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輯高僧景行揖清芬
鳥瞰了臺灣目前較具體制的僧教育辦學概況後,我們不免還要問:「現代僧伽教育要培養怎樣的僧人呢?」面對這個重要,卻又一時不易回答的課題,我們找到了《高僧傳》,希望經由閱讀高僧行止,找到借鏡。
《高僧傳》記載的是從漢魏到明清,一千一百餘位傑出僧人的事跡,完整的有初、二、三集——分別是梁慧皎法師、唐道宣律師、宋贊寧法師所撰集的《高僧傳》、《續高僧傳》和《宋高僧傳》。
翻閱《高僧傳》,我們見到歷代僧人的德言懿行,他們積極關懷、參與社會,啟迪、牖導人心;還見到他們秉著為法忘軀的堅定信念,脚踏實地的修學歷程;他們以「難忍能忍,難行能行」的堅毅精神,陶鑄嶔崎磊落的僧格,以深刻的義解和行持,養成出世、悲憫的宗教情懷,入世力行六度萬行,不但續佛燈明,也為千古來的人心皈投仰止。雖由於時代背景、個性、根器等等不同,每位高僧的修學歷程不盡相同,卻可提供關心僧教育者分析、歸納,作為目標擬定、課程規劃,及輔導各階段學僧修學的參考;亦可讓我們共同以更寬廣、具彈性的胸襟,來護持現代僧伽的養成過程。
唯因篇幅限制,本文僅能就傳中十類高僧——譯經、解義、習禪、明律、護法、神通、遺身、讀誦、興福及雜科中,刪去修學資料記載較不充足的遺身類,其餘各舉其一,擇要白話語譯刊出。我們衷心祈願:臺灣佛教在興盛之餘,能因僧教育的受重視,造就出更和合的現代僧伽!【編者按】
1.傳譯大乘經典,光照中印——玄奘法師(西元五九六~六六四年)(註)
玄奘法師,生於隋文帝開皇十六年,是我國歷史上最早揚名國際的留學生;由於精通三藏,譯經弘法不輟,人們常稱他為「三藏法師」又因常住在慈恩寺,因此也稱他為「慈恩大師」。
他生長於書香門第,自幼即知晨昏定省、孝養父母。十三歲與哥哥(即長捷法師)在東都洛陽淨土寺出家,精勤習學《維摩詰經》、《法華經》、《涅槃經》等大乘經論。復講時常學以致用,將從慧日法師(見雜科聲德)那兒,學到的經典宗旨,闡發得淋漓盡致。
隋末天下擾攘,洛陽鼎沸,他雖還年幼,卻立志隨長捷法師到蜀地,進一步學習佛教內、外各種學問,也常講經分享所得,座下聽講者常有數百人之多。
二十歲時,在成都受具足戒後,開始學戒,由於博學慎思,因此遍訪名師,見到當時佛教各宗見解歧異,諍論不止,令人無所適從,於是發願西行求法。
貞觀元年,他三十二歲時開始西行取經,孤征萬里,雖歷盡魔難,意志更加堅定。貞觀五年,先到北印犍陀羅國參學,隨後到當時印度佛教的高等學府——那爛陀寺,在「正法藏」戒賢法師座下,聽講各部經論,兼學梵書、婆羅門經論歷經五年,再遊學各國,瞻禮聖跡。其間也曾參與辯席,以四十條義理批駁羅門、折服外道,並且度化小乘;當時西域人們多感佩於他謙沖自牧、兼容並蓄的德養。
他遊印十四年,仍不忘「以佛法廣利中國眾生」的心願,最後終於婉辭戒賢法師及諸大德的懇留,在貞觀十九年返抵國門,請回梵文經典六百七十五部。此後他應唐太宗之邀請,領著大眾共同推舉的十二位高僧大德,於弘福寺全力傳譯經典,達十九年,其間瑞應不斷,直至高宗麟德元年二月五日圓寂。
