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
佛教對人生的看法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造化,彼此的遭遇不同, 對環境的感受互異,其因緣更是迴異,所以說,每一個人的命運都不相同,連雙胞胎也彼此不同。這種導致彼此互異的力量,佛教經典稱它叫業力,而現代心理學把它稱作潛能。相信,每一個人都有他自己的潛能,其發展與人生,受到這個潛能的影響,除非你能使用智慧,依聖哲們的啟發?透過修持和「轉識成智」的法門, 你很難脫離業力的支配,佛法之所以珍貴,正是因為它能幫助你從缺陷到圓滿,從脆弱到堅強,從失敗到成功。
 
各位!請你想想,某甲為什麼要出生在貧困的家庭?遭受偌多匿乏的折磨?某乙為什麼會出生在富裕的家庭,從小就享受良好的教養環境?請你再想想,張三為什麼讀起書來那麼吃力,而李四何以過目不忘?為什麼有人天生就有健康的身體,有人卻注定一輩子受殘障的折騰? 這些我們稱為業力所導致的先天定數。
 
但是好的定數未必使一個人順利一輩子,如果不在信仰、道德、性格、知識、技能各方面,接受良好的啟發和訓練,再好的定數也要坐吃山空,他的運途就要一蟹不如一蟹;反之,有些人雖然先天不好,但是靠著自己的努力和修持,也能扭轉自己的命運,有個成功的人生。這個命運的轉捩點就在於自己是否接受正信佛教的洗滌,因為佛法能給你人生的智慧。
 
一、看出圓滿的人生  
我們必須承認,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業力,它正是自己的本質,也是自己用來活出意義的資糧。生活的本質是接納自己,而不是排拒自己;是按照自己現在的情況,好好地活出意義,看出生命的愉快;而不是否定自己,怨天尤人,而導致自己的沮喪。你要注意,看出愉快的是你自己,感受沮喪的也是你自己。反正你要為自己生活,為什麼不從光明面去看?
 
請注意!你的潛能正是你自己。如果你能把它實現出來,就有了快樂;你就覺得自己有用,生活有了意義。你注定跟別人不同,因此只有接納自己,用自己的能力去工作,去生活,去實現自己的生活,而不與別人比較時,才能肯定生命的價值。
 
你就像打牌時手中所握的一副牌,你的唯一任務是把它打到最好,而不是去羨慕別人的好牌,抱怨自己手氣的不佳。生活正是這個道理,手上的牌是定數,接受手上的牌好好打下去就是智慧,當你把手上的牌發揮到淋漓盡致時,那就是完成了一次圓滿的生命意義,你也就從那些定數中解脫、圓滿成就了菩薩道。
 
我們把自己的潛能用出來,無論是勞力或勞心、無分工作和職位,都要誠心敬業去做,你的福報在其中,你的善緣在其中,你的智慧也從而增長。這就是為什麼有些人從小開做起,可以創造一番大事業;有的人並沒有什麼高學歷而能創造成功的事業和人生。
 
每一個人都應該依自己的根性因緣去實現,你之所以為你是好的,別人之所以為別人也是好的,你不可能把自己變成別人而獲得成功,你就是你,是唯一、獨特和值得珍惜的。人只有珍惜自己才會成功,因為路是你自己走出來的。你要走自己的路,這正佛經上所謂「自悟自度」的道理。
 
 
二、生活的本質是實現
佛教的人生觀,簡單地說就是「你是你自己的實現」。佛陀告訴我們,人唯有以接納、承擔和讚嘆的態度,去面對自己的生活,否則就會迷失。真正的醒覺就是了解自己,接納自己,實現自已。只有這樣,才能離苦得樂,得大自在。
 
佛陀在靈山法會上拈花微笑,無非是告訴世人,每一個人都像一朵花,每一朵花都不相同,他們開出來的顏色、花瓣、香氣都不一樣,但是他們綻放時那種喜悅是相同的,是值得報以欣然和微笑的。
 
我們把自己的潛能實現出來,也許自己是一位工人,是一位教師、工程師,乃至是一位計程車司機或小商販,我們用不著跟別人比較,而只是去實現它和承擔它。我們承擔的是生活的艱苦,我們實現的是把業力轉變成服務社會和布施的資糧,我們就在實現與布施當中,看到解脫成佛的本質。
 
