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應該知道
學戒問答



近年來,隨著弘法的熱絡,居士們雲集求戒的盛況與時俱增,我們可以很明顯地感受到人心對佛法的渴求,而這也正意味著精神生活的淨化、提昇,已成為現代社會的重要課題。受持戒律是修學佛法的基石,因而居士們受戒之後的學戒與持戒,一向是我們深切關心的。此次由於紫竹林精舍慶祝落成傳授在家五戒、菩薩戒的因緣,我們收集居士們在學戒上的問題,擷取幾題特在專欄中探討,期願未受戒者發起廣大深願心,已受戒者更能如法受持。
 
問:受持五戒是否可以持六齋日?受了菩薩戒可以持方便素嗎?可否煮葷食?
答:華嚴經說:「戒為無上菩提本」,持戒是修行解脫道的基礎,也是佛法異於世間一切學問的最大特色。佛陀制戒即是要弟子們,先學習過正常、和諧的生活,才能進一步將佛法中深奧的義理,實踐於日常生活的事相裡,發揮利益自他的真實效用。在自他利益的兼顧上,佛
法是以慈悲精神為主的,因此不論五戒、菩薩戒,都是以不殺生戒為首。
 
五戒是一切戒律中的最基本戒律,也是佛弟子皈依三寶,邁向成佛之道的起步。不殺生戒,以戒除親自殺生,或勸、或教他人殺為主,至於購買吃食屠妥的肉類,並未在禁止之列,主要用意是為讓人們不致因修學未深,驟然改為素食,不易適應,而望之卻步。但如果受持五戒
後,能發心漸次素食,或是進一步持六齋日,亦即於農曆每月的初八、十四、十五、廿三及月底最後的兩天,茹素且過午不食,學習三世諸佛的行誼,讓身口意業更趨清淨,自是很好的。
 
就大乘的菩薩道而言,不食眾生肉是菩薩精神與美德的實踐,而經由五戒的薰修,進受菩薩戒,更須發起廣大的菩薩心,以救護眾生、自利利他為行持的準則。因此受持菩薩戒,茹素是必要的,除非萬不得已,如患重病非用動物肉為藥引,才可開緣,但也要