將近二十年的精勤不懈,共譯成佛典七十五部,達一千三百三十八卷之多,其中有:《瑜伽師地論》、《俱舍論》、《大般若經》等,成為中國佛教史上譯經最多、譯文最精的一位;而中國佛教各宗派的創立,得自他所譯經典啟發者不少。除譯經,他也講經,培育僧伽,因此門下人才濟濟。
綜其一生,不但集翻譯家、哲學家、辯論家、宗教家、教育家、旅行家於一身,其「大唐西域記」更是探究印度、西域地理、風俗、語言、政治之指南,亦為中印思想文化交流的大力推動者。 /譯自《續高僧傳》卷四
【註】法師生年眾說紛紜,此年代是依梁任公所考據。
2.窮照諸經,善解如來甚深法義——道安法師(西元三一二~三八五年)
道安法師,山西常山人。七歲開始讀書,聰明好記憶,常背誦如流。十二歲出家,因相貌其醜,不被其師看重,命他到田間工作。他毫無怨言,齋戒清淨培福三年,直到展現背誦資稟,才被另眼看待,他也從此發奮勤習經論,識志超年。
受具足戒後,師父就讓他遊方參學。到了河南鄴縣中寺,他首先遇見佛圖澄,欣喜不已,就禮佛圖澄為師,修習各種經論。後來北方五胡十六國大亂,他隨佛圖澄輾轉避難,到襄陽演說教化十五年;隨後又跟隨竺法濟、支曇修學,使得道業更上一層樓。後來,前秦苻堅率兵攻陷襄陽時,因久聞聲望,便將他迎到長安,居於五重寺,以師禮事之。
四十五歲時,他任受都寺住持,座下常隨修學者有數百人之多,但始終覺得從漢魏到晉,譯出的經典雖漸增多,但常是文理欠通、深義隱沒,因此發心逐一研讀《般若經》、《道行經》、《密跡安般經》等,不但排比文句、研尋文義,又詳加註解、解析疑難,令經中要旨一目了然,經義也清晰、有系統起來。而對於經典譯者姓名失佚,增添後世考證不易,他更總集一切經典名目,按翻譯時間,劃表修列譯者姓名,並依新、舊譯、品級等加以詮釋,寫成《綜理眾經目錄》一書。
除研解經義、誨人不倦,他也為僧人制定修學生活的律儀,如:行香、講座、行道飲食、差使布薩、懺悔等軌則,普遍通行於當時各寺院。而對於魏晉以前,僧人皆冠師姓的作法,他認為:「僧人應以釋迦牟尼佛,為根本的老師。」於是統一僧人以「釋」為姓,之後,果然在《增一阿含經》中,發現印度統稱佛教僧伽為「釋」種,因此這項習慣也就一直被延用至今,其影響不可謂不深遠。
東晉太元十年(西元三八五年)二月八日,他於早齋後無疾圓寂。 /譯自《高僧傳》卷五
3.修習法華禪思,肇創天台——智顗法師(西元五三八~五九七年)
智顗法師,字德安,從小就「臥便合掌,坐必面西」,「見佛像則禮拜,見僧人必恭敬」;七歲時,喜歡親近清淨的佛教道場,有僧人見他聰慧可愛,教他受持〈普門品〉,才讀一遍就能背誦;十五歲誓志出家,但父母不許,直至十八歲,父母雙亡,才得以依湘州果願寺法緒法師出家。
陳天嘉元年(西元五六O年),他在慧思禪師座下習禪,聽講法華四安樂行和三三昧三觀智,又得見普賢道場的莊嚴氣象,自此更加精進修習經教,行持無間斷。學成後,他與法喜等三十餘位同修到瓦官寺弘揚禪法,時常判釋經教,深入經中奧旨不疲厭,又禪智並重,終於開展出新宗義,其中兼含定慧修持法門,是使得佛學中國化的先驅。同時也感化當時名師,如:慧辯、大忍等到他門下修學。由於太建七年(西元五七五年)以後,他常居於會稽天台山(即今浙江紹興),因此後人稱此宗為「天台宗」。
