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錄自039 期
1994.09.20
編輯組
中國僧伽行持追尋真理之路
修行的開端──深刻關懷自他生命
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年輕的悉達多太子乘車出遊城門,迎面走來一個老人,他傴僂著背,手拄拐杖,拖著蹣跚的步伐,滿是皺紋的臉,因喘氣而顫動著……。
「車匿,那是誰?」
「那是一個老人。」
「什麼是老?」
「有生必有老,無論貴賤,都免不了衰老。」
悉達多聽後深自思惟:「每一個生命終究走向如此衰殘的地步,每個人都會老,我也免不了衰老。」
不久,悉達多再度出遊,見到一個腹大如鼓、面目黧黑的病人,獨自臥在惡臭的糞堆中呻吟,這一幕深深刺痛他的心,「唉!疾病如此地殘害人,每個人終有一天會染上疾病,我也不能例外。」
第三度出遊,悉達多遇到喪葬的隊伍,抬著一具屍體走向城外,眷屬哀傷哭泣,然而僵硬的屍體對這一切已不知不覺了。「每個人都會死,我的生命也不能避免死亡。」悉達多望著遠去的隊伍,陷入沉思。大社會有著四姓階級的分割,在田裡見到的又盡是弱肉強食的鏡頭:農人鞭打著牛,天空的老鷹俯衝而下啄食蚯蚓……,這些人與人、人與生物、人與自然間的缺憾,如何才能解除?而老、病、死等人類共存的種種苦痛,又要怎樣方得消弭?
在一個偶然的日子裡,悉達多再次出遊,這次他看到一個持著缽、著法服、舉止安詳的人。
「車匿,那是誰?」
「這是沙門。」
「什麼是沙門?」
「沙門是厭離人間生老病死,專心尋求無上智慧,以徹底解除生命痛苦的出家修行人。」
「太好了!」悉達多欣喜地說道:「這正是我要追尋的道路!」
在一個寂靜的夜晚,悉達多離開了皇宮,將身上的衣飾珠寶悉數送給馬伕車匿,斬斷鬚髮,披上袈裟,消失在蓊鬱的苦行林中。
在苦行林,他減少飲食、睡眠,以勞苦餓乏肉體來砥礪求道的願心,苦行愈深,身體更日益消瘦,終至極端不適。六年後,悉達多體悟到過份享樂不能達到解脫,但太過苦行也不能證悟,最好是捨棄苦樂兩邊,過著不苦不樂的中道生活。於是離開了苦行林,在尼連禪河畔接受牧羊女的乳糜供養後,到菩提伽耶一棵茂密的菩提樹下,重新調整修行方法,觀照宇宙人生的緣起。
經過四十九天,當天邊一顆流星滑落天際,真理的光芒也照亮了悉達多的內心,他覺悟了宇宙人生的真理──苦、苦生起的原因、滅苦的方法以及苦惱滅除後的清涼!覺悟後的佛陀,開始接受信徒、組織僧團,奔波於恆河兩岸,將他所體悟的真理在人間宣揚。
「車匿,那是誰?」
「那是一個老人。」
「什麼是老?」
「有生必有老,無論貴賤,都免不了衰老。」
悉達多聽後深自思惟:「每一個生命終究走向如此衰殘的地步,每個人都會老,我也免不了衰老。」
不久,悉達多再度出遊,見到一個腹大如鼓、面目黧黑的病人,獨自臥在惡臭的糞堆中呻吟,這一幕深深刺痛他的心,「唉!疾病如此地殘害人,每個人終有一天會染上疾病,我也不能例外。」
第三度出遊,悉達多遇到喪葬的隊伍,抬著一具屍體走向城外,眷屬哀傷哭泣,然而僵硬的屍體對這一切已不知不覺了。「每個人都會死,我的生命也不能避免死亡。」悉達多望著遠去的隊伍,陷入沉思。大社會有著四姓階級的分割,在田裡見到的又盡是弱肉強食的鏡頭:農人鞭打著牛,天空的老鷹俯衝而下啄食蚯蚓……,這些人與人、人與生物、人與自然間的缺憾,如何才能解除?而老、病、死等人類共存的種種苦痛,又要怎樣方得消弭?
