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
成就清淨國土的根本:菩薩戒



 

心淨則國土淨
 
維摩詰經中有段記載:
佛陀曾帶領著八千位比丘,遊化到毘耶離城附近的菴樹園。一天清晨,朝陽剛爬上東邊的山頭,城裡的寶積菩薩便歡喜地來到菴羅樹園,頂禮、供養佛陀,並請問:「敬愛的佛陀啊!菩薩修學什麼法門來踐行菩薩道,才能建立起他們的淨土呢?」
 
看著他懇切的神情,佛陀露出慈藹的微笑:「善男子!淨土其實就在眾生的國土上啊!你見過可以不建在大地上的屋舍嗎?菩薩都是從眾生所在的國土中,發起願意離惡修善的大菩提心,身體力行慈悲喜捨、四攝、六度等種種法門,利益、化導眾生,在胼手胝足中才共同建立起淨土!這些圓成菩薩道的法門,都會讓人們的心地、行為趨向於柔善、安定,清淨的功德慢慢就能長養出來!因此,如果有人期望建立清淨的國土,應當先設法拔除自心中貪、瞋、痴的雜草,心淨國土自然也就清淨了!」
 
「可是,佛陀!」在一旁傾聽的舍利弗,感到疑惑:「您未成佛時,修學那些法門,不也曾遭受外界的磨難,難道那也是您心不清淨所引發的嗎?我想,應該是這個世界本來就充滿了罪惡和苦迫,不是菩薩的心不夠清淨吧!」
 
佛陀回答:「舍利弗!盲人見不到日月的光輝,你認為是日月沒有發出光明嗎?還是盲人看不見的呢?」
 
「當然是盲人看不見的啊!」
 
「是啊!是啊!人們也是因為內心裡,充滿了貪、瞋、痴等根深蒂固的煩惱習氣,所以常不自覺地陷於欲望熾盛、暴戾囂攘的世界裡,痛苦不堪,他怎麼還能見到世界的清淨祥和呢?」
 
「舍利弗!如果人們能遠離心裡的煩惱,一方面過著自律的生活,一方面善於關懷、利益周遭的群生,他的心很快就能澄靜,自然也能感召人們,加入這自利利他的修學行列,莊嚴的淨土很快就能實現了!」‥‥
 
淨土是由實踐菩薩道所成就的,因此,我們希望在生活周遭創建淨土,必須先學習菩薩的悲願,從尊重己靈、關懷自他生命開始,發起離惡修善的廣大菩提心。而落實菩提心的法門雖有很多,其中以受持「菩薩戒」為最方便、具體的入手處。華嚴經上說:「戒為無上菩提本」,經典中也記載著:三世諸佛都是由受持「菩薩戒」而圓滿成佛的。所以「菩薩戒」是從始至終,引導我們實踐菩薩道、圓滿菩提心的最珍貴法寶!
 
千佛大戒——菩薩戒
 
那麼,什麼是「菩薩戒」呢?
 
「菩薩」是悲憫眾生苦迫,發願要引導眾生出離的人。「戒」的梵語是「尸羅」,含有「止惡行善」和清涼的含意,是指以佛陀所制定的戒法,做為思想、行為的準則,可以使人遠離罪惡、苦惱,身心得到清涼。「菩薩戒」也稱作「菩薩律儀」或「菩薩學處」,梵網經則以三世諸佛,皆因受持菩薩戒,而成就佛果,故稱它是「千佛大戒」。
 
戒、定、慧三學的基礎在於持戒,人們常因聽到戒律,聯想到刻板、拘謹的教條,就感到畏懼、排斥。其實,持戒強調經由戒文明確的指導,將它的精神靈活運用於生活中人事上,尤其菩薩戒講求的是「心戒」,是思想的指導,更具有活潑的精神。
 
<< 通戒與別戒
 
在佛教的經典中,戒律有著非常豐富的內容。大體說來,佛陀所制的戒律,可以分為「通戒」和「別戒」兩種,其中所謂「通戒」有三種:
 
