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化雨
感恩發願:修慈悲觀

慈悲是不瞋恨、不惱害眾生,減少與人的衝突、隔閡。 觀眾生猶如赤子,超越對立差別、超越種族、主義宗派、人我區隔。 願眾生分享自己內心的平靜、安詳、喜樂,這就是慈悲觀。



 
淨化的心靈分享
 
慈悲是使人趨向柔軟友善的氣質。慈是「與樂」,給予別人安樂;悲是「拔苦」,拔除他人的痛苦;與樂、拔苦合起來就叫慈悲。慈悲是不瞋恨、不惱害眾生,減少人與人的衝突、隔閡。人怎麼能做到不瞋恨、不惱害眾生呢?這必須透過禪修來淨化心靈,在經過淨化後,心靈自然地敞開,觀眾生猶如赤子,超越對立差別、超越種族、超越主義宗派、超越宗教差異、超越人我區隔,這時候心靈最健康,對人最信任,願分享修法的喜樂、深深為他人祈福:願眾生能脫離痛苦走上解脫之道,願眾生分享自己內心的平靜、安詳、喜樂,這就是慈悲觀。
 
漸次修習慈悲觀至怨親平等

慈悲觀要怎樣修呢?慈悲觀的基礎是感恩,所以首先要觀想自己最親愛、最想要感謝的人。一般來說,母親與我們的關係最親近,給予我們的恩惠也最多,一想到母親的慈愛恩惠,很自然就能生起感恩、感動—希望能讓母親安樂、拔除母親的痛苦。所以,一般修法時會先觀想母親的慈愛,幫助我們生起感恩慈悲的心境。
 
其次,觀想的對象和你的關係必須是從親到疏,感情要從濃到淡,這是修慈悲觀的次第。雖然說我們對待眾生要「以德報怨」、「冤親平等」,但如果一開始修法觀想就以曾經跟我有冤仇、不愉快的冤敵來做所緣境,我想恐怕一想到這些影像時,心雖是動了,卻是很難保持平穩和諧的善性循環,更別說對他們生起慈悲柔軟的感動了!所以《菩提道次第廣論》說:

漸次修習,先於親友,次於中者,次於怨修;若於怨處如同親友,心平等轉,漸於十方一切有情而修習之,如是於其等捨慈悲別分其境。

即是修慈悲觀的次第,很分明。

因此,我們首先要觀想跟自己最親近的人,大家可以觀想和自己最親近的母親;若母親已去世,可以觀想其他還在世的人。

其次則觀想和自己關係稍微疏遠的人,如親戚、朋友、同學、鄰居等等。

第三個對象是:曾經和自己有過怨憎、不愉快的人。最後才觀想一切和自己不親也不疏、不愛也不怨的一般人,甚至擴及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等所有的眾生。

注意要觀想與自己同性別的活人為對象,不要觀想異性或死人,因為異性或死人會產生一些不必要的聯想。
 
發願回向開展心境
 
我們很容易地對親人產生感恩的心情感同身受,但要對自己的怨敵,乃至所有的眾生產生親切感、慈悲心,便需要修煉調整了。修慈悲觀時要用平等和諧的心境對待所有的眾生,這是在禪修時我們一再提醒、修煉的心態。為何禪修後要修煉慈悲觀呢?禪修用功是清明不愚昧,並保持平等心,不在貪與瞋的兩極端間擺盪;現在修習慈悲感恩,更要秉持平等和諧的心境來對待一切。

如果還在禪堂,只有觀想所緣就無法把持平穩平等的心,走出禪堂,怨親映現,心境將更是激盪而難以掌握;所以這種修煉是不可少的,在一期或一堂的禪修後,要緊接著修煉心境的開展,這是回向心,開展心、發願心、分享心的修煉。
 
虔敬的發願

在禪修後修慈悲觀,可以藉禪修對心境的修煉和法喜來引發感恩心並發願回向。那麼要如何發願回向呢?我自己寫了發願文,跟大家分享:
我要感恩,因為我得到太多:

現在擁有的一切,是許多因緣的護持成就;一路走過來,有很多人的付出陪伴。

出生以來,母親對我無微不至地照顧,呵護著稚嫩無知的我,怕跌倒、怕受涼、怕生病、怕不讀書,辛苦地拉拔我長大;乃至我的出家修道,都曾經深深地傷痛她。

還有很多人,不管我認識或不認識,他們都和我的生命息息相關。到學校有老師教導,在鄰里間彼此守望相助。平常日子裡,一轉水龍頭,有水解渴;一按開關,燈就會亮;一出門,路都鋪得非常平整;甚至垃圾都有人準時到門口來收。

出家後,不管我認識或不認識的信眾,他們虔誠地布施、供養,不斷提醒我驗證佛法,是他們的殷殷的期待。無可計數的恩情,我要如何回報?

此生此世的恩情尚無法回報,更何況生生世世的父母親友,一切眾生之恩。只有修法才是報恩,只有慈悲喜捨才能報鴻恩於萬一。

修法是為了尋找解脫的道路,解除憂悲惱苦,但願一切眾生遠離所有的苦和苦因,獲得所有的樂和樂因。為了報答最親愛的母親,親友、鄰居、同學、老師們,我的怨敵,乃至一切人,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我願發菩提心,以勝妙喜悅的心用功修學,如有一點一滴、一絲一毫的功德,都願分享,分享法的喜悅、法的利益、法的功德。

而對自己的驕慢、懈怠,我願虔誠地懺悔;假如過去由於我不慈悲的習性而惱害別人,我願虔誠地懺悔;若我因貪瞋痴而受別人的惱害,我也願意虔誠地原諒。

但願一切眾生發菩提心,遠離一切苦和苦因,願一切眾生獲得樂和樂因。願一切眾生以平等和諧的心來看待自己和他人,願一切眾生能分享修法的喜悅、修法的利益、修法的功德,願一切眾生沐浴在佛光中。

這是我的本願,為了成就本願,我要用功修行,修一切緣起的慈悲與智慧,祈求能夠得到佛陀的加持,善知識的攝受,我願成就一切、願成就一切、願成就一切,我願如斯佛自知,畢竟當來得成就!

這是我禪修的發願文,也是回向文,以此提供大家參考。希望每個人都能發菩提心,把自己禪修的喜悅表達出來,同時也說明今後要努力的方向—願成就所有眾生修法的喜悅、修法的利益、修法的功德,能使更多人得到佛法的增上利益。這是我的願,每個人都發自己的願。以慈悲心願一切眾生都能離苦得樂,走向解脫之道,這應是大家共同的心願。

(八十七年五月十八日香光尼眾佛學院禪七開示)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