陳至德二年(西元五八四年),先有陳後主率后、妃、太子等,從他受學菩薩戒;翌年,他開講《大智度論》,感得陳後主捨身入寺為奴。隋開皇十一年(西元五九一年)晉王楊廣(隋煬帝)亦奉他為戒師,頒敕「智者」名號,並被視為國寶,備受尊崇。
隋開皇十三年(西元五九三年),他回荊州建造玉泉寺,開講《法華玄義》、《摩訶止觀》。十五年,他前往金陵撰寫《淨名經疏》;十七年(西元五九七年)冬天,應晉王邀請下山時,他就已預知時至,講授《觀心論》後,便把衣缽分為二份,分別供養彌勒菩薩和僧團;又遺書晉王、稱念佛菩薩名號,聞誦《法華經》、《無量壽經》,最後在十一月二十四日未時,坐化於佛像前。
他生前造寺三十六座,攝化甚眾,也致力於培育僧伽,世稱「智者大師」或「天台大師」。此外,他也深切體認弘法佈教須賴政治穩定和寺院經濟,因此不但致力於此,且為天台宗留下百四十餘卷著述,又創立一念即三諦、三觀、三止等止觀法要,開示修行的方便法門,令行者修學易於止觀並重、定慧等持。 /譯《自續僧傳》卷二十一
4.蟄居南山,持戒精嚴開律宗——道宣法師(西元五九六~六六七年)
道宣法師,隋末唐初江蘇丹徒人。小時就很好學,九學已能作詩;十五歲發願出家,依日嚴寺智頵律師修學,廣習佛教諸經,十六歲正式薙染出家。
隋大業年中,他從大禪定寺智首法師受具足戒,並開始習律。才聽講一遍,就打算改修禪門,智頵律師知道了,便重重呵斥他:「修習法門必須專心,才能有所成就;你發願修學戒律,功課尚未圓滿,怎麼可以隨意捨棄?」於是令他聽戒習律二十遍。由於專心修習無旁騖,終得以打下深厚的戒學基礎,助益於日後修習定慧時的證悟。
後來,他隱居在終南傲掌的山谷間,專致修持所學,戒香遠播,感得山間猛獸馴服皈依,居住處所也奇草蔓延、百花芬芳,呈顯出一片地靈人傑的氣象。他曾營建白泉寺,用來研究弘宣四分律,並到各地講解律學;顯慶三年(西元六五八年)西明寺初建成,他被任為上座職事,撰寫《釋門章服儀》及《釋門敬儀》等。
當時,玄奘法師從西域回來以後,也住錫該寺進行譯事,他因而得以參與譯場,負責綴文、筆受、潤文等工作。譯事之餘,他仍致力撰著孜孜不懈,作有:《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十二卷、《羯磨疏》三卷、《戒本疏》六卷、《拾毗尼義鈔》六卷、《比丘尼義鈔》六卷,後世稱為「律學五大部」;也將藏經目錄整理成《大唐內典錄》十卷;又針對道教學說,編集《古今佛道論衡》四卷、《廣弘明集》三十卷,以宣揚佛教義理;此外還著有《續高僧傳》十卷、《釋氏略譜》、《釋迦方志》、《三寶感通錄》等等。
由於嚴持戒品,自奉菲薄,他三衣皆紵麻所製,餐飲唯食菽類,行則杖策,坐不倚床。傳說賓頭盧尊者曾化為一長眉僧人,龐首皓髮,前來與他論道,讚歎他:「佛滅後像法時期,戒德足以發揚佛教光輝的,只有法師一人而已!」
高宗乾封二年(西元六六七年)二月,他在淨業寺啟建戒壇,各方前來求戒的有二十餘人,戒壇儀則成為後世軌範。同年十月三十日,他無疾坐化,世壽七十二,法臘五十二,其間受法的弟子有千百人之多。他弘律、持戒嚴謹,被尊為律宗開山祖師,又因久居終南山,後人也稱律宗為「南山宗」。 /譯自《宋高僧傳》卷十四
5.以無礙辯才,護法衛教——慧乘法師(西元五五五~六三O年)