每個人透過自己的實現,把能力發揮出來,各盡所能,成就自己的人生,這就是「成所作智」。我們接納自己,不去跟別人比較,無需追求別人的讚美和羨慕,自己就會生活得清心自在,那就是「妙觀察智」。每一個人依自己的根性去實現自己的生活,彼此對社會都有貢獻,都在實現中得到自我肯定,這就是「平等性智」。當一個人實現了自己的潛能,把業力轉變成福德和功德,從而布施與服務社會,從業力中解脫出來,便是一種圓滿,所以叫做「大圓鏡智」它意味著生命的圓滿和實現。
 
在佛陀的眼中,每一個人都很尊貴,都很重要,都具有佛性,都是社會上的菩薩。工程師設計了藍圖,但工程是由工人完成的,兩種人在生命歷程中,表現不同的布施,但卻一樣的重要。企業經理的待遇也許比業務員要多些,但是就生命的實現而言,卻沒有兩般,明白到這一點,就能發現生命的意義,從而獲得喜悅和滿足;如不能體驗到這一點,一頭栽進比較的熱鍋,不滿和怨尤將破壞幸福的生活。一個人是否幸福,完全決定於自己是否對生命有「正見」。
 
有些人日進斗金,月賺億萬,他們坐高級的轎車,住最華麗的房屋,穿最美的衣裳,但是並不快樂。因為他生活在得失、不安、貪婪和縱慾之中,他以佔有代替布施;他沒有轉識成智,把潛能真正地展現為光輝和慈悲,反而把它變成更複雜的業力。他們與生活的真理背道而馳,而是為了實現而生活,而是為了追求與囤積而生活。請注意!不停地渴求和追逐,在心理生活上就是一種匱乏。他注定生活在貧窮之中。
 
這裡並非意味著不該發展事業,一展自己的長才,而是要注意,任何事業都要建立在服務與布施之上。人只要違背這項真理,他就注定在精神生活上有了殘廢,即令是再富有,也只不過是貧窮的富人罷了。
 
人生貴在實現,只有實現者才能發揮自己的潛能,珍惜自己的生活,欣賞生活的點點滴滴。只要你不與生活的實現疏離,不把實現變為貪婪與佔有,那麼生活就變得幸福起來。
 
三、參透人生一齣戲
從佛教的觀點來看,人生有如披上業力的外衣,在演一齣戲。你得意的時候,也只不過在戲台上得意而已,當你放下戲袍,你還是你自己,所以禪家常說「畢竟是你自己」,你千萬不要被戲中的得意沖昏了頭,這會使自己迷失。當然,在你失敗的時候,也用不著過於沮喪看不開,你要想想那些演苦旦的人,一上了戲就表演得悽苦無此,但一下了戲還是喜樂自在。當你看出這一點時,你就知道老和尚要人參悟「人生如戲」的本義。
 
我認為人生如戲還有更積極的意義,那就是要把人生這齣戲演好,接納並愛惜自己的角色,在學校做一個好學生,在家裡做一個好子女,在社會上要當一個好國民,將來在子女面前要當一個慈愛的父母,無論扮演什麼角色,都要把它做好。
 
人生本來就免不了受苦,你要在這齣戲中,知道含辛茹苦就是活下去前本質。你要知道,在這齣戲裡,只有最好的演員才能演好苦旦,只有大明星才演得起苦難的英雄和丑角。所以,佛家講究苦行,注重逆來順受和精進不懈的精神。
 
當你遭遇到苦難的時候,你要提醒自己,這正是精進的時候。當你落寞沮喪的時候,你更要有所覺照,這是培育精進心智的時候。人只有能接受種種困苦才能磨練出光明的心智,實現圓滿的人生;也唯有懂得含辛茹苦,才能看到生命的意義,因為更多的磨練,使他的精神更為剛健,能不被虛幻和物慾所牽,而成就如如不動的法體。這就是圓滿與醒覺,一條證入菩提的坦途。
 
開拓光明的人生
各位!如果你想有個光明精進的人生,過著豐足自在的生活,就需要皈依三寶。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就是皈依三寶。皈依三寶不但在正信的佛教上,得到虔誠信仰的宗教情操,更能滿足超感性的人性需求。在皈依之後,自己便有了崇高的價值理念,看出生命的意義,也給自己的人生帶來活力和希望。它給你一種安和寧靜的歸宿感,也讓自己接觸到宇宙間「存在」的法體。那高級的精神世界,正是我們努力嚮往的希望。那是一個佛的精神法界。
 
皈依給予自己一個期許,給自己立下一個承繼佛陀薪傳的開端,它使我們從許多心理障礙中解脫出來,徹底獲得自由;一種能自我控制,並發揮創造力的智慧,讓我們在這塵世中活得有朝氣,有一番好的作為,而不虛度此生;同時,為自己的圓滿人生,締造成佛的資糧。現在讓我們來了解三皈依的涵義。
 
