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團與社會
14 回應社會需求與兼顧本業



人生存在世間,生、老、病、死是每個人都必須要面對的問題。身為宗教師,更有責任幫助他人面對生命的必然過程,不能一直停留在鑽研教理、紙上談兵的階段,應該走出殿堂回應人們。除了死亡的臨終安頓,舉凡結婚、生子、遷居、開業灑淨等,都有宗教師可以協助之處。
 
在回應社會需求的願力下,宗教師很自然地從出世間而走入世間。
 
經懺佛事與寺院經濟來源
二○○四年,我去香港帶領當地的比丘尼眾研讀《比丘尼戒相表記》,講解佛陀在世時的制戒因緣。讓大家了解:佛世時的比丘尼,如何持戒收攝自己的身心,如何與大眾共住,與在家人的關係又是如何維持,以及佛陀如何依當時的社會民情制訂適宜的戒律,以規範僧眾、回應社會。
 
每一條戒律都有其不同的制戒因緣,佛陀的處理方法也都各不相同。隨著制戒因緣的討論,香港的尼眾也開始反思自己的處境。她們說中國大陸的法師到香港接經懺佛事,影響了她們的經濟來源。我想,從這個現象可看到香港社會對宗教的需求。
 
佛教弘傳至中國開展出漢傳佛教,傳至南亞而發展出南傳佛教,傳至西藏則發展出藏傳佛教。各系統的佛教必然共同要面臨的,是與「死亡」有關的事務―經懺佛事,有時這也是寺院的經濟來源之一。
 
在香港,有很多法師不想接辦經懺佛事,但喪家又有實際的需要,於是大陸的法師便接手經辦了佛事。久之,香港寺院的經濟便受到影響。所以,尼眾們自是有些擔心了。
 
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說,寺院經濟的主要來源如果是經懺,僧眾放在經懺的時間與心力比重過多,可能就會妨礙了本身的道業。一般法師做一天經懺佛事的供養,遠多於弘法演講,於是有的人便以經濟豐厚為考量,而由講經弘法轉為做經懺佛事去了。如此,佛法的推展又將置於何地?
 
經懺佛事與本業的平衡
佛教普及之後,即使亡者或家屬所信仰的是一般民間宗教,大眾也都能漸漸接受佛教的薦亡佛事,都冀望念佛以往生西方。所以,佛事的需求量增多,而且主張要念八小時、十二小時、廿四小時不等。若果如此,在僧少事多的情況下,僧眾的精力一定會過度消耗,這是一個不得不正視的問題。
 
回過頭來說,回應社會的同時,出家的本業更是要照顧。什麼是出家的本業?就是要持戒、修定而開智慧,以獲得究竟的解脫。如果為了回應信眾需求,而無多餘的時間修持本業,便會得不償失了。經懺佛事是社會的需求,修持佛法則是僧人的本業,如何在經濟與道業之間取得平衡?
 
一九八○年代的台灣佛教,助念的風氣十分盛行。我問其中一位推動助念的法師:「現在還去助念嗎?」
 
他說:「剛開始弘法時,我勤於推動助念,現在我本身只能隨緣做了。」
 
「為什麼?」我問。
 
他嘆了一口氣說:「我簡直快累壞了,沒有時間休息,身體受不住啊!」
 
「你可以派徒眾帶一群居士去念佛,把居士組織起來,讓居士去助念,他們也可以多種善根、福德啊!」我說。
 
他說:「我們現在就是這麼做的,讓已修行多年的居士去念佛結緣。」
 
由法師帶領居士前往喪家念佛,這不但解決法師人力不足的問題,也可兼顧僧人撫慰人心的使命,又能穩定寺院經濟的來源,這何嘗不是一個適當的改變與作法。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