慧乘法師,生於南北朝時代,俆州彭城(今江蘇銅山)人。其叔祖智強法師,少年出家,曾任廣陵大僧正,又專精《成實論》及《大涅槃經》,因此他十二歲出家時,便依智強法師修學,其間好樂論席,用以研習經論精義。十六歲時便請求智強法師:「我雖出家、離家千里,卻仍是個固守一處的沙門,願能遊方參學,開通耳目。」於是南下揚都莊嚴寺,從智爝法師聽講《成實論》後,才受具足戒。
陳武帝時,他參與仁王齋席論義,詞辯絕倫;不久,又在莊嚴寺論席上,力主「佛果出自二諦之外」,與當時一位聞名江西的僧人,展開精采論辯,眾人盛歎他:「辯才無礙,其鋒難擋!」武帝也因此頒賜天柱衲袈裟。一時間,他的智慧辯才響震國內外。
隋時晉王楊廣在江都慧日道場,遍訪各寺大德之後,堅持聘請他住錫;他於是隨楊廣入朝,成為請益的對象。期間,每遇偏邪見解,他總是義正詞嚴說法不懈,聲勢犀利,攝人心弦,晉王因此更加禮敬,更常親聆他的論議,慧日道場也因此被尊為法門龍象,廣開論義之門。
隋大業六年(西元六一O年)時,他擔任東方館大講主,弘法講學不疲不厭。唐朝高祖、太宗時,曾廣集江南、關東僧人上殿論義,他被皇帝奉為首座,就以佛教興衰為題,與眾僧往返論說。他鑑於當時佛教狀況,廣論:僧人應自我策勵,敬慎行持戒律,佛法才能常住不衰滅。詞鋒懇切,感人至深,皇帝聽了也受到感動,大為稱揚。
唐武德八年(西元六二五年),高祖到國學部舉行釋奠之禮,後於大殿設置儒釋道三座,齊集三教學人,濟濟一堂,主張:「老教、孔教是中國的先宗,釋教則是東傳之後才興盛於中國,應以客禮待之,因此他們的順序應是先老、次孔、末後釋宗。」一時間大眾莫不沉默對視,惟有他大無畏極力申辯,使佛教得以受到應有的尊重,令舉朝矚目。
唐貞觀四年十月二十日,他示寂,世壽七十六。縱觀他一生詞辯無辯,文義俱揚,歷經三朝六位帝王,都能備受禮重,於殿上論議無礙,其間也講說《涅槃經》、《般若經》、《金鼓經》、《維摩詰經》、《地持經》及《成實論》等十數次,貫徹其以無礙辯才、護法衛教的精神。 /譯自《續高僧傳》卷三十一
6.博學五明,以神算方便度化世間——佛圖澄法師(西元二三二~三四八年)
佛圖澄法師,是西域來華的高僧,他從小出家,真摯好學,背誦經書常達數百萬言,又能善解文義,因此屢次參與論辯,無人能使他屈服。他身長八尺,除精習佛教精義,也踐行菩薩於五明(內明、聲明、因明、工巧明、醫方明等)中學的道理,勤習醫術、天文、算數等世間學問,作為慈悲度世的方便,利益無數眾生。
晉懷帝永嘉四年(西元三一O年),他從西域到洛陽,剛好遇上匈奴入侵,就暫時潛身草野,觀察世局,希望能度化動輒殺人數以百計的石勒。
不久,得知石勒有一大將郭黑略虔信奉佛,他便前去為他授五戒,並常提供他征戰的勝負預言,久而久之石勒感到怪異,就請見他,問說:「佛法有些什麼靈驗?」他知道石勒仍無法理解甚深的佛法,只能先用神異的善巧方便來度化他,於是對著一缽清水持咒,令長出青蓮一朵,石勒見了終於欣悅信服。這時他趕緊進諫:「天象吉凶,常隨執政者的德行消長展現;王者的德化若能普及全民,國中自會呈顯祥瑞的徵兆。」石勒聽了更加歡喜,馬上下令免除殺令,並將獄中無辜者釋放、犯罪者從輕量刑,一時民心歡喜,佛法因此倡行於中州一帶的胡漢民族。