在一個偶然的日子裡,悉達多再次出遊,這次他看到一個持著缽、著法服、舉止安詳的人。
「車匿,那是誰?」
「這是沙門。」
「什麼是沙門?」
「沙門是厭離人間生老病死,專心尋求無上智慧,以徹底解除生命痛苦的出家修行人。」
「太好了!」悉達多欣喜地說道:「這正是我要追尋的道路!」
在一個寂靜的夜晚,悉達多離開了皇宮,將身上的衣飾珠寶悉數送給馬伕車匿,斬斷鬚髮,披上袈裟,消失在蓊鬱的苦行林中。
在苦行林,他減少飲食、睡眠,以勞苦餓乏肉體來砥礪求道的願心,苦行愈深,身體更日益消瘦,終至極端不適。六年後,悉達多體悟到過份享樂不能達到解脫,但太過苦行也不能證悟,最好是捨棄苦樂兩邊,過著不苦不樂的中道生活。於是離開了苦行林,在尼連禪河畔接受牧羊女的乳糜供養後,到菩提伽耶一棵茂密的菩提樹下,重新調整修行方法,觀照宇宙人生的緣起。
經過四十九天,當天邊一顆流星滑落天際,真理的光芒也照亮了悉達多的內心,他覺悟了宇宙人生的真理──苦、苦生起的原因、滅苦的方法以及苦惱滅除後的清涼!覺悟後的佛陀,開始接受信徒、組織僧團,奔波於恆河兩岸,將他所體悟的真理在人間宣揚。
具足行願隨佛行道
二千五百年來,無數的人跟隨著佛陀踏上追尋真理之路,因緣或許各異,動機卻都是源於不僅自身求解脫,也願眾生得離苦的深刻關懷,翻開史籍、傳記,一個個中國高僧動人的修行典範躍然紙上。
[信──深切的信心]
◎令頑石點頭的道生法師
「每個眾生都有佛性,一闡提人也有佛性,只是沒有顯現而已,只要具足因緣,體悟智慧,實踐修行,自然就有成佛的可能。」在一次大眾討論佛性問題的法會中,道生法師站起來肯定地說。
「道生法師啊!泥洹經明明說一闡提人沒有佛性,你這麼說是有違佛法宗旨的,快別再說這句話了!」座中長老大驚,緊接著說!
「長老,我說的句句屬實!」道生法師說。
「他根本是邪說惑眾,我們應依戒律將他擯出僧團!」大眾中有人提議。
「對!我們要將他擯出僧團!」眾僧紛紛附和。
法師見了這番景象說:「各位!如果我所說的不合經義,願我此身得惡報;如果我說的是不違佛法的宗旨,願在臨終時,高坐於獅子座上!」說完便頭也不回地離開會場,獨自登上虎丘山幽居。
「每個眾生都有成佛的可能,這是佛陀的教誨,一闡提人當然也有佛性!可惜現今僧人著於文句,不能領會!」道生法師邊思索邊走出茅庵,他搬了一塊大石頭,作為講臺,對著眼前一片亂石說法:「佛經上說,『是時忽遇大乘涅槃風,隨順吹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一闡提具有佛性,只待被大乘風吹拂,而開顯佛性,你們說是不是?」法師大聲地問道。只見虎丘山上狂風漫漫,一顆顆的石頭竟彷彿頻頻點頭!
西元四三○年曇無讖翻譯的四十卷《大般涅槃經》傳至中國南方,證實了道生法師「一闡提皆得成佛」的見解。從此他更講經不輟。七十九歲那年,法師如往常一樣升座講經,講經結束後,眾人見他手中的麈尾紛然墜地,只見法師已在獅子座上往生了。
道生法師讀了法顯法師攜回的《泥洹經》經文:「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在法身中。無量煩惱悉除滅已,佛便明顯,除一闡提(斷善根者)」後,根據自己對經中義理的剖析,推衍出「一闡提人皆可成佛」。他提出成佛須包含三個條件:佛性當有(人人皆可成佛)、悟理成佛(如何以般若智慧了悟成佛)、應有緣論(實現修行成佛的具體功夫),此三者缺一不可。
道生法師在《大般涅槃經》還未全部譯出以前,從「佛性當有」的觀念,率先提出「一闡提皆可成佛」,肯定人人皆可努力上進,修行成佛。這份對真理的超然見地及堅定信心,留給世人深刻的省思。
「道生法師啊!泥洹經明明說一闡提人沒有佛性,你這麼說是有違佛法宗旨的,快別再說這句話了!」座中長老大驚,緊接著說!
