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化雨
談修學佛法(下)



 

《 研戒看制戒因緣》
 
佛在世時,有二千五百名弟子跟隨佛陀修學,大眾和合,依律共住。那麼,戒律是怎樣訂出來的呢?
 
原來當初佛弟子們在修學或踐行中,遇到問題就向比丘反應,比丘們再向佛陀稟白,佛陀因此制定了戒與律。但制後也會隨時地,等因緣變動又再開緣,開了之後又制。其中犯有過失,要如法懺除;有糾紛也要如法除滅,這是捨罪的部份;還有隨順作持的部份,諸如受戒、安居、誦戒、羯磨等,這些都得從制戒因緣中去觀察,才能掌握到佛陀制戒的真正精神,確立持戒的可能。我舉個律藏中的例子來說:
 
佛陀有個弟子名叫迦留陀夷,這位長者長得又高又壯,他最大的特徵是有一身黝黑的皮膚。有天黑夜,他覺得肚子餓,就到聚落中托缽乞食,他選定了一個人家後敲門,來應門的是個大腹便便的婦人。這婦人應門一開,不禁大叫失聲:「鬼來了!」接著一個踉蹌,身體便向後倒了下去,因為驚嚇過度不幸流產。原來當時天色已暗了,剛好又有個閃電照在迦留陀夷黝黑的皮膚上,形成詭異的顏色,被那婦人認成是鬼,於是就嚇壞了。居士們將這情形反應給比丘,比丘又告訴佛陀,佛陀因此制定:比丘不得在夜晚托缽。
 
又,當時有些比丘仰慕佛陀的智慧、德行,爭相效法佛陀日中一食。有一天,佛陀發現了一位年輕比丘,已瘦得不成人形,於是把他叫到跟前來問他:「你怎麼瘦成這個樣子?」
 
他說:「佛陀!我就是日中一食啊!」
 
佛陀說:「你太年輕了,不能只吃一餐。不過,縱使一天只吃一餐,也不致於瘦成這個樣子啊!」
 
他說:「佛陀!我已經好久沒有吃飽了,連中午的那一餐也沒有吃飽。」
 
佛陀訝異地問:「為什麼你不吃飽呢?」
 
他說:「戒律裡規定,年少的比丘見到長老比丘就要站起來,在我每次吃飯時,若有長老比丘經過,我就站起來。可是,又規定不得離座後再坐下來吃,所以我一直沒有吃飽。」佛陀聽了他的話後,就重新制定:在剃頭、吃飯、誦經、靜坐時,若長老比丘經過,年少比丘可以不必站起來。像這樣,了解了這些因緣,才能掌握持到戒的真義。
 
<< 研論重不違性相
 
「論」是當初佛陀與弟子論議內容的結集。與經、律比較不同的是,它不從次第,也不依因緣,而在「性相所顯」。佛陀的說法,是針對眾生的根機、因緣、心境以及所發生的問題說的。因此,其內容也隨之各異,重點在應機,而不在究竟,所以這些法不一定盡性盡理。所謂「盡性盡理」就是了義、究竟的意思。
 
印順導師曾說:「研論就是要從佛陀應機的不同散說中,總集而加以研求,探求性相、法義,也就是說探求事理的實義,使成為有理有則」,這是抉擇佛說的了義與不了義,也作是思修的觀境。
 
身心找到安頓
 
修學佛法很重要是修學智慧,從三無漏學到三藏的研求,其過程要掌握根本的精神,不外「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內正思惟,法次法向」。從聽聞正法下手建立正知見,進一步修持。我個人的經驗認為,修持最受用的法門是存念三寶,尤其念佛可以修定,思惟佛陀的功德可以
長慧,而從思惟經論的義理中,則可以自己的身心去驗證。
 
如何驗證自己在修持上的得力與否呢?這可從個人的煩惱是否愈來愈少,心靈的感覺是否愈來愈輕安得知。古德說:解脫是不憂不悔、不疑不惑。我們離解脫雖然還有一段距離,但對智慧和慈悲的培養,則要充滿信心,無有間斷。我再來舉個例子。
 
從前有個牧羊人,他天天上山去牧羊,在那山上有座破舊的小廟,當他每天把羊群安頓在草坪上吃草後,就會進廟裡去。在那小廟殿堂的牆壁上,畫了許多佛菩薩像、天龍八部像,他看了非常歡喜。尤其有一尊佛像,他一見到就覺得特別有緣,因此,每當吃飯時,他總是不忘和牆上的「老朋友」一塊兒享用。就這樣一年年過去,始終只有那位「老朋友」與他為伴。當他臨終時,以往遇見狼吃羊群,他與狼拼鬥的情景,一幕幕浮現了出來,狼不斷張牙舞爪地撲向他,他內心充滿了恐懼,就在此時,突然他的「老朋友」來到身旁,使他不再害怕,最後安詳地離開人間。
 
修持就是要找到能使自己身心安頓的東西,那不是世間任何權力、名位、財富可以取代的,也不是別人可以給你的,必須自己去建立,因此,無論研經或持戒,大家一定要做定課。願我們互相共勉,透過行解相應,三學相資,在內心世界中塑造一尊能使你我得到定慧的佛。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