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史尋蹤
設立戒壇

中國戒壇是何時開始設立的? 中國比丘尼是如何產生的? 佛教的禮儀又是如何在中國慢慢樹立起來?



立壇得戒

 
東漢、曹魏時代的僧人,雖然剃髮染衣具僧人的外貌,但戒法尚未完備,所以不論男女二眾都只是受三皈依而已。

後漢永平以來直到曹魏黃初年間〔六七——二二六〕,大僧與沙彌一直沒有差別,而有曇摩迦羅三藏和竺律炎、維祇難等弘傳戒律要義。

迦羅在嘉平、正元年間〔二四九——二五五〕與曇帝於洛陽一同翻譯出《僧祇戒心》,立大僧羯磨法,這是東土立壇受戒的創始。

仔細考校當時施設的曼荼羅大抵都不相同,有的以牛糞塗地成一界限,有的以木料架構成層,擣泥築級,都叫做「壇」;掃地除去塵土,則是「擣」。「墠」、 「場」、「壇」不同,但都是西域的曼荼羅。若根據律宗,則必須視地形依角落邊緣結界,界限是隨自然界,但透過羯磨作法結成。現在遙想曹魏時期的作法,時代 隔遠,已不免沒落了。

若論中國受戒的漢人,則朱士行是第一位;南朝齊永明中〔四八三——四九三〕,三吳 (1) 最早創立戒壇,這又是吳中立壇的第一樁。 唐初靈感寺南山道宣律師依照律法建立戒壇,感應到長眉僧〔即賓頭盧尊者〕隨喜讚歎,我們可以說道宣律師所立的戒壇最為如法。道宣律師撰有《戒壇經》一卷, 至今仍行於世。

我曾經惋惜南山律祖不明白戒壇第四層的覆釜形儀制,而著有〈覆釜形儀〉一文,有興趣的人可以自行檢閱,增長見識。現任右街僧錄的廣化大師真紹,不久前 募集邑社的力量,在東京 (2) 太平興國寺, 建造一座石戒壇,完全遵循南山律祖的《戒壇經》,宏壯嚴麗,為古今天下之冠。
 

尼得戒由(尼眾得戒的緣由)

 
大愛道是佛教史上第一位比丘尼,當時的因緣,豈是輕易成就的!而中國的阿潘離俗出家,又的確希奇、罕有,她是中國第一位尼僧,當時只受三皈,未受比丘尼戒,所以比丘、比丘尼二眾尚未齊全。

依照《五運圖》說:從漢永平丁卯年〔六七〕到宋元嘉甲戌年〔四三四〕,中國歷經三六七年後,尼眾才受具足戒。又《薩婆多師資傳》記載:宋元嘉十一年 〔即甲戌年〕,師子國〔今斯里蘭卡〕有鐵索羅等十位比丘尼在建康〔今南京〕南林寺戒壇上,為景福寺尼眾慧果、淨音等舉行二部僧中受具足戒的法事,十二天中 度三百多人,中國本土尼眾在二部僧中受具足戒,是由慧果等人開始。由此也可知道阿潘等只受三皈。此外,西晉咸康年間〔三三五——三四二〕,淨檢尼在一眾 〔比丘眾〕邊得戒,〔而沒有先在尼眾邊受本法〕雖是得了戒,但對尼眾來說並不圓滿。

南朝齊明帝建武年間〔四九五——四九七〕,江北尼眾開始到僧寺受戒,這種作法歷經各朝代的變遷都沒有間斷。最近〔宋〕太祖〔洪武〕下敕,不許尼眾到比 丘僧中受戒,從此尼眾就只能在一眾〔比丘尼眾〕得本法,戒品畢竟不能圓滿!今聖〔宋真宗〕英達明斷,護法人士應該趕快上奏,乞求依循舊法施行,免得比丘尼 戒法急速滅失!
 