一、攝律儀戒:即「諸惡莫作」,是所謂「持一切淨戒,無一淨戒不持」。「惡」指的是違反菩提心、慈悲心,會惱害其他眾生的事。攝律儀戒是所有戒律中,最基本而具體的行持,可以顯發人們的斷(惡之)德,令心易於安住,發起禪定。
 
二、攝善法戒:即「眾善奉行」,是所謂「修一切善法,無一善法不修」。「善」是能幫助眾生遠離苦惱,成就善事的作為,瓔珞經云:「攝善法戒,所謂八萬四千法門」,足見縱使是在舉手投足間,所成就的只是一毫之善,都是攝善法戒所包含的內容。利濟眾生是慈
悲心的流露,真正的慈悲必須透過智慧抉擇,才不致成為盲目的愛心,因而攝善法戒成就的是智(慧之)德。
 
三、饒益有情戒:即「度一切眾生,無一眾生不度」,指「以己度他」的心,深刻體解眾生內心深處的需求,因勢利導。瓔珞經中說:「慈悲喜捨,化及一切眾生,皆得安樂」,所成就的是眾生的恩德。
 
「別戒」的「別」就是分別,指依眾生的根基不同,和其所受戒法的差別,將佛弟子分為在家的優婆塞、優婆夷;出家的沙彌、沙彌尼、式叉摩那、比丘、比丘尼等,共有七眾。「別戒」講的就是「七眾戒」,也稱作「聲聞戒」。
 
七眾戒中,在家二眾所受的戒法有五戒、八關齋戒;出家五眾則分別受持沙彌(尼)戒、式叉摩那戒、比丘(尼)戒等,戒法雖有差別,但其精神重點都在「攝律儀戒」的範圍。「菩薩戒」屬於「通戒」,內容包含了「攝律儀戒」、「攝善法戒」和「饒益有情戒」等,尤其特別重視「攝善法戒」和「饒益有情戒」,強調「作持」,也就是不止要遠離惡心惡行,獨善其身,還需積極從事諸善行,饒益一切。就這樣,在成就自他的斷德、智德、恩德中,將淨土建立起來。「菩薩戒」的攝善修德,是全心全意為人群、為眾生服務的,雖不免也要成就自己,而其動機始終建立於利他上面。從這一點來說,「菩薩戒」涵蓋了聲聞戒,而又超勝於聲聞戒!
 
由於攝善法戒和饒益有情戒,都是緣一切眾生受持的,經典上說:「以虛空無盡故,眾生無盡」,因此,有人說「菩薩戒」的每一戒都是「無盡戒」,都能令人獲得無盡的功德。而在漸進的修學過程中,如果還尚無法圓滿受持攝善法戒和饒益有情戒,不如法的過失也只是
對著當事的眾生而生,並非無邊的眾生,所以仍有很大的功德,這給了怯弱不前的眾生,無限的鼓勵和信心!
 
翻閱律藏,其中收存的菩蘭陽三戒本或戒經,計有六種之多,戒文的繁簡與受戒的對象各有不同。近年台灣各道場傳授菩薩戒,在家居士以受持「在家菩薩戒本」為主,此戒本是從北涼曇無讖三藏所譯的「優婆塞戒經」(大正藏第廿四冊)中節錄出來的,共有六重二十八輕戒,是一種殊勝難得的大乘戒法。
 
<< 重戒與輕戒
 
菩薩戒中,有所謂的「重戒」與「輕戒」,其最大的分別在於「根本」與「種類」的不同。「重戒」就是「根本戒」或「性戒」,不論受不受戒,只要造作便是一種罪惡,如:殺、盜等。從每一根本戒中所別列出來的同類小戒,即是「種類戒」,因種類戒是為防微杜漸,防犯根本戒,所以也稱為「遮戒」。如此可知,輕戒是重戒的分支,重戒是輕戒的根本。
 