一、在皈依佛中自我醒覺
人生最根本的問題是如何面對自己,如何看待自己。如果成天拿自己跟別人比較,要在別人面前炫耀,甚至期望著別人的讚美,那就注定要迷失了。一個向外追求的人,必然把自己的本質和對別人的情分,當做達成私慾的手段,他否定了自己,也踐踏了別人。
 
皈依佛表示皈依了自性佛。對法界而言,我們皈依佛的慈暉,得到佛的加持;對自己而言,是誠懇地接納自己,實現自己。一個不能接納自己的人,會覺得空虛,經常隨著外界的變動而隨波逐流,他們是無根的,是漂泊的,隨時隨地都可能被慾望引誘入彀,成為物慾的奴隸。各位想想,奴隸怎麼會有自由與快樂呢?
 
自我醒覺表示自己能做自己的主人,他的感情和理智不會因為心理生活上的疏離而分了家,在思想和情感上是一致的,所以他們的心中沒有矛盾,也沒有困擾。他們不以挑剔的眼光去看生活,所以生活的愉悅是一切現成的,他們不以不滿之心去嫉恨別人,因為自己的生活已使他滿足。他們珍惜的是自己手上有的東西,發揮它、享用它,所以能腳踏實地地成長,在事業上如此,在情感上如此,在生活上更是如此。
 
就心理層面上,醒覺意味著一種心智成長與協調。這在佛經上稱為圓滿。心理學和研究告訴我們,人的大腦分為左半球和右半球,左半球職司分別、系統、邏輯、語文、計量等;右腦職司直覺、創意、美感、調和等。現代人的生活,整天浸淫於數量、財富、競爭和比較之中,左腦用得太多了,所以精神生活變得緊張,生活的視野變得狹隘,而屬於生活的直觀與創意,則漸漸衰退,這是現代人精神生活的危機。
 
佛教告訴我們,「皈依佛,兩足尊」。我們唯有能自我醒覺,才能讓左腦和右腦得到平衡和協調,也唯有皈依佛,才能使自己的生活智慧得到開展。
 
科學與工技不斷的發展,能為我們帶來許多物質上的方便和滿足,但是人類是否有能力去善用自己的科技成就,那就要看是否能自我醒覺了。
 
二、在皈依法中實踐倫理
佛教指出,要想開拓光明的人生,就必須奉行「實踐倫理」。倫理不是拿來討論的,是要身體力行的,倫理也不是刻板的教條,而是一種智慧的判斷和指引。佛教的倫理是智慧的,是實踐的,它的目的在於精神生活的圓滿,並及世間生活的福報。
 
佛法的倫理包括兩個部分,其一是規範,包括生活的戒律以及種種行願,如普賢行願的十大願、八正道等。其二是佛法的實踐理性,講「蕩相遣執」 ,從「破相」中解脫種種成見、偏見、刻板印象和知識,而用智慧去作判斷。同時,要更進一步把自己的慾望「轉識成智」,化為實踐倫理的願力。
 
就心理生活層面而言,沒有倫理就不可能有所承擔,沒有倫理就失去自我控制的能力,生活就會亂了章法。佛法的倫理是要從破除自大自傲的「我相」和彼此對立的「人相」,破除執著於安逸的「壽者相」和滋生虛幻煩惱的「眾生相」。 也就是說,人類唯有懂得「空」的倫理,才有真正的智慧去省思、去創造,去活出至真至善至美的人生。
 
佛教告訴我們,成見障礙了我們的真知灼見,障礙了彼此之間會心的通話。上述四種相都是障礙,人只有清楚障礙,才可能有清楚的見地和醒覺。
 
人類的精神生活,最容易被五種毒素所侵染破壞。這五種毒素是貪、嗔、癡、慢、疑。佛教的倫理是要做到:
§化貪婪為恬淡
§化嗔怒為寬容
§化愚癡為醒覺
§化傲慢為謙卑
§化疑心為信心
 
佛法的倫理即是菩提行,它是人類所發展出來最完美的人文倫理,透過它的陶冶,我們才有健全的精神和圓滿的人生;經過它的歷練,我們才發展出「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襟懷。
 
三、在皈依僧中看到人性的尊嚴
 
皈依僧是指「皈依淨」的意思,是要淨化自己的心理,展現自性淨土。我們皈依佛門,以僧人為導師,去除心中的種種煩惱、憂傷和牽掛。人類精神生活所以發生困擾,是因為有了障礙的緣故。精神生活的障礙,大別可分為三種,那就是缺乏倫理觀念所導致的「業障」,也就是說,當人做了不正當的行為,或者不能為自己的行為負起道德責任時,就會帶來嚴重的業障。特別是不能負起責任,最容易造成空虛和落寞,而許多錯誤都在百般無聊時鑄成的。
 
