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轉或還滅:《正見經》中十二支緣起
知愛之四諦



 

愛是取的緣
 
什麼是「取」的原因呢?因為有「渴愛」。渴愛如何成為取的原因?
 
從一般的角度來說:可以說「取」為一種強度較強的「愛」。首先有渴愛生起,再生起「取」。或者也可以說:「愛」是想要擁有所沒有的,而「取」是執著已經擁有的。這是一般的解釋。如要更詳細地說明,我們必須了解什麼是渴愛、什麼是執取,也必須了解「愛」與「取」二者之間的關係。
 
六種愛
 
經文中將渴愛分為六種渴愛:色渴愛、聲渴愛、香渴愛、味渴愛、觸渴愛,意渴愛。這六種渴愛的分析法,無法像《正見經》中四聖諦(經文第20段)所解釋的渴愛那麼容易令人了解。四聖諦一段將渴愛分成三種:欲愛、有愛、無有愛。接下來,我以阿毘達磨的方法─從「心所」的角度探討這三種愛如何生起四種取。
 
貪心所與邪見心所
 
先將四取分成兩組。第一為欲取。欲取是由於「貪心所」而生起的。另外的一組為三種取:見取、戒禁取、我見取,是由於「邪見心所」而生起的。這三種取基本上都是因為執取不同的見—「戒禁取見」是執取某種儀式或戒條,這背後有某種信念,相信藉由這些儀式可以達到解脫;「我論取」也是一種關於「我」的見解—因此,我們可以說戒禁取、見取、我論取都是與「見」有關的,也都是屬於某種「見」。佛陀之所以特別將戒禁取與我論取從見取中分出來,是因為佛世時這些取非常地普遍。「見取」則包括「戒禁取見」和「我論取見」之外的所有的「見」。
 
執取佛法是否也是一種見取?
 
如果執取佛法是否也是一種「見取」?註解書中特別說明見取是針對外道的見,而不是對佛法的見,這似乎暗示著:你不可能會執著佛法的見。不過,我認為人是可能執著佛法的見,如同其他人執著他們的見地一樣地執著。但這不是內容的問題,而是態度的問題。所以,佛陀曾在一部經中說明:佛陀所說的法就像船,是為了讓我們到達彼岸,而不是為了要讓我們執著這條船。註解書上也說你是不可能會執著這條船的。
 
所以,四取可分為兩類,第一類「欲取」,是基於貪心所:另一類見取、戒禁取、我論取,是基於見。所有的取都可追溯回他的因緣—愛。愛可分為三類:欲愛、有愛、無有愛。
 
欲愛與取的關係
貪取沒有的,保有擁有的
 
根據阿毘達磨的角度來看欲愛、有愛、無有愛,這三種愛都是基於貪。第一個也是最基本的渴愛就是欲愛。欲愛與欲取有關。欲愛在剛開始時,是想要貪取自己沒有的,當擁有後就會執取,想要保有自己已經擁有的。這種愛欲的情況,就像小孩到了玩具店,看到一個很閃亮的玩具,他就說:「媽媽,我要那個玩具!」媽媽買給這個小孩後,他拿了這玩具早晚都在玩。其他的小朋友問:「我可不可以跟你玩這個玩具?」他就會說:「滾開!這是我的。」這就是「取」。
 
欲愛為見取的緣
 
但是欲愛也會產生某種程度的見取,例如有些人有很強烈的感官上的欲愛。當他參加某種宗教時,這宗教教他要控制欲望。他們告訴信徒:「你要控制性欲,若你能控制性欲,你就能上天堂。」有強烈感官欲望、重視唯物質主義的人,聽到這樣禁欲主義的宗教觀點時,他們會認為:「不必這樣,我們應該在此時此刻享受生命。」所以,當他們聽到有關人應當好好在這世上享受的說法,就會認為這想法真是太棒了,那種天堂的想法簡直是癡人說夢。於是他否定了所有的宗教,而重視物質主義,他們喝酒、跳舞,到夜總會好好地享受。於此,我們可以看出欲愛會產生某種見取。
 
有愛與取的關係
 
「有愛」特別是指追尋永恆存在的愛,這是所有人類心靈深層的渴愛—希望能永恆地存在。所以,有愛很容易成為見取、我論取的緣。如此就會產生一種觀點:認為當投生在某種天道時,人就會永恆地存在而不滅。從這個例子中可以看出「有愛」如何成為「我論取」,尤其是「常見」的緣。
 
「有愛」為「戒禁取見」的緣
 
有愛,也很容易作為「戒禁取見」的緣,戒禁取見和執取常見經常是在一起的。當持有「永恆我」的見時,經常會要求信仰者要服從某種戒律或儀式。例如婆羅門教為了淨化以得到永恆的「我」,便會犧牲動物而進行特別的儀式;或苦行者從事某些極端的苦行。甚至在佛教的國家中,也吸收了其他宗教的儀式而出現類似這樣的行為。像斯里蘭卡表面上是佛教的國家,但是他們相信有地神,為了要得到平安,會以一些不同的儀式來祭拜地神。所以,在佛寺的正中央供奉佛陀,佛堂的旁邊則供奉一些小神。人們會拜佛禮佛,因為佛陀是指示出涅槃之道的人。可是他們也希望兒子能得到好成績、女兒能嫁好丈夫……這是誰的工作?就是屬於神的工作。因此人們必須滿足不同的神,於是以不同的儀軌來祭祀這些神,這就有點像投保人壽保險、交通保險等一樣。
 
「有愛」為「我論取見」的緣
 
「我論取見」也是依「有愛」為緣而生起。因為我們渴望能永恆地生存,所以相信有永恆存在的觀點而有我論取。我論取可分為兩種:一是有個靈魂我、有限的個體;另一是宇宙無限的我。基本上,不管哪一種,都是有情心裡執取的想法:這就是真正的我。
 
永恆「我」的觀點經常會連結的想法是:永恆的我可能會帶來永恆的快樂。因此就串連了常、永恆、快樂這三個觀點。永恆就是常,可是佛陀卻告訴我們無常;這個想法中的樂,佛陀卻說所有的緣起法都無法讓我們滿意,都是苦的;這觀點中的我,佛陀指出所有的現象都是無我的。藉由教導眾生苦、無常、無我,佛陀挑戰了人類心理中對永恆我的執著。
 
無有愛與取的關係
 
「無有愛」是來自一種厭惡或厭煩存有。因此就產生了對虛無或斷滅的渴愛。無有愛即成了斷滅見的緣,認為眾生死後什麼都沒有了。當屍體毀壞,什麼東西都不會留下來。由此認知,無有愛也常常是導致欲取的緣。無有愛的愛會讓人產生欲取,希望在此世好好地享樂,因為死後什麼都沒有。
 
藉由以上詳細的分析,我們可以了解愛是如何成為取的緣(原因)。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