根據纓珞經上說,犯重戒沒有懺悔除罪的方法,所以稱為「不可悔戒」;又犯重戒罪如人斷頭,不能再以佛法之藥來醫治,所以也稱為「斷頭罪」。犯輕戒則是較重罪為輕的罪業之垢,所以梵網經稱它為「輕垢罪」;又犯輕戒者,因妄念的造作,違反了修持者當初受戒的意願,所以又稱「失意罪」。
 
粗略地說,菩薩戒的重戒以攝律儀戒為主,輕戒的內容就是攝善法戒和饒益有情戒。但若詳細推究,則不論輕重戒,每一戒都含攝三聚淨戒。
 
<< 六重戒
 
為了讓受持菩薩戒的功德,能在我們的身心發揮出堅實的力量,成為攝持淨土的資糧,受戒前後明瞭戒法的內容,是非常必要的。以下就以「在家菩薩戒本」為主,先就六重戒概略說明其內容:
 
一、殺戒:菩薩應以慈愛一切眾生為原則,殺生有違菩薩利生的基本精神,所以制為菩薩第一重戒。若從佛教因緣法的立場來說,因有可度的眾生,才能成就菩薩度生的大願,所以菩薩應時時對眾生存報恩心,怎麼可以為了貪得一時的肉食美味、販賣得利,或惱羞怒恨,或為祭祀鬼神,而打殺眾生呢?不但不殺生,更要積極地護生,不僅要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從事有益於人的事,還要學習以尊重、愛護、體恤的心,去善待每一個生命。而大自然是萬物賴以為生的依報環境,珍惜一張紙可以減少砍樹,垃圾分類可以降低污染,我們以愛物、惜物的心,付諸行動,減少對生態的扼殺,也是積極的護生。
 
二、盜戒:是指未經允許,不可任意取用他人財物,更不可以用不法的方式,去偷、騙、恐嚇乃至搶劫。盜戒是六重戒中,最不容易受持清淨的戒法,卻也是處於物欲橫流社會中的人們,最迫切需要持守的。
 
大智度論云:「一切諸眾生,衣食以自活,若劫若奪取,即為劫奪命。」衣食財物是資生必備之物,奪取他人財物,即等於間接侵犯剝奪他人的生命,對他人的惱害極深極重,今世後世需受的苦果也極大,不可不慎!縱使現實的事業所需,必須招會入股等,也需合法、合理,依法納稅,才能持行久遠,不可心存欺誑。菩薩行者,攝化眾生是本務,最好的法門便是布施,如果不施反盜,如何令眾生喜歡親近?又如何能有「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淨土呢?
 
三、大妄語戒:妄語是所說的話與事實不符。大妄語是指對於修學佛法的境界,未證說證,未得說得,或說自己有神通,或教別人說,其用心不外希求名聞,貪得利養。佛教是以引導人篤實踐行佛法,改善生活為主,隨著用功程度的不同,各種境界本是必然的歷程,不值得宣揚,也不是學佛的最終目的。以大妄語欺誑眾生無異於誤導,獲罪無量。借鬼神乩童等把戲欺騙人,也是菩薩應當戒絕的!
 
在世間的生活中,正義固是人與人建立互信的重要因素,真誠更是人類共生共存的基礎,真誠也是菩薩攝化眾生,攝取淨土的關鍵所在。因此,菩薩應有不隨意稱揚自己美德,以博取名利的涵養。
 
四、邪淫戒:夫婦關係是在家居士組成家庭的基礎,假使夫婦任何一方有脫軌的行為,都將有損於夫婦的信任、家庭的和諧,成為社會問題的根源,因此佛為在家菩薩制邪淫戒。
 
又欲為生死的根本,少欲可以幫助人們走上清淨道路,因此,非時(白天、六齋日、十齋日、三長齋月)、非處(房外、清淨伽籃)行淫,也是在家菩薩應當戒止的。淫欲有如無形的瑣鍊,繫縛眾生無法走向清淨道路,所以,在家行菩薩道者,應學以淨法與人,成為社會的一股清流,減少色情小說、電影等發人邪念、邪行的氾濫。
 
