的執著心,所以講的方式就改了。前面修空性的方式跟後面修道時候修空性的方式,講的方式完全不同。重點大概如此。
 
為何這樣理解呢?因為空中,入空性根本定當中,有色法的話,那就有執著心。所以沒有色法,就等於執著心也沒有了,這個意思有含蓋在內。所以空中無色,意思是根本定中沒有色法,這就等於沒有色法的執著心,或色法的執著心一直會減少。入空性根本定的力量,色法的執著心完全不見了,故無色、無受、無想,意思是色法的執著心完全無了、受上面的執著心完全無了、想上面的執著心完全無了。所以,入空性根本定的結果,對色受想行識— 五蘊。無眼、無耳、無鼻、無舌、無身、無意、無色、無聲、無香、無味,無觸、無法,到此為十二處。十二處上的執著心也不見了。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從顯示來說有十二個界,間接來說有六個界,故總共十八個界。眼識界到意識界有六個,所依有六個,能依的心識有六個,所緣的對境有六個,所緣的對境沒有講,但間接來說還是有講到。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顯示地講有十二個,間接隱藏的對境講有六個,所以總共十八界。十八界上的執著心也去除。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若是對的話則是無無明,乃至無老死。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盡。意思是雜染的十二緣起上的執著心去除,清淨的十二緣起上的執著心也去除。雜染的十二緣起為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每一個都講盡的話,就有無明盡、行盡、識盡、名色盡、六入盡、觸盡、受盡、愛盡、取盡、有盡、生盡、老死盡,這是清淨的十二緣起。無無明,乃至無老死,意思是雜染的十二緣起上的執著心也去除。然後,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盡,意思是去除清淨的十二緣起上的執著心。
 
無苦集滅道,對四聖諦上的執著心也去除。之後是無智,前面從空中無色一直到四聖諦,講的都是去除對境法上的執著。無智則是講有境,自己根本定本身,根本定上面也沒有執著。自己上的執著心也去除。
 
無得跟無不得,這二個是動作上面的,我們本身有三個東西,譬如說,我去台北,我一個,台北一個,去一個。一樣,前面對境無色受想行識,從空中無色到四聖諦,這些都是對境,如我去台北,台北就是對境。無智指的是在我上面的執著心也沒有了。得不得為去的行動上的執著心也沒有了。這個行動是什麼呢?得是現在有得到的,現在有一個事情。不得為將來要得到的,也有一些事情。或是我將來永遠不要得到,永遠遠離的,也有一些事。有一事要作,或現在正在作,或將來要作的,這種所做的行為上一點不執著,這就是無得無不得,有一點三輪空的意思。以剛才我去台北為例,台北上沒有執著,我上面也不執著,去的動作上面也不執著,整個執著心都去除。
 
生:《入中論》從見道開始,所緣及行相都一樣,修的都是心上的空性。此處從資糧道、加行道、見道到修道,剛才講它們是有差別的,譬如說,對色法上行者可以看到色法無自性,另外,行者在空性的根本定中,除了色法上的空性之外,行者也斷除了他對色法上的執著心。若所緣、行相都一樣,為何有這種差別?
 
師:一個是剛現證,還未串習。修道時一直串習,故力量成長。前面沒有串習,時間還沒那麼長,只是在現證的階段,對俱生的執著心根本就沒有去除,只去除遍計的執著心。此處講的不是說所見的空性有別,他們看的都一樣,沒有什麼差別。見道時所看到的空性,跟修道時所看到的空性都一樣。但是串習時間長的結果,後面能不能去除執著心,那就有差別。
 
生:整部《心經》是觀自在菩薩為舍利子講的,舍利子本身沒有到資糧道,應該沒有見道的道理。所以舍利子對於後面講的空性是不懂的,因此問觀自在菩薩這樣懂的人。這部經典是這樣產生的嗎?
 
師:沒錯,平常講,聲聞,會聽,會說大乘法,但自己不修。舍利子是從這個角度,他會請教,把法留下來。當然,舍利子以前當過菩薩,後面退入小乘了。
 
生:後面空性分成幾段,觀自在菩薩是在告訴舍利子說,空性修到什麼程度是個何成果。這部經是在講解這個嗎?
 