受齋懺法

 
自從佛法剛傳到東方的中國來時,中國佛教還是在渾沌期,許多事大家既不明白該如何做,也無規矩可以依循,所以《高僧傳》說:「即使是復齋禮懺,其作法 也如中國本土舉行的祭祀典禮。」魏晉年間,僧人用齋時鋪草團坐在地上,而行住坐臥的威儀,倡導開示教化僧俗,也沒有規矩。

東晉時,有姚秦道安法師,生來具足慧解,才開始尋究經律藏,作出赴請、僧跋、讚禮、念佛等儀式,共有三例〔三種常法〕,第一就是「行香定座」之法,關 于這可閱讀道宣律師《行事鈔》卷下「赴請設則篇」,對其軌則有詳明的解說。圓頂方袍的出家人,如果不披覽破穀之誚〔不知典出何處〕,只有自尋煩惱了。最近 聽說有西江的商業鉅子爭相發願辦齋食供僧,用齋前先出示文疏,結果在場的出家人不少,卻沒有人能夠宣讀,就都被商業鉅子驅出齋場,這實在是個大笑話!剛入 佛門的後生聽到這個消息,應該早晚精勤攻學,一者不虛受信施,再者能覆庇大眾僧,三者可揚名天下。
 

禮儀沿革

 
西域的禮法有許多種,如傳〔不知何傳〕所說:禮拜表示折伏自己;旋繞表示戀慕佛德;偏袒就是袒露右臂,和脫去皮製的鞋履一樣,是在崇敬的對象前面不敢 自我放任;和南表示致意問訊;避路是尊重齒臘,……這些禮例大家都時常聽到,這裡就不必贅述。至於尼眾禮拜比丘,自從傳入八敬法,就都是恭恭敬敬地奉比丘 於上座,而後行三接足禮,就像師事長輩一般。

近來開例展坐具禮拜,在此須特別討論一下。過去梵僧到中土來,都是展開尼師壇〔梵音.坐具〕向上作禮,後來為免麻煩,尊長才見對方剛要展具,往往就趕 快阻止,而問候他,下輩又要展具,表示還是要禮拜,尊長又再次阻止,這樣一來就把「只展尼師壇」當作正式的禮拜了。其實要算得上是禮數,應該是所謂「蓌 拜」,只展具就算表示恭敬完具,豈不是太簡略了嗎?但既然中國本土認為這樣就算合宜,依釋尊對隨方毗尼的教示,只好照做了!

另外,比丘彼此相見,曲躬合掌〔彎腰合十〕口問對方:「不審……」〔意思是「不知……」〕這是什麼意思呢?這表示身口意三業歸仰。(曲躬合掌是身業; 發言問候是口業;能發動身口正是發自崇重的心意)一般稱為問訊。當下座問候上座,往往說:「不審少病少惱,起居輕利不?」上座慰問下座則常說:「不審無病 惱,乞食易得,住處無惡伴,水路無細蟲否?」後來的人乾脆只說「不審」,而把所有問候的內容都省略了,簡直和歇後語沒有兩樣!

又臨別告辭說:「珍重」,這又是什麼意思?這是彼此既以會過面,把心意溝通過,囑念彼此「珍重」,就像說「善加保重」、「請加自愛」、「好將息、宜保惜」一樣。

在西域,僧人相見是合掌,口說「和南」或說「盤茶味」 〔?〕久不見面才頂禮,但尊敬自己的師長,則每一見面就一次禮拜。

目前中國的出家人是以中國的背景學習天竺西域的事,也就「半華半梵」,「亦是亦非」,追究起因,都是道安法師遺留下來的作法。出家人住處既然不同於世 俗,所要遵守的戒律一條條清清楚楚,自然也與俗人有別。有人說:「僧人上表疏,應該把『頓首』二字刪去,因這兩個字牽涉〔源自〕祝禱祖宗的九拜。」我?讀 廬山遠公 〔 慧遠〕所撰〔太山朗公答王臣〕,都是在法名下稱「頓首」,遠公非常講究禮儀,講賢博采諸義,豈有濫用之理!況且,頓首禮是低頭點地而拜,現在只是在紙面上 寫「頓首」,身子並沒有真正彎曲,又那來的禮拜呢!此外,同是出家人見面時,彼此交手叩頭叫做 「稽首」,也同於此義,但書寫表疏的人,還是避免使用較好。



【譯註】

(1)大抵在今江、浙、兩湖一帶。

(2)北宋的東京是現在的南京。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