石勒之後石虎繼位,更常虐害百姓,他於中常運用智慧潛移默運,再以佛法感動石虎,石虎受其教化,好殺之性逐漸收斂,國中才免於生靈塗炭。
他任運智慧、悲心,教化無遠弗屆,也感得天竺、康居名僧,如佛調、須菩提等,不遠千里前來親承教誨;而中國的道安、法雅法師也都曾攀山越嶺,前往聞法。
他一生精進踐行菩薩道,教化王者,度人無數,到了晉穆帝永和四年(西元三四八年),預知時至,告訴石虎之後,終於在十二月八日無疾而終,享年一百一十七歲,頓時全國百官士庶無不悲慟哀號,傾國奔喪。 /譯自《高僧傳》卷十
7.以讀誦、書寫,奉行法華三昧——法誠法師(西元五六二~六四O年)
法誠法師,唐朝雍州萬年人,幼年在藍田王效寺隨宏和法師出家,以持誦《法華經》為課,勤奮不倦,又訪禪林寺相禪師,習學禪修法門。
唐貞觀初年以來,他恆居於終南山藍谷(藍田東約九公里處)。初時由於茅棚狹小侷促,僅能容納一床,他常在經行轉身之間,即有跌入斷崖深谷的危險,於是他開發鄰近林地戮力不懈,一磚一瓦興建起悟真寺。隨後又在寺南的橫嶺闢山填谷,建造華嚴堂,並在山路巖崖上,刻經造偈、雕畫千佛像,由於延途緊臨深谷,雲霧吐納,常令造訪者如置身佛國,歎為觀止。
每年夏季,他必以誦持《法華經》五百部為定課,其他時節還是以讀誦、書寫和行持《法華經》為主。每次有客來訪,他鮮少散心雜話或作世俗無謂的酬對,必定為來者講說《法華經》的深義,或與他分享讀誦心得,互勵互勉,法喜融融。如此恆持不懈,十年間禮誦受持的《法華經》,計有一萬餘部。其間也曾重金禮聘當時聞名的書法家——張靜,到山舍寫經共修,不但勸令他一同齋戒清淨,並口含香汁、身著新衣,以清淨的身口意三業,供養、書寫法華大法。
由於精誠翹心奉行法華三昧,早晚恭誦、書寫不輟,一天,他於夢中見到普賢菩薩,勸慰他書寫大教,後經思惟了悟:「大教即指大乘,而諸佛的甚深智慧,即是般若!」於是他更加用功,還以重金延聘書法家,恭敬抄寫《般若經》八部,以莊嚴的寶軸香臺供養、禮拜。
唐貞觀十九年夏末,他忽染疾,自知世緣將盡,於是發願求生兜率天,要弟子們謹記無常、守戒勿輕犯,也交待後事榮厚,之後就端坐圓寂了,享年七十八歲。 /譯自《續高僧傳》卷三十八
8.以興福造寺移風易俗——慧雲法師(西元六五五~七一二年)
慧雲法師,唐湖湘人,十歲就立志出家,雖為雙親百般阻撓,他的志願更加堅定,終於感動雙親允許他出家,他父親甚至親自帶他前往慧思禪師傳業弟子的道場(註),稟承教法。
他聰敏好學,過目即能成誦,但仍潛心治學,謙沖寡言,二十歲受具足戒後,善學戒律,精通律儀,後深覺培福是增長悲願、度化世人的重要法門,因此專心興福,服務大眾,不遺餘力,因而受到人們欽敬,只要他提出植福事務,熱心者即群起響應,紛紛參與培福、供養,廣結眾緣,移風易俗,蔚為風氣。
由於他致力興福,為社會人心注入清流,而當民風漸趨淳厚樸實,他則開始行脚遊方,隨緣勸化社會大眾布施濟貧,並以身教帶動建寺興福。他的足跡遍及江浙、葺修寺宇二十餘座,功成即退。
中宗神龍二年(西元七O六年),他到濮州報成寺,發願化緣鑄造一尊丈八尺高的彌勒金像,供人們禮拜,感得施者逡巡不絕,很快便鑄成相好奇特的大彌勒像,並於睿宗景雲二年(西元七一一年),輾轉迎往建國寺安座。
