湧泉之歌
歇腳



早晨,暖暖的陽光,隔著樹葉細細碎碎撒落在窗台和窗櫺的角落處,一群螞蟻正前簇後擁地抬著一節壁虎的殘骸,行走在玻璃窗開合的「康莊大道」上,長長的隊伍,越過窗軌,走向窗外草叢裡的家園。

 
傍晚,西斜的落日滑過樹梢跌落在後山樹叢裡,一條黑色的長線,中間繫著飛蟲的翅膀,往牆角處緩緩移動——那裡是另一螞蟻族的歇脚處。
 
墨綠色的窗簾布上,一隻壁虎啣著牠窺伺良久辛苦獲得的獵物,左顧右盼想尋個好地方去享受晚餐。
 
燕子呢呢喃喃地在天花板上爭著,看誰先進入那門口僅有小手般大小的窩巢。
 
牠們都有家,雖然可能只是個暫時的歇腳處——草叢中、牆角下、天花板上......,隨處都可以尋到牠們的蹤跡,但當鋤頭一來,掃把一到,或是風雨一過, 就得在哀悼同類狼籍死傷的屍體上馬不停蹄地遷徙,另築新巢,沒有人知道下一站牠們會在那裡停歇。
 
XXX
 
在關渡的河堤上,我曾看到一群愛鳥的人架著望遠鏡尋找著他們熟悉的羽翼。
 
「那是隻候鳥,台灣並沒有生長,最特別的是牠細而尖長、略微彎曲的嘴巴。」一個熱情的賞鳥者,將他的望遠鏡借給我分享,熱心地述說候鳥的故事。
 
「牠每年都會回來一次,我已經觀察牠二年了!」看著那隻候烏在白濛濛的天際翱翔,那畫面真的好美!
「牠每年都會飛回來嗎?」我問。
「嗯!除非死了,牠都會憑著記憶回到這中途站的歇腳處,然後再往南飛去。...」
 
XXX
 
如候鳥一般,游牧民族也隨著季節的迭換,携著妻女、帳蓬,趕著牛羊,翻山越嶺尋覓水草紮營。在蒙古高原、青康藏高原......,世世代代踏著相同的足跡,在叢山峻嶺間找尋歇脚的地方。
 
在西方,吉普賽人是有名的流浪民族,他們四處為家,融合了歐亞各民族的文化,形成了他們音樂裡特有的風情及色彩。在歌聲與舞蹈中,吉普賽人抒發了充塞在他們漂泊的心靈深處那股奔流的苦楚——在每一個他們曾經歇過脚的地方。
 
而平地的中國子民,幾千年來,「落葉歸根」成了他們維繫情感的重要信念,以儒家思想為主而形成的家族觀,使他們不論曾在遼闊的北國或煙雨的江南,甚至是為江海大洋所分隔的世界各角落歇息,最終的期盼還是回到幼時出生的家園。儘管屍骨早已成灰,門柱上「山水永千秋,書詩傳百世」的字跡也因朱漆掉落而斑駁模糊,但中國人在「子子孫孫永寶用」的傳統精神裡找到了最後的落脚。
 
XXX
 
當一般人為覓得一個可以歇腳的悽身之所而汲汲惶惶時,歷史上却有少數特立獨行的文人、哲學家,用獨具的心眼,灑然的態度,在宇宙間悠遊地任意停歇。
 
魏晉南北朝的劉伶以喝酒放誕聞名。有次酒後,任性大發,甘脆把衣服都脫光了,躺在地上,剛好被鄰人看見,就譏笑他不守禮儀。劉伶却說:「我以天地為棟宇、屋室為褌衣,諸君何為入我褌中?」意思是說:「天地是我的房子,房子是我的褲子,你鑽到我的褲子裡幹嘛!」一句話把鄰人譏諷回去,同時也表現了文人想掙脫形軀拘限的藩籬,以天地為歇腳的浪漫情懷。
 
在希臘化時代,有一位哲學家狄奧根尼,他常住在木桶裡(也有人說是住在一個埋葬死人用的大甕裡),如印度托鉢的苦行僧般的以乞食為生。他宜揚友愛,不僅止於人類而且是擴及一切自然界動物的友愛。
 
有一天,亞歷山大大帝因仰慕他的聲名來拜訪他:「親愛的智者,您需要什麼,我都可以給您!」
他回答說:「我只請你站開一點,因為你擋住了我的陽光。」
一般人恨不得自己能因權貴有華宅可以居住,而狄奧根尼却在小小的木桶中擁有了寬濶的天地。
 
XXX
 
世界上,有人為居無定所而苦惱;也有人歌頌流浪,嚮往候鳥的自由飛翔,但是,生命的苦樂與哀喜,難道只是身軀的漂泊或安住嗎?廣廈千萬間、茅屋三兩椽與動物隨處可鑽的巢穴,或寄望子孫回歸鄉土......,這些在瞬息萬變的因緣裡,我們要如何來做確實且永恆的掌握呢?
 
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裡曾說:「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短短二句話點出了:長則七、八十年,短者二、三十年的人生,若和永恆的時間相較,只不過如偶然的過客,匆匆來去,至於天地則只是暫借給我們歇腳的旅舍而已。
 
了然了這層生命中最難透徹的「真理」,那麼在每一個付出的當下,要計較的已不再是「我擁有什麼?」「我得到了多少報酬?」的問題,而是如何在每個因緣法的組合裡,去體嚐那「只求盡力、不求回饋」的隨緣無執和超越的自在。

 

XXX
 
所謂「一鉢千家飯,孤僧萬里遊」,做為一個出家行者,他的生活是托鉢化緣的生活,處處無家,也處處是家,隨處皆可歇脚,隨處也是起程。托著心靈的鉢,四處行腳,將佛陀的智慧法種播撒在每個眾生的心田,在眾生離苦得樂的法喜中,行者建立起他們清涼的心靈國土!
 
如果說短暫的歇腳是詮釋生命的無常與危脆,那麼,它更說明了空性的永恆,生命真正的意義與光輝就建立在落脚時全然的關懷與付出,那是唯有空性才能具有的感應,若能如此,則何處不可歇腳,何處不可重新出發?
 
您,聰明的朋友,要選擇那裡做為生命的歇腳?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