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溪水色兩相歡—福山林溪

落款: 林中山溪水無聲,紙上奔流卻蒸騰, 群樹擁簇岸上看,詩情畫意兩相歡。 絹澤紙66×99 2005年



 

一個人的成長,常常和人類文明整體的發展類似。
 
以繪畫而言,也是如此。從真實描繪景物,到表達內心的感受,中國繪畫自唐宋到元明,總共經歷了數百年,才逐漸發展成現在的樣子。
 
西方繪畫自文藝復興時代的米開朗基羅、達文西到印象派的梵谷、莫內,也是如此。
 
由此也可看到,繪畫的初始,是對真實景物的寫生、寫實,隨著技法、材料的進步演變,而後才進入「寫意」的階段。印象派和文人畫的精采處,都是因為畫面不只是景物的寫實,更多是心靈感受的表達。
 
從元初趙孟頫到明末董其昌,中國繪畫終於從南北宋的高超寫實技法,全面演化為「寫意」,成為主流,並發展出各種皴法、筆法、墨法的「程式」,成為一種不必寫生也能表現的繪畫方式,這是中國繪畫的高峰,也是沒落的開始。
 
於是畫家重新進入大自然,觀察山色水聲、雲光霧影,體會朝暮陰陽、晴雨風雪的感受,在描繪大自然的同時,也表達出內心的感受。
 
對一個台灣畫家而言,用「中國的筆墨」來表現「台灣的山水」,需要一定程度的轉換和追求。台灣的地理山川有別於江南中原,因此傳統的筆墨有其不足之處,現代人的生活方式、視覺經驗在照相、攝影的幫助下,也和古人不一樣,有了這樣的認知,我在面對台灣山林之時,便有了不同的感受。
 
「福山林溪」畫的是宜蘭福山植物園的山溪林景,茂密而種類眾多的樹木,湍急的山溪,幾乎是我們平常視而不見的風景,如何畫出樹木的生機,溪水在急速的流動下產生的視覺暫留,以及瞬間幻變的光影,需要新的體會、材料與技法。
 
王國財做的絹澤紙與一般宣紙不同,因為加了「絹雲母」,紙張微微反光,我利用這種光澤感,表現雨後叢林的清淨滋潤感,以淡墨和留白來呈現溪水的速度和光影,於是靜觀此畫,似乎可以聞到山林中的新鮮空氣,聽到溪水喧嘩然流動的聲音,以及,置身在這樣的景物中的安靜的心情。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