不料,睿宗延和元年(西元七一二年),刑部尚書王志宣傳聖旨,毀廢無名額的寺院。由於事出突然,如晴空霹霹,他於彌勒像前焚香泣禱,至誠感得佛像頭頂大放光明,人們爭先恐後前來瞻禮,一時間對三寶的信心倍增,而毀謗者莫不失明、舌腫!這時候,他並未捨棄他們,反以寬厚悲憫的胸懷,為他們在佛像前求懺悔過,終於感得睿宗收回成命,化解一次佛教的危厄。
玄宗先天元年(西元七一二年),他遷化後,葬於京城東效寺莊塔亭。他深諳「三寶門中福好求」之理,一生致力興福造寺,一方面感化人們培福捨罪,一方面也因此提供人們修學佛法的道場,遂贏得後人「造寺祖師」的尊稱。 /譯自《宋高僧傳》卷二十六
註:《宋高僧傳》卷二十六,作「慧雲,初從南嶽初祖研經。」但是,南嶽初祖慧思禪師之生卒年代為:西元五一五~五七七年,而慧雲法師生於西元六五五年,不可能師事之,極可能是從慧思禪師的門人受學。
9.遠行印度、以慈憫心學貫三藏——慧日法師(西元六八O~七四八年)
慧日法師,東萊人(即今山東掖縣),唐中宗嗣聖初年出家為小沙彌,就十份景仰剛從印度回來的義淨三藏(西元六三五~七一三年)。
他受具足戒以後,見到義淨義三藏的譯經志業成就非凡,與鳩摩羅什、真諦、玄奘等並列為「四大譯經家」。他於是發願到印度去參學,並在中宗嗣聖十九年(西元七O二年)乘船出海,經崑崙(今康道爾群島)、佛誓(今蘇門答臘)、師子洲(今斯里蘭卡)等地,航行了三年才抵達印度。一到印度,他迫不及待地披星戴月朝禮聖蹟、參訪善知識,也努力研習梵文經典,前後歷時十三年。
他恪遵佛法慈悲利人的精神,發願為自他興福滅罪,於是長途跋涉,希望振錫還鄉。四年中,獨度大漠,爬山涉水,厭離娑婆的出世心志更加堅定,而天竺學者也異口同聲:「專念彌陀,求生淨土,是菩提道中最便捷、穩當的法門!他從此即以踐行彌陀法門為行持依準。
後來途經北印羅國東北山上的觀音像前,他至誠頂禮,發願斷食捨身,往生淨土,親事彌陀。到第七天入夜,見到觀音大士現紫金色相,以右手摩他的頭頂:「你更要發願弘揚佛法自利利他,勸導人們以清淨心,念佛誦經,求生極樂淨土,才能進一步契合三世諸佛的本願啊!如今,你得見我,必得大利益,應當更確信:淨土法門在末法時代勝過其他法門。」說完就倏忽不見了。
他親聆大士的開示以後,發願弘揚淨土法門,於是遍遊西域七十餘國,經過十八年,才在開元七年(西元七一九年)返抵長安,謁見玄宗皇帝,以佛像、經典,開悟帝心,使國中蒼生受益;由於他學貫三藏,玄宗遂尊敕他是「慈愍三藏」。
天寶七年(西元七四八年),他在洛陽岡極寺入寂,世壽六十九,葬於白鹿原成小塔。由於他勤修念佛法門,又弘揚淨土教義,著有《往生淨土集》三卷、《般舟三昧讚》等流通於世。後人便將他的淨土學說與淨土宗的慧遠、善導大師並列,稱為「慈愍流」。 /譯自《宋高僧傳》卷二十九
參考書目:
一、釋慧皎,《高僧傳》,大正藏第五十冊。
二、釋道宣,《續高僧傳》,大正藏第五十冊。
三、釋贊寧,《宋高僧傳》,大正藏第五十冊。
四、熊琬,《袈裟裡的故事》,時報文化出版公司,七十年六月三十日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