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自己的步調與和諧
修行就是走一條「逆自己」的路

學著去創造自己的福報。什麼是福報?好的語言、好的事情、好的想法、好的習慣,都是創造自己的福報,這就是逆自己。



大家都會說「改變自己很辛苦」,為什麼辛苦?因為「逆自己」。這不是順著原來的業習、想法、習慣與生命經驗:創造出來的,是違逆自己的,修行原本就是走一條「逆自己的路」。
 
學習逆自己,如果能逆自己,裡面有多少的慈悲與智慧!若就此改變了,會經驗到改變的尊貴、莊嚴與法喜。重要的是,自己要給出時間,只要一個月、二個月,一定會有體悟。給自己時間,當自己改變了,周遭環境、境界一定就會改變。因為自己的行為、身口意的表現不一樣,對待別人不一樣,別人對我們也會不同。讓自己先安住下來,不要急、不要害怕。每天一點點,一天一句,天天讓自己停一秒鐘,就是進步了。
 
當自己做不到時,就深呼吸、喝一口水、洗把臉。這麼做,這裡面有多少的覺知、決定、正面、正知的力量。只要每次都可以這樣做,自己的安忍力量,就會越來越強。一定要做,只有做,沒有其他的方法。
 

逆自己不是放棄自己

 
有人會問,修行就是逆自己,如果一位原本愛自由的媳婦,結婚後要跟公公婆婆同住,是不是表示:要完全放棄自己的自由?
 
其實並不需要,看事情不是這樣的,倒是要問問自己的平衡點在哪裡?譬如一個星期,至少要付出多少時間跟公婆相處。自己要有一個觀念:今天結婚了,就是不同於既往,當然,很多生活方式都要跟著調整。
 
因此,自己就要有智慧。這智慧就是:自己看到現象,懂得去協調,協調自己跟他人,取得平衡。這不是雙贏嗎?不是更好嗎?並不用放棄自己。以放棄自己;為別人犧牲自己;或忍受消業的心態來過日子,這是不需要的。
 
逆自己,不是完全沒有自己,而是自己要調整。不然,內心不斷嘀咕:為誰辛苦為誰忙,會很悲情。
 
生活真的很不容易,不管在家眾、出家眾,活在這世間都很辛苦。求什麼?學佛就是一條成佛的路,真的很遙遠。但至少,這輩子我可以讓自己快樂過日子。什麼樣的狀態是快樂的?我們需要調整,讓自己的付出值得。不然,老覺得這輩子很苦。
 
「逆自己」是懂得調整,相信自己做得到。你希望十年後變成什麼樣子,現在就要開始改變,開始努力了,那是有時間性的。
 
對佛教徒而言,很重要的是,要有時間觀念。知道有因有果,願意捨得給時間;安忍那個時間,時間過,業也就過了;時間過,結果就會到了。每一天,都會看到自己在進步,走向結果。
 
要有智慧做調整,而且要接受調整。每個人的業都強而有力——業就是一再重複的個性。——每一世重複地創造自己的個性、想法,那是非常強的。
 
所以,「逆自己」要有人幫忙,我們願意用學佛的力量幫助自己、違逆自己。「聽聞正法」與「親近善知識」非常重要。自己願意接受;願意讓心柔軟,接受善法;願意善解;願意隨喜、肯定自己。
 

從小小改變肯定自己

 
有時候改變很慢,但一定會感覺得到,要認定自己每天都有進步,才會覺得很高興。我們常常以大結果來判定自己有沒有成功,或值不值得,而我所重視的,是每一天。
 
自己每一天是不是有多一秒鐘冷靜,少一次的衝突,這就進步了。有時候儘管只是不與理會或沉默,但至少少動怒,讓不好的境界減少發生。每天看到自己的不同,才會覺得值得。如果你想要整個完全翻盤,完全翻轉,一定要從每天「小小的改變」開始。
 

失去健康時學著調整自己

 
有位居士兩年前突然生了病,整個生活都改變了。雖然他很努力,但一直回不到當初未發病前的生活。這時候怎麼辦?要接受自己現在就是這樣,然後思考:應該怎麼幫助自己,並且肯定自己。
 
要了解自己的狀況,不要再跟之前比較,因為現在已經生病了。就像一張圖畫紙已經用了黑色,它就存在,只是怎麼再補其他顏色,讓這黑色的存在看起來不僅不礙眼,而且是加分的。它只是個顏色,而不是污點。
 
接受自己很重要,肯定自己的狀況——它就是跟著我了,要幫助自己!有什麼方法可以讓它緩和,才是真正過生活。不然自己會一直懊惱,覺得沒有進步。
 
深度地接受自己;之後,就會覺得很寬廣。不然會陷入其中,無法驅遣。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