五、說四眾過戒:四眾指的是在家男女居士和出家男女二眾。俗語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菩薩更應有寬容的心,知他人犯有過錯,本著慈悲心,運用善巧方便,從旁勸說,令其經改過或懺悔,得以不斷向上向善。如此,不但可以增長他人向善的信心,放心地發揮其貢獻社會的熱忱,也可帶動社會在寧馨中走向光明,減除不必要的紛諍、傷害。
 
六、酤酒戒:酤是買賣的意思,在家菩薩自飲酒是輕戒,賣酒即成重戒。酒是世人喜好,但就其可令人昏迷,失去理智,甚至酒毒過深令人痴狂等禍害,經上說是無明藥。行菩薩道者,希望發人智慧,使人身心健康走向菩提道,因此販酒制為重戒。處在現代,酤酒戒指凡是一切足以使人迷亂的,例如安非他命、麻醉毒品等,菩薩不但自己不用,亦不可贈人或助他人販賣。放眼今日社會,嗎啡、安非他命等,已成社會禍害來源,嚴重戕害人的身心健康,佛制酤酒戒,實是從深重的悲心中流露出來的智慧。
 
雖然六重戒重點在於惡法的戒除,我們從上述說明中,還是不難體會它其實也是善法的具體呈現,是使得當前社會澄靜的最佳助緣。
 
<< 二十八輕戒
 
接著說明的是二十八輕戒:
 
一、不供養父母師長戒:指做為一個在家菩薩,要供養自己的父母師長。父母生育我們的色身,師長教授我們知識、佛法,長養我們的法身,恩德無以倫比,因此實踐佛法,皆以孝養父母、師長為先。
 
二、耽樂飲酒戒:此戒制意是為要使人有清明的身心,長養一切善法,故不僅是酒,乃至一切易使人喪失心智的食品都在遮止之列,不可耽著飲酒。(參見酤酒戒)
 
三、不瞻病苦戒:梵網經中說:「八福田中,看病福田第一福田」,因為人在病中最需要的是別人的慰藉,而受持菩薩戒者見人有病,絕不可存有幸災樂禍的惡念,要視眾生的痛苦就如自己的痛苦一般,應以歡喜心、清淨心去探視、安慰,才是菩薩的心行。
 
四、見乞不與戒:福報從布施中來,古人說「既以與人,己愈多」就是這個道理,因此見他人有所需時,只要是合情合理,都應學習布施。
 
五、見四眾尊長不承禮拜戒:是指受菩薩戒後,見到比丘、比丘尼,或比我們先學佛的長者優婆塞(夷),都應迎接或問訊,旨在培養謙恭之德,因為高慢的人非但無福,善知識也將遠離。
 
六、見四眾毀戒心生憍慢戒:四眾指的是出家與在家二眾。受持菩薩戒者見人毀犯戒律,應起悲憫心,不可反生憍慢,起「我沒受戒都比你強」,「你反不如我」的心,戒律是用來策勵自己,使身心清淨的,若以之批評別人,則失去了持戒的精神。
 
七、不持六齋戒:指六齋日要學習受持八關齋戒,亦即不殺生、不偷盜、不淫、不妄語、不飲酒、不著香花蔓香油塗身、不歌舞倡伎故往觀聽、不坐臥高廣大床及不非時食,令身心清淨遠離煩惱。
 
八、不往聽法戒:修學佛法首先要從法師聞法,以了解經中的義理,進而修持。殷勤求法是菩薩實踐「法門無量誓願學」的基礎。
 
九、受僧用物戒:寺院中的物品皆是由十方信施所供養,皆是三寶物,因此不可隨意接受贈與或自行拿回家使用。
 
十、飲蟲水戒:指以濾水囊將水濾過,方可飲用,持此戒要掌握的是護生的精神。
 
十一、險難獨行戒:此戒的目的是要我們不可以隨意冒險,導致喪失寶貴的生命。佛經中說:「人身難得」,我們善加珍惜,好好地修持佛法,不讓此生空度或輕易喪生,也是最好的持戒。
 