第二種障礙是「煩惱障」,是人有了種種虛妄的念頭,這通常是由貪、嗔、癡、慢、疑五毒所誘發出來的。此外,當一個人不能接納自己,而時時想要逃避自己,一味要追求做一個別人眼中的強者,也會導致強烈的不安,衍生心理防衛的機制,這都是嚴重的煩惱。
 
其三是「所知障」,這是對知識、意見和價值的執著,所產生的煩惱。舉凡成見、偏見和刻板觀念,都是從思想的障礙中產生的。這些障礙除了破壞了醒覺力、創造力之外,更影響人際關係,造成生活適應上的困難。佛教的教義在於徹底淨化身心。所以經上說:「但淨本心,使六識(眼、耳、鼻、舌、身、意)出六門,於六塵(色、聲、香、味、觸、法)中無染無雜,來去自由,通用無滯,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脫。」
 
淨化自己的情緒就能發展出好性情,淨化自己的慾念就能知足常樂,淨化自己的思想就能通權達變,淨化自己的目標就能集中力量,使事業有成。
 
淨能使自己從許多干擾和障礙中解脫出來,淨使我們放下不必要的面具,而以清新的態度面對自己的生活,這就能夠從許多束縛和「眾煩惱」中解脫出來,所以叫眾中尊。另一方面,正因為自己能解脫種種煩惱,才顯現了人性的尊嚴。
 
圓滿人生的實踐
佛教揭示圓滿人生,也提出實踐的法門「三學」。戒、定、慧三學是每一位佛教徒所要努力實踐的法門。我們在戒學中,培養生活的好習慣,存育堅強的身心;在定學中淨化心靈,培養自己的肯定性和平靜的心志;在慧學中實現自我,過實現的生活。
 
一、以生活格律培養自我控制
 
人的生活必須有規範可循,如果沒有規範就會紊亂,就會失去控制,起摩擦,釀災難。一場車禍的發生往往由於駕駛人不守交通規則,或者缺乏正確的駕駛及保養習慣所致。一般生活的起居,乃至事業上的各類工作,如果缺乏好的生活習慣和工作習慣;都會導致失敗。
 
事業的成敗,先要確定目標,再分析達成目標所需要的能力,然後把這些能力,培養起來,變成生活和工作的習慣,這是成功的原因。時下,有許多青年朋友,只知道有目標,卻不知道培養能力,養成應有的工作習慣和生活習慣,往往造成眼高手低,最後一事無成。殊不知,戒律是一種行為的指引,是能力的表徵,沒有戒律就注定要失控,要失敗。所以佛陀在圓寂之前,特別交代他的弟子,要「以戒為師」。
 
在精神生活上,佛教徒必須遵守最根本的五戒。那就是戒殺、戒盜、戒淫、戒酒、戒妄語。這五個基本格律是:
§戒殺為了培養慈悲之心,好服務社會,布施有情眾生。
§戒盜是為了要培養恬淡、清淨知足,好孕育真正的智慧。
§戒淫是為了避免淫亂,培養單純之心,使自己精進有活力。
§戒酒是為了防範錯亂,能清楚地思考,才有醒覺的心智。
§戒妄語是為了面對真理,實事求是,這是科學的精神。
 
戒律是一種生活的法則,它與智慧密不可分,所以也是一種實踐智慧,它具有判斷和調適,有開闊、有方便,所以嚴格地說,戒律是智慧的表現。
 
佛教所以把戒律視為一種智慧是顯而易見的。在工作上,任何一項事務都應該有一定的流程,無論是行政或會計,乃至生產線上,都有一定的程序。如果把程序弄亂,必然造成錯誤,人生又何嘗不是呢?所以不好的生活習慣一定要改正,不適當的工作習慣一定要戒除,更重要的是要為自已建立好的生活格律和正確的法則。
 
我們有一個民主開放的社會,如果沒有法律就要紊亂,社會就會解體,守法也就成為佛教徒終身不渝的戒律之一。
 
守戒律和自我控制是不可分的,有戒律才能自我控制,才不致被物慾所迷,被境界所率。因此,做為一個現代人,必須嚴守戒律。
 
守戒是有方法的,其一是內在的控制,要建立堅定的信仰,要清楚戒律的價值,而心生堅持的意志。其次是外在的控制,遠離不當的場所,改變生活的環境,減少種種擾亂戒律的可能誘惑。
 
