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四十特輯(下) —香光尼眾佛學院
「從實踐中學習」的教育模式



香光尼眾佛學院遵循白聖和懺雲的教育模式,課程分為解門和行門,另外增加三類,在培訓過程中實踐和學習,兩者並重。新增的三類課程是寺院的生活、執事和弘護。悟因倡導「做中學」的理念,而這五部分課程設計也反映出她的教育理念。她在2001年秋季學期對新生解釋從實踐中學習的原理:
 
出家後要充實自己,也要學習領眾。學院安排的實習課程,例如以「菩提系列」活動來說,這是一種領眾訓練,不僅要帶居士們念佛,還要學習開示、教導佛門行儀;此外,還要學習群策群力的精神,學習聽懂別人的話,與人配合,彼此在相互幫助中完成一項活動、一個課程。……在修學次第上,須先學習人與人之間應該有的禮貌、應對進退,這些絕對不因為修學佛法而忽略。中國佛教的僧院生活不用乞食,祖師大德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等自耕、自食的明訓,現階段的佛教,不著興在農耕作務,但內務的處理,還是須要自理。如日常生活中的輪流烹煮、灑掃庭院,殿堂鐘鼓、供佛齋僧等,盡量合群、發心,這些事不可能因為要持咒、念佛、打坐而省卻,該怎麼做就得怎麼做,請大家多多發心。(釋悟因 2001a,7:6-7)
 
於是佛學院教育便結合了僧院的訓練,這點一直是香光的特色。早期每位學僧都會被派任一項執事,每人輪流擔任不同的工作。自1982年之後,這項制度已精簡化。以團體輪執取代個人輪執,學僧要擔任寺院中四個處所的執事:大殿、司水、大寮、庭院。學僧完成某處的指派執事後,就更換到另一處。目標是為了訓練學僧處理和管理寺院中的所有事情。
 
我將課程分為四大類並詳加說明如下。
 
解門
如同「三藏部」的名稱所指,前三年的佛學院教育著重於經、律、論的研讀。從具體課程來說,又細分為教義、律儀德養、教史制度、專宗、專題研究、人文學。多年下來,根據這些細分,香光尼眾佛學院提供了下列課程。
 
教義:佛法概論、《佛遺教經》、《四十二章經》、《八大人覺經》、佛概專題、經論導讀、《菩提道次第廣論》、(1)《阿含經》、《心經》、《金剛經》、《妙法蓮華經》、《楞嚴經》、淨土三經。
 
律儀德養:沙彌律儀、毘尼日用、比丘尼戒、菩薩戒、律學概要、《來果禪師語錄》、(2)《勸發菩提心文》。(3)教史制度:印度佛教史、中國佛教史、僧伽制度專題。
 
專宗:唯識簡介、中觀學簡介、《中論》、《百法明門論》、《唯識三十頌》、《八識規矩頌》。
 
專題研究:佛學研究方法、論文寫作。
 
人文學:佛教文選、書畫、心理學、社會學、哲學概論、比較宗教學、諮商輔導、教育學、教學法概論、日語、英語。
 
香光尼眾佛學院的課程對經、律、論(尤其是唯識)三者同樣重視,反映出其傳承自太虛在中國大陸創立的佛學院,也承襲了白聖的課程規畫。白聖創辦的中國佛教三藏學院,提供了經典、戒律的課程,其精神也反應在香光尼眾佛學院的課程規畫中。悟因本身也喜歡經典、戒律的課程,她和明迦等其他資深比丘尼也擔任教師。寺院附近大學的在家教授,也受邀教導人文科學、社會科學和語言等課程。
 
行門
這類課程包含淨土宗和禪宗的修持法、熟背「楞嚴咒」、念佛、梵唄、熟誦比丘尼戒本。尼僧團每年11月一整個月修習特定的禪修法,平時個人可以自行選擇關房禁足三天至七天。
 