師:是。
 
生:第二段,一切法空相,其中再分可分成八個。您說把空性作為一個,這裡究竟是一切法空性無相?還是一切法空性、無相?一切法若是空性,那麼一切法肯定不是無相。
 
師:一切法為後面八個的所依。
 
生:一切法怎麼會是無相呢?應該是一切法空性無相才對。因為現在講的是見道,見道時,空性是無相、無生、無滅。應該不是一切法無相吧?
 
師:完全不是這樣!一切法上,它有相,但是它不是自性。無相的意思不是相沒有,而是相沒有自性、生是沒有自性、滅是沒有自性。不是指空性是無相、空性是無生、空性是無滅。空性是無垢、空性是無離垢、空性是無減、空性是無增。不能這樣解釋。
 
生:所以,所依還是一切法?
 
師:它上面有八個空性。
 
生:八相之中第1 個空性是本來的空性?是20 個空性中的第幾個?
 
師:第19 個。
 
生:第19 個是無性空,第20 個是自性空。
 
師:他性空是第21 嗎?
 
生:沒有第21。以20 空來講,第17 個是一切法空,第18 個是不可得空,第19個是無性空,第20 個是自性空。
 
師:這樣講好像是16 空的排法。
 
生:這裡講的空性是它本來就有的,不是佛出現後為它安立的。
 
師:意思是它本來沒有自性,主要是所應破的自性,本來就沒有,是從這個角度講的。
 
生:後面的無相、無生、無滅是相沒有自性、生沒有自性、滅沒有自性、垢沒有自性、離垢沒有自性、減沒有自性、增沒有自性。師:是。
 
生:這裡面還有沒有增減相?
 
師:現在講的是法本身沒有自性,它的一些特質沒有自性,它剛開始生的階段沒有自性,它好的面跟壞的面都沒有自性。壞的本質上它一直減,壞的面不是穩定的,不真實的,這個不穩定及不真實也沒有自性。好的是真諦力是穩定的,一直增長,這個也沒有自性。總之,法上全面地看它有沒有自性。
 
生:這時候應該是正在現證空性時的狀態吧?
 
師:是。現證空性時,現在是講我們的身體或我們的人。現證空性時,對於這個我,對補特伽羅上全面看到它的空性。自性有很多角度,每個角度都沒有自性,都是空。空的道理,他全面看見。
 
生:人的影像還有沒有?在空性定當中還見到人的影像或桌子嗎?
 
師:入定當中根本就沒有。
 
生:如果是講一切法,生滅都包括在一切法裡面,是嗎?
 
師:剛才講到,一切法時直接講的是一切的有為法。
 
生:見道和修道在根本定中其實應該是一樣的。
 
師:當然一樣。
 
生:其實他們都沒有色聲等的顯現。
 
師:一樣。
 
生:因此剛才講去除執著心,這是針對後得的時候說的嗎?還是它是切入的角度不同?
 
師:它主要是去除俱生的執著心,這個道理要連接,也要講空性,所以一定要講空中。若像前面講一切法無生無滅,以這個方式講空性,根本無法講到去除俱生的執著心。所以修道時,一邊講要串習,一邊講要入定,要認真。長期入定,然後會去除俱生的執著心,這個道理要講,所以一邊也要講空性,這二個東西要連接講,就只有這種方式講,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
 
生:若講空中無色無受無想,我也可以將它安立於見道位,因為空中是指它根本定的時候。見道也可以有這樣的狀況。
 
師:沒錯。
 
生:文字上如是安立時,它其實不是真正分辨見修二道根本定上的不同,而是針對這二個行者在修行層次上去除執著心的程度,是嗎?
 
師:是的。
 
生:前面去除十二處,然後去除十八界的執著心,接下來談到去除十二緣起的執著心,之後才談去除四聖諦的執著心。通常聲聞會修四聖諦得阿羅漢果,獨覺是修十二緣起,印象中好像十二緣起比較廣比較深。為何此處的次第先講十二緣起,然後才講四諦呢?它有什麼特別的含意嗎?
 
師:四聖諦跟十二緣起相比,四聖諦是略,十二緣起是廣,二者有這樣的差別。有的人廣的能在略的裡面抓出來,這就更要有智慧。先略後廣,再將廣的以略的方式都攝地說出來,這就更要有智慧。總之,角度不同,若先講四聖諦,再講十二緣起,再次講四聖諦的話,以更濃縮的角度講,要更有智慧。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