戒律就心理學而言,是維持一個人自我成長,促進事業發展的力量。特別是青年朋友,戒律就像新枝的樹苗,如果沒有木樁,是經不起風吹雨打的。
 
二、在禪定中培養肯定性
什麼叫「定」?各位,請不要誤將禪定當做打坐,打坐固然是訓練禪定的一個法門,每天抽出時間打坐,淨化自己是必要的,這對於適應繁忙的現代生活,當然很有幫助。但是,更重要的是要維持心中的禪定,不論外界怎麼變化,我們都能維持一個相當的心理平衡和冷靜。這樣你的情感、情緒、思想也就穩定清晰,那就是「禪定」。
 
禪定能使自己表現出好的肯定性。所謂肯定性就是能誠實地識出一個是或不是,沒有虛偽,這種真誠的態度,一方面表現了內心的安定,一方面表現了婉轉表達意見的和諧。有些人不敢表達自己的意見,有些人羞於接受別人的讚美和批評,這都是缺乏肯定性的緣故。
 
一個人過於堅持己見,而以批評或攻訐的態度對待朋友,在心理學上稱為侵略性。侵略性的背後隱藏著不安和焦慮,隱藏著敵意和對立,所以那是一種錯亂。這與不敢表達意見和屈意奉承,同樣失去內在的安定力量。禪定,就是要建立一個人的肯定性,讓自己在做人處事上,發揮真正的智慧,維護心理健康,成就幸福愉悅的人生。
 
禪定下所發生的心智活動,是清醒的,是有覺照力的,透過禪心,使我們能聆聽一切有情與無情為我們說法,從中看出真實的現象,作正確的判斷,並體驗種種情趣。
 
禪定並不是枯坐或百事不思;唐朝慧能大師的弟子,有一天念一首偈子說:「臥輪有伎倆,能斷百思想,對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長。」慧能聽了即刻告訴他,這樣修行是錯誤的,他說:「慧能無伎倆,不斷有思想,對境心數起,菩提恁麼長。」可見佛教所說的定,是一種心智的清醒與穩定,只有透過這樣的定,才能肯定生命,肯定生活,肯定真理。
 
肯定性好的人,能贏得別人的信賴;此較有機會實現自己的潛能;他們不容易被誘惑所迷,時時能有個清醒的生活。這是現代生活所必備的條件。
 
三、以智慧去過實現的生活
在佛教的經典裡,無時無刻不告誡弟子「慧即定之用」,有了定和淨的能力,就能孕育出光明的智慧。透過定的洗滌,一個人能看清自己,依照自己的根性因緣,好好去拓展自己的人生,那就叫做實現的生活。實現的法門,如果套用華嚴宗哲學所謂的四法界加以延伸,可以分為:
§理無礙;學習通情達理,培養清醒的心智。
§事無礙;有豐富的知識,具備處事的能力。
§理事無礙;融合通情達理和廣博知識,成為實踐性智慧。
§事事無礙;過成功的生活。
 
美國蓋洛普測驗,於一九八六年對一千五百位成功的美國人作調查,發現他們獲得成功人生的特質,最主要的有五點,即明白事理、廣博知識、多方面能力、幹練的工作和堅定的毅力。這次調查和上述華嚴宗哲學所揭櫫的四個範疇,有許多相似處。
 
佛教所重視的生活智慧建立在「悟」上,也就是說智慧必須用在生活,解決生活上所遭遇的問題。當然,也包括對生命究竟義的領悟和最後精神生活的圓滿出路。

 

結論——實現與解脫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業力,這是你之所以為你的原因。因此,無論順逆苦樂,都要接納,都要承擔。佛的教誡是每一個人都要依自己的業力轉識成智,把它化為成功的人生。當我們把業力轉化為成功的福德時,就要以慈悲心,把自己的收穫跟別人分享,這就是布施。相對的,當我們的業力經過實現而淨化時,我們便從業力解脫出來,而獲得喜悅,這正是實現與布施能帶來悅樂的原因。
 
禪宗指出「萬古長空,一朝風月」,一朝風月就是轉識成智的福報﹒萬古長空揭示了布施喜捨的大悲精神,空代表如來禪,它是解脫之道;有代表祖師禪,它給我們有生之年一個圓滿的實現。空是修慧之機,有心納福之門。佛教的人生觀,就建立在真空妙有之上,一方面實現世間的生活,一方面成就精神法界,證菩薩大乘果位。所以說,佛教是世出世間法圓融不二的。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