執事門 生活門
佛學院學生的實習課程包括行政管理和法務實習。行政管理從輪執開始,每位學生都是輪執組員,累積經驗後,可在小組中升任組長,然後被指派固定執。經評審符合資格後,便可授課或擔任管理職務。為了培訓學生成為宗教師,佛學院提供了相關課程,包括寺廟法令、寺院行政、行政管理、傳播學、佈教學和文書處理,目標在讓學生運用現代科技弘法。在第四和第五年,學生要積極參與佛事,包括帶領誦經、打法器,或給予信眾開示(釋明迦 1992, p.41-48)。
 
解門的課程是固定開設的,但學僧也可以建議新課程。由於香光尼眾佛學院的教育理念是教導佛學,訓練學僧修行佛陀的生活方式,因此不採用其他寺院如「跪香」或留級的懲罰方式;反之,跟不上的學僧會獲得更多指導,讓她們趕上進度。學僧要寫下聽課和學習的心得,以及她們所遇到的問題,然後刊登在學僧自己編輯的期刊《青松萌芽》上。在這份期刊中,可以找到許多關於香光尼眾佛學院教學方式和課程內容的有用資料。
 
悟因授課
香光尼眾佛學院自1980年開辦,悟因就固定授課。她從早期佛教和大乘佛教中挑選出喜愛的幾本佛經作為教材,例如,1980至1996年,她教了《大智度論》、《楞嚴經》、《金剛經》、《維摩詰經》、《修行道地經》、《稻芊經》、《四十二章經》、《那先比丘經》。(4)《那先比丘經》的南傳譯本為《彌蘭王問經》,經中提到那先比丘以車為例,解說佛教教義中心的無我。如同「車」是由許多部分組合而成的名稱,「我」也只是32個部分組合而成的人的名稱。以實體來說,「車」和「我」都不存在,儘管組成的部分相互依存。悟因解釋了她為何喜愛這部經:
 
這部經書是部派和大乘佛教出現前的經典,當中提到很多佛教的基本要義。如從人身的32物來破我的假名;以身體組織各有其作用,來說明沒有靈魂的存在等等。那先比丘在本經中,又用了很多的譬喻來說明深奧的道理,是部很適合我們研讀的教本。(香光尼眾佛學院 1996,1:29)
 
《青松萌芽》刊登了1996年悟因教授《那先比丘經》這門課程的詳細教案,可以用來當作香光尼眾佛學院一般教學方式的例子。這門課程總時數為20小時。所有程度的學生都能修這門課,也都要定期寫報告和考試。不過,不同程度的學生有不同的教學宗旨、活動和評估標準。整體目標在於訓練學生獨立讀經,不同程度的學生則有個別的目標。藏一的學生要能會讀文言文的佛經,並理解經文內容。藏二、藏三、專一的學生要能為文言文的經文斷句、分段,為每一段落下小標題,並為整本經文寫摘要,還要能在全班面前作口頭報告。專二的學生要學會闡明經文,根據經文內容和義理作更進一步的闡述。
 
每一年級的學生都要專精某項能力。藏一的學生要學會如何查閱老師指派的名相,以及漢文的深難字詞,將經文翻譯成正確的白話文後,在全班面前報告。藏二至專一的學生要比對兩個版本的經文,為經文斷句、分段,在課堂上作報告。專二的學生要學會提問,同學在做課堂報告時,要幫她們提出建議。
 
《那先比丘經》課程分六單元:
一、認識本課程(介紹讀經的方法、工具書、參考書、上課方式)。
二、那先比丘的前世。
三、那先比丘的修學與弘化。
四、彌蘭陀王(又稱彌蘭王)和那先比丘。
五、為何出家作沙門;說人空。
六、死後復生的根本;「誠信」的內容。
 
為幫助學生準備報告,學院會提供中、英文書目;每一堂課開始時,會有一個小考,考試範圍是前一堂課的內容,以鼓勵學生用功讀書並勤加複習。除了老師的講課,學生還要分組,討論並口頭報告他們所討論的內容。討論主題如下:
一、「車」的假名是建立在什麼條件上?試舉出之。
二、那先比丘舉「車」做比喻,「車」在譬喻什麼?目的何在?
三、彌蘭陀王用「何者名為那先」開始,從世間稱謂論到「無有名為那先者」,試簡述當中佛教的解釋。
四、為何佛教說「五蘊和合,假名為人」,請用譬喻加以說明。(釋悟因 1996,1:44)
 