「長老,我說的句句屬實!」道生法師說。
「他根本是邪說惑眾,我們應依戒律將他擯出僧團!」大眾中有人提議。
「對!我們要將他擯出僧團!」眾僧紛紛附和。
法師見了這番景象說:「各位!如果我所說的不合經義,願我此身得惡報;如果我說的是不違佛法的宗旨,願在臨終時,高坐於獅子座上!」說完便頭也不回地離開會場,獨自登上虎丘山幽居。
「每個眾生都有成佛的可能,這是佛陀的教誨,一闡提人當然也有佛性!可惜現今僧人著於文句,不能領會!」道生法師邊思索邊走出茅庵,他搬了一塊大石頭,作為講臺,對著眼前一片亂石說法:「佛經上說,『是時忽遇大乘涅槃風,隨順吹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一闡提具有佛性,只待被大乘風吹拂,而開顯佛性,你們說是不是?」法師大聲地問道。只見虎丘山上狂風漫漫,一顆顆的石頭竟彷彿頻頻點頭!
西元四三○年曇無讖翻譯的四十卷《大般涅槃經》傳至中國南方,證實了道生法師「一闡提皆得成佛」的見解。從此他更講經不輟。七十九歲那年,法師如往常一樣升座講經,講經結束後,眾人見他手中的麈尾紛然墜地,只見法師已在獅子座上往生了。
道生法師讀了法顯法師攜回的《泥洹經》經文:「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在法身中。無量煩惱悉除滅已,佛便明顯,除一闡提(斷善根者)」後,根據自己對經中義理的剖析,推衍出「一闡提人皆可成佛」。他提出成佛須包含三個條件:佛性當有(人人皆可成佛)、悟理成佛(如何以般若智慧了悟成佛)、應有緣論(實現修行成佛的具體功夫),此三者缺一不可。
道生法師在《大般涅槃經》還未全部譯出以前,從「佛性當有」的觀念,率先提出「一闡提皆可成佛」,肯定人人皆可努力上進,修行成佛。這份對真理的超然見地及堅定信心,留給世人深刻的省思。
[願──念力的堅持]
◎誓死取經的玄奘大師
流沙漫漫,烈陽酷熱地曬著,汗水沿著臉頰滴下,走過萬里的長路,玄奘大師疲憊了,步伐卻未曾稍停,在這廣大的沙漠裡,上無飛鳥,下無走獸,只剩下他一個人踽踽獨行在天地間……
「什麼時後才能到達天竺呢?」他顫抖地舉起水囊,「撥!」一不小心,手中的水囊竟失手掉落,囊中的水汩汩地流出,很快就被乾燥的熱沙吸盡了。
在沙漠,白天狂風急吹,風沙滿天;夜裡不知名的火光點點,陰森幽暗,這些並不足以讓他退怯,只是喉嚨愈來愈乾渴,肚子也像猛火燃燒一般。他漸漸地支持不住了,踉蹌地跌臥在沙漠中,他心裡默念著觀世音菩薩:「菩薩啊!玄奘此行不求財利、名譽,但求取佛經回中國,讓中國人也能聽聞到佛陀的正法,祈求菩薩慈悲憐念東土眾生的慧命!……」
經過漫長艱辛的旅途,每每在生機全無的情況下,他痛心地發下誓言:「寧向西天一步死,不往東土半步生!」玄奘大師終於到達印度,並於貞觀十九年攜回大批佛經。此後,他全心投注於佛經的翻譯工作,直至圓寂。
「什麼時後才能到達天竺呢?」他顫抖地舉起水囊,「撥!」一不小心,手中的水囊竟失手掉落,囊中的水汩汩地流出,很快就被乾燥的熱沙吸盡了。