十二、獨宿尼寺戒:是指優婆塞不可單獨在比丘尼寺過夜,而優婆夷不可單獨往比丘僧院中住。受持此戒是為免除不必要的譏嫌,維護伽藍的清淨。
 
十三、為財打人戒:此戒是警誡行菩薩道的人要平等愛護眾生,縱需雇請外人工作或有奴婢、僮僕,也要以德服人,不可打罵。
 
十四、殘食施四眾戒:此戒是指有食物要施與人,須存供養心、結緣心,不可拿吃剩或污壞的食物送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也是對人的尊重。
 
十五、蓄貓狸戒:指不蓄養貓、狸、狗、鬥雞::等寵物,養寵物加以繫縛,令其失去自由,並不是菩薩所樂見的。而像貓好捕鼠噉食,豢養者則又成助殺因緣,失卻慈悲心。
 
十六、蓄養畜獸不淨施戒:此戒是指受持菩薩戒者,也不應豢養禽獸,如牛羊駝驢等,以牠們來服勞役。生活在自動化、機械化的現代社會中,這條戒雖已較易持守,但所強調的慈悲精神,卻是菩薩不能須臾或忘的。
 
十七、不蓄缽杖戒:此戒有二種含意:一是指在家菩薩若經濟許可,須供養三寶。因為過去發心出家的人,必須自備袈裟、缽、錫杖等物品,許多人因貧困無法擁有,而障礙了出家大事,因此在家菩薩若蓄即可供養、成就。另一是指可為日後自己的發心作準備,是一種向道心的象徵。而現在出家戒壇皆已準備三衣、瓦缽與戒子結緣,故此戒在實質物品的蓄積上已無必要,最主要的是菩薩要隨時提起向道心、供養心。
 
十八、作田不求淨水入陸稼處戒:此戒指農業時代,種田須引清淨水,且要用細網將河水中的魚蝦攔住,免得他們擠到田中死亡。對於現代人而言,即是必須注意工業污、廢水的處理,以免毒死河海中的生物。
 
十九、市易販賣斗秤不平戒:此戒是指從事貿易或買賣東西,都要公平、公正、守信,所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合理的錢財自可賺取,不合理或會造成他人傾家蕩產的財物,如大家樂、六合彩等就不可涉及。
 
二十、非時非處行欲戒:這是邪淫戒的延伸,在家居士雖有夫婦生活亦需節制。(參見邪淫戒)
 
廿一、商賈不輸官稅戒:指應遵照國法納稅,不可逃稅或漏稅,尤其從事商賈貿易,更不可虛報假帳。
 
廿二、犯國制戒:此戒是指受菩薩戒的人不可違犯國家所制定的法律,如殺人、搶劫等,國家法律已有制,在菩薩戒中亦有制,則是雙重犯罪。
 
廿三、得新食不先供三寶戒:此戒類似殘食戒,但不完全相同,指新買的食物要先供養三寶,尤其是供佛。不可先吃了再供佛,這是對佛的不敬重。
 
廿四、僧不聽說法輒自作戒:,弘法利生是出家人的家務事,從大乘佛教的立場來說,則是四眾弟子的責任。但居士在說法之前,須經僧團認可其知見是否正確,以使正法久住世間。
 
廿五、在五眾前行戒:此五眾指的是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等。佛門中的次序以七眾戒為依準,因此在家居士不得在出家僧伽之前而行,這是對佛戒的敬重,也是對僧寶的尊重。如果居士捧請佛像是可以例外的。
 
