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田四季
尋味



 

一向自認對吃不甚講究,用齋時,每每盛完飯菜,在缽中攪和攪和,混成一團就往嘴裡送,咸少去搜尋食物的色、香、味。
 
今年封山禪修的第一餐,卻吃得特別有「感覺」。原來因為用齋場地不同,齋食口味當然是異於平時,在色、香之外總覺得還少了一種熟悉的味道—「鹹」。所以,用齋時不像平日那般順暢,可以一口接一口。
 
有天,看到滷麵腸,甚至還有紅燒豆包了!滿懷歡喜地多夾了一些,心想:「這下子總該夠鹹了吧!」第一口飯加豆包,沒有鹹味,改吃麵腸,味道仍然清淡!看飯菜已攪拌成一團了,我的心也糾結成一團,一直嘀咕著:「我不是要吃多豐盛,不是要吃多好,我只要一點點能下飯的『鹹』!」
 
這使我想起,在人生的路上,我們常不自覺地尋找某種熟悉、心安的感覺,在這背後其實是與一些「味道」緊密地結合著:也許是「和諧」的味道—它讓我們避免與人碰撞衝突;也許是「樂觀」的味道—它讓我們躲避生命中的不如意;也許是「謹慎」的味道—它能免除面對恐懼的壓力;也許是「知性」的味道—它可以用來填補情感的空虛;或許是「創新、成就、完美」的味道—它使我們不必接受平凡的自我;也或許是「照顧、被照顧」的味道等等。這「味道」究竟代表著什麼呢?值得好好參一參!
 
封山禪修的齋食,觸動我去省思日常生活裡的「味道」,開始學著在吃不到熟悉的味道時,也能如實了知自己正在尋味。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