在沙漠,白天狂風急吹,風沙滿天;夜裡不知名的火光點點,陰森幽暗,這些並不足以讓他退怯,只是喉嚨愈來愈乾渴,肚子也像猛火燃燒一般。他漸漸地支持不住了,踉蹌地跌臥在沙漠中,他心裡默念著觀世音菩薩:「菩薩啊!玄奘此行不求財利、名譽,但求取佛經回中國,讓中國人也能聽聞到佛陀的正法,祈求菩薩慈悲憐念東土眾生的慧命!……」
經過漫長艱辛的旅途,每每在生機全無的情況下,他痛心地發下誓言:「寧向西天一步死,不往東土半步生!」玄奘大師終於到達印度,並於貞觀十九年攜回大批佛經。此後,他全心投注於佛經的翻譯工作,直至圓寂。
[行──時刻的踐行]
◎威武不屈的見月律師
清朝順治三年,見月律師率眾在華山結夏安居,當時有鄉民強搶官馬,遭官方緝拿,逃到寺裡請求收容,被律師嚴詞拒絕。後來監院無知,以老鄉舊識私留土賊一宿,清兵前來勦伐,律師因此受到藏匿罪犯的牽累。
當他被押進軍營,看見那些淪為土賊的鄉民,被官兵捆綁而啼哭不已,寺中僧人也被俘虜,其中十六人被斬殺,血濺刑場。律師對大眾說:「你們不要慌張,一心念佛,如果是定業便安然受報;如果不是定業,自然可解脫。」眾人聽了,紛紛念起佛號。
「生死如水中泡沫,生滅無常,我絕不可因面臨災難而喪失僧人的威儀!」律師暗自想著,他從容不迫地跨步向前,左右兩排士兵拔刀出鞘,齊聲喝令著:「跪下!」律師正氣凜然地說:「佛制僧人不可向俗人禮拜,今天我身著如來袈裟,豈可為了活命,而違反戒律!」說完即合掌站在一旁。官兵見他威武不屈,也就不再為難他了。
經過幾番審問,已近中午,太陽當頭猛照,附近又沒有可遮涼的樹蔭,一士兵尊崇律師威武不屈的精神,走近律師身旁,解下腰間的弓囊讓他作枕休息,他斷然拒絕:「這是殺器,持戒人不可使用!」不久又有一名士兵,將隨身攜帶的餅乾供養律師,律師卻將餅弄碎分給大眾,「你自己吃就好了,為什麼要分別人呢?」送餅給他的士兵問道。「本是共住同修,饑者同饑,食則同食,何況現今大家落難在外,怎可自己獨食呢?」律師說。見月律師臨難不茍、不忘持戒的精神,感動縣令出面相助,不僅保全了寺院,還度了官員當護法。
當他被押進軍營,看見那些淪為土賊的鄉民,被官兵捆綁而啼哭不已,寺中僧人也被俘虜,其中十六人被斬殺,血濺刑場。律師對大眾說:「你們不要慌張,一心念佛,如果是定業便安然受報;如果不是定業,自然可解脫。」眾人聽了,紛紛念起佛號。
「生死如水中泡沫,生滅無常,我絕不可因面臨災難而喪失僧人的威儀!」律師暗自想著,他從容不迫地跨步向前,左右兩排士兵拔刀出鞘,齊聲喝令著:「跪下!」律師正氣凜然地說:「佛制僧人不可向俗人禮拜,今天我身著如來袈裟,豈可為了活命,而違反戒律!」說完即合掌站在一旁。官兵見他威武不屈,也就不再為難他了。
經過幾番審問,已近中午,太陽當頭猛照,附近又沒有可遮涼的樹蔭,一士兵尊崇律師威武不屈的精神,走近律師身旁,解下腰間的弓囊讓他作枕休息,他斷然拒絕:「這是殺器,持戒人不可使用!」不久又有一名士兵,將隨身攜帶的餅乾供養律師,律師卻將餅弄碎分給大眾,「你自己吃就好了,為什麼要分別人呢?」送餅給他的士兵問道。「本是共住同修,饑者同饑,食則同食,何況現今大家落難在外,怎可自己獨食呢?」律師說。見月律師臨難不茍、不忘持戒的精神,感動縣令出面相助,不僅保全了寺院,還度了官員當護法。
