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上
芒果、生活、修行

我尋思著:「誰需要做這些事呢?誰來處理它呢?」 剎那間,我感受到自己的愛惡與棄取間,竟然這樣地截然劃分,難道我一直在追逐那個可愛的,而拒斥由它所生的一切狼籍?



夏天到了,台灣的夏天正是芒果、荔枝盛產的季節,在佛前的供果中,可以常看到它們的身影,襯著鮮花,常常是鮮紅嫩綠,煞是好看!也顯示了農村一季的豐收。善信在供佛時也不忘及僧,芒果的酸、荔枝的甜確實是消暑的清涼享受,再佐以法味—見緣起即見法,使人在消暑的同時,也得到心靈的大豐收。

 
板聲一陣響,大家正忙著搭衣排隊,魚貫庠序行入齋堂時,行堂法師又端出一盤芒果來。只見那芒果削了皮、去了籽兒,黃澄澄果肉加上撲鼻的果香,實在令人垂涎,胃口大開。我喜孜孜地去行堂工作處洗手,以便趕上供養。
 
走到水槽前,赫然見到一堆散置的芒果皮兒和芒果籽兒,許是行堂師匆忙趕去過堂,還來不及收拾,那腐爛的芒果瘡兒、皮兒,一片狼籍。見了這副景象,我第一念是趕快過堂要緊,不要聞問;第二念是實在不忍丟著不管,應清理乾淨;第三念是清理恐怕要費一番功夫才行,若十爪齊抓,可得要好幾回合,一想到邊抓邊丟的狼狽相,內心的厭煩、排斥不禁悄然生起……。
 
「到別處洗手算了!」轉身之際,那不堪入目的一景仍映留在眼簾間,我尋思著:「誰需要做這些事呢?誰應該來處理它呢」?想到從杯盤間拿來即可入口的芒果,酸中帶甜,方才還想食指大動,而現在見到芒果皮兒卻感到厭惡,果皮與果肉不都是芒果的一部分嗎?難道我只是負責享用的那一方嗎?剎那間,我感受到自己的愛惡與棄取之間,竟然這樣地截然劃分——這是我所喜歡的,那是我所厭惡的,愛惡之間,雖有一股世俗道德感維繫,但這道德感卻是如此地不堪一擊,需要透過一番掙扎才能維持,構成動力。難道我一直在追逐那個可愛的,而拒斥由它所生的一切狼籍?
 
我突然發現自己執著得可以,可用的要處理,無用的也同樣要處理,它們兩者同時存在,所謂「此生故彼生」,是相依的存在,我怎麼可能不削去厭惡的果皮,而吃到喜歡的果肉呢?「吃」的當下暢快俐落,「吃」的同時,更要明白由於「吃」的緣故,有相應於它的一大堆瑣事,是要付出耐心與代價的。
 
生活的真相也不過如此吧!它應該是一個整體,然而眾生的苦正在這裡,明明是一個圓,卻被執著所質礙而無法玲瓏地透視,於是只能就有限的範圍看到半個圓或某一端、某一點,自己所了解、認識的,能夠接受它、享有它,至於對那相依的另一半是不太理會也無法納入知覺的。
 
有不少急著修行的人常質疑:「老實念佛不是很好嗎?修行的生活需要執事嗎?」可憐的是這欲界眾生有個要吃、喝、拉、撒、睡的色身,而這色身總要費些工夫來維持,但由於前述觀念使然,因此就演變成只要洗澡,卻不耐煩洗衣、晾衣、摺衣、補衣、製衣;至於吃飯,有的吃就好,那裡需要洗菜、揀菜、煮菜、洗碗、刷爐,何況在這當中又有一大堆的人事紛雜!這就如同有人只希望養個白胖、健康的寶寶,卻不耐煩處理孩子的哭鬧、生病一樣。我只欣樂這個,我厭惡那個,可能嗎?這是沒辦法切割的,修行生活是一個整體的圓,生命整然的全部,何曾缺過那一角?
 
修行生活唯有透過智慧的觀察抉擇,才能真正做到德行的淨化。我曾經自許對事相的繁雜瑣碎已不再感到厭煩,卻不料這一夏的芒果肉,那酸中帶甜的滋味,又映現出我那愛惡、棄取的習氣。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