課程結束時,學生要接受評比,看他們在獨自閱讀經文時,瞭解程度有多少。學生也可以提出改善課程的建議,並表達他們對堂課的想法。一位學生寫道:
院長〔悟因〕的開示,不論是經文的闡釋,或時事的討論,常常打開了我另一扇視野之窗,而嘆服於院長眼光之深廣。一段經文,我們怎麼讀就是只有一個意思,但當院長說來卻有好幾層的涵義。一個事件,我們怎麼看就是跳不出一個角度,但院長看來卻能有各種不同的角度。院長常常說:「這個是要會看的!」在院長開示課,受益的不只是經文義理,更重要的是學習院長的眼光,讓自己的思考更深化、廣化。(香光尼眾佛學院 1996,1:33)
 
悟因顯然喜歡從日常生活中舉例解說佛經,她希望藉此增進學生對教理的認識,同時協助她們修行。課程的理念即是解行並重。以觀照空性為核心思想的《金剛經》和大乘經論都特別與修行有關。2001年,悟因要學生在每學年度開始前,念誦《金剛經》30次。她告訴學生如何從平凡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體驗深奧的真理。
 
《金剛經》在經文一開頭是:「爾時,世尊著衣持缽,入舍衛城乞食……」,所敘述的佛陀是人間的、托缽乞食、洗缽、宴坐的比丘形象。所以,修學佛法必須先從人間基本的一切學起,其中,有我們的認真、用功、虔誠和篤實,從中再提昇自己的身心,這才是最可貴的。(釋悟因 2001a,7:7)
 
運用《金剛經》中所描述的佛陀行止為例,悟因向學生解說適當的進食方式。佛教的訓練包括戒、定、慧三學,在教導佛經時,悟因總是會將教義、修行和正當的行止應用作連結。以下是她針對如何適當地進食做出一番討論的例子。
 
吃飯在佛門裡是一門很重要的課。佛教建構的所有理論中,並沒有要我們不吃東西,禪修也不是只有吸氣就夠了,還要滋養我們的色身,滋養就在所攝取的食物中,所以吃要吃得攝心,不要讓自己那麼緊張,從吃飯中安住自己。我們的心控制著口腔的這一團肌肉,從放到嘴巴裏、咬菜的過程,是非常緊張、焦慮的,這是自己可以觀察到的。禪修期間可以作意思惟三心是什麼狀態,《金剛經》云:「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因為修止的方法是回到當下,止就在當下,所以要往內觀,不要一直往外看。(釋悟因2004a,10:6)
 
悟因於2004年5月在香光尼眾佛學院舉行的禪七午齋中進行開示,指導學生如何將進食當作禪修的方法:
嚼菜的時候就嚼菜,嚼飯的時候就嚼飯,把注意力放到咬合上,緊張才會消失。當你發現吃一口飯只嚼幾下便迫不及待地趕快吞下一口,這就證明了你的心,不肯放在現在,也不安於現在,始終有很多的念頭在那裡轉。吃飯就是吃飯,它只是個連貫的過程。……只有回到當下,才可能截斷思緒,一心專注。……只要自己有體會,不斷地練習,就可以把過去、現在、未來的包袱慢慢放下,這是對心念的訓練,不是別人可以替代的,是要親自踐行的。(釋悟因 2004a,10:6-8)

 

 

【注釋】

(1)《菩提道次第廣論》是宗喀巴(Tson-kha-pa,1357–1419)所撰寫的知名論書。他是藏傳佛教格魯派的創始人。這是部關於菩薩道的論書,它的內容著重於戒律的重要性。
 
(2) 來果(1881–1953)是一位著名的禪師,活躍於20 世紀。經常與虛雲(1840?–1959)一起被提及。
 
(3)《勸發菩提心文》(《萬續藏》,1179),這篇經文為省庵大師(1686-1734)所寫,此經文在述說十種發菩提心的因緣,激勵世人發菩提心,學菩薩行。
 
(4) 《那先比丘經》(《大正藏》,卷32,頁694a–703c)成書於西元前一世紀,譯者不詳。內容有兩大主題—「再生」和「無我」。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