◎平等心攝眾的雲谷禪師
明朝雲谷禪師有一年到鎮江千佛嶺下結庵,一天夜裡盜賊闖入,將禪師的物品搜刮一空,有人將賊捉住,送到禪師面前,禪師不僅不責怪竊賊,反拿出食物給他吃,並將那些被竊物品送給他。
後來禪師到棲霞山深處隱居,但求法的信眾一直絡繹於途,一見面禪師便問:「用功得如何?」,無論僧俗、貧富,禪師都給他一個蒲團,教他靜坐觀心。臨別時,又反覆叮嚀:「不要空過時光,無常是不等待人喲!」下次見面時,必定關切地詢問別後用功情形,使人不敢懈怠。
憨山大師為童子時,常親近禪師,當時他還年幼,向禪師表示:「當初來學佛,只是因為厭棄世俗而已。」禪師便說:「你為什麼不學學那些有大成就的高僧呢?高僧的可貴在他的修行德養,可作為人天的師表,引導眾生離苦得樂,轉迷為悟,你可以看高僧傳記,便知道自己該以什麼為依止了。」禪師的慈悲教誨,讓他畢生難忘而矢志出家,成為明代高僧。
對待年紀小小的沙彌,禪師也一律以慈心相待,耐心地教導行住坐臥等威儀,絕不輕慢初學。此外,禪師也不輕慢破戒的僧人。當時附近山中僧人多不守戒規,禪師只要一聽到有人犯戒規,必定前往懇切勸諫:「僧是佛門善知識,要能說法度眾,佛法才會興隆。身為僧人,不要讓人侮慢僧人,只要僧人不自侮,別人又怎能侮慢我們?」那些僧人聽了禪師誠摯的話語,莫不感動而改過向善。
袁了凡居士也在禪師的循循善誘下,認識掌握命運的秘方──造好因緣,因而改變了宿業,寫下有名的「了凡四訓」一書。
後來禪師到棲霞山深處隱居,但求法的信眾一直絡繹於途,一見面禪師便問:「用功得如何?」,無論僧俗、貧富,禪師都給他一個蒲團,教他靜坐觀心。臨別時,又反覆叮嚀:「不要空過時光,無常是不等待人喲!」下次見面時,必定關切地詢問別後用功情形,使人不敢懈怠。
憨山大師為童子時,常親近禪師,當時他還年幼,向禪師表示:「當初來學佛,只是因為厭棄世俗而已。」禪師便說:「你為什麼不學學那些有大成就的高僧呢?高僧的可貴在他的修行德養,可作為人天的師表,引導眾生離苦得樂,轉迷為悟,你可以看高僧傳記,便知道自己該以什麼為依止了。」禪師的慈悲教誨,讓他畢生難忘而矢志出家,成為明代高僧。
對待年紀小小的沙彌,禪師也一律以慈心相待,耐心地教導行住坐臥等威儀,絕不輕慢初學。此外,禪師也不輕慢破戒的僧人。當時附近山中僧人多不守戒規,禪師只要一聽到有人犯戒規,必定前往懇切勸諫:「僧是佛門善知識,要能說法度眾,佛法才會興隆。身為僧人,不要讓人侮慢僧人,只要僧人不自侮,別人又怎能侮慢我們?」那些僧人聽了禪師誠摯的話語,莫不感動而改過向善。
袁了凡居士也在禪師的循循善誘下,認識掌握命運的秘方──造好因緣,因而改變了宿業,寫下有名的「了凡四訓」一書。
永不止息的追尋
在追隨佛陀探尋真理的路上,祖師大德終其一生如實地用一言一行貫徹他們對真理深切的信心,上面的幾個例子只是代表追尋者的一二,告訴我們:修行是於一切時、一切地、一切境,永不間斷地實踐。只要對自他生命的關懷沒有休止,這份追尋也沒有停止的一天。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