廿六、僧食不公分戒:此戒是指需以平等心來供養法師。梵網經中說:若以平等心供養,雖供養的是凡夫僧,也勝過供養好幾百羅漢僧。
 
廿七、養蠶戒:養蠶煮繭抽絲有傷慈憫,現代布料已多合成品,菩薩著衣用布,更不宜養蠶取絲。此戒提醒的是護生的精神。
 
廿八、行路見病捨去戒:此戒指行路中,若見病、傷患,不可不加理睬、膽視,須給予幫助,為作方便。
 
二十八輕戒乃是植塞於六重戒之上,積極勾勒出社會人群,和樂共存的生活秩序,從珍惜自己的生命到愛惜病苦,(第十一、三、二十八戒);對敬田、悲田、福田的處理(第一、四、十四、二十三、二十六戒);面對財物的警策(第十三、十九、二十一、二十二戒);而對三寶,則以對寺院財物、清淨的維護(第九、十二戒),不勤求法求戒的過失(第七、八、二、十七、二十),對先學佛者或六和僧團態度(第五、六、二十四、二十五戒);再擴大到慈心對待芸芸眾生、生態環境(第十、十五、十六、十八、二十七戒),菩薩戒具體而微地規範、指導了人類身心的淨化,人群生活的淨化,到經濟生活、物質環境淨化等,踐行菩薩道,創建淨土的過程。
 
求戒的條件
 
求受菩薩戒,因著所依戒本的差異,出家、在家身份的懸殊,必須具備條件的寬嚴程度自然差殊,而共同必須具足的條件有二:
 
一、需具備堅強的菩提心,也就是努力去惡為善的意志。有了菩提心,還需有捨己為人,忘我利他的菩薩精神。菩提心和菩薩精神是感得菩薩戒的先決因緣。
 
二、不得犯有:出佛身血、殺父、殺母、殺和尚、殺阿闍黎及轉法輪僧、殺聖人等七逆重罪,這些都會構成障礙受菩薩戒的惡業。除七逆罪外,無始劫來,我們也造作了不少惡業,為了免除戒障現前,應以殷重心,多於佛前求哀懺悔。
 
此外,依據「優婆塞戒經」,在家居士求受菩薩戒法,必需先受過三皈五戒。
 
從受戒必須具足的因緣上來說,正因受得菩薩戒非常的不容易,就愈顯示求受戒法的神聖莊嚴。而菩薩戒一經受得之後,不是「盡形壽」受持,而是「盡未來際」受持的,所以命終之後戒體不失,是一種金剛寶戒。受持菩薩戒在兩種情況下失戒:一是毀犯重戒,二是故意捨去大菩提心,菩提心是受持菩薩戒的根本動力,由此可以再度證知。而為了能護持戒體不令毀損,受持菩薩戒需半月半月說戒布薩。
 
布薩
 
「布薩」是梵語的音譯,具有清淨三業、長養功德的意思,即是經由懺悔和誦戒,對上來受持戒法是否違犯,作一反省、懺悔,以便再以清淨的三業,繼續受持長養功德。在學戒、持戒的過程中,人難免會因貪、瞋、痴等煩惱繫縛而導至犯戒,障礙德行的進修,經中常說:「有罪當懺悔,懺悔即安樂,不懺悔罪益深」,所以若能經過智慧的觀照、抉擇,真誠痛切的懺悔,付出耐心和毅力來調整自己,自然可以邁向持戒清淨的菩提大道。因此經論上說:「在家菩薩,若家內有淨室,半月應自誦,若無者,由旬內寺舍作菩薩布薩,則應往聽,都不者輕垢」。持戒與「布薩」實有著極密切的關係。
 
共創淨土
 
所謂「心淨則國土淨」,以受持菩薩戒做為自律生活的規範,遠離煩惱,積聚福德與智慧,當可為社會的清流,這是建立人間淨土的不二法門。社會是人類依存的共同體,社會上有愈多人發心受持菩薩戒,何愁我們的社會不轉混亂為清淨,成為一片充滿誠信、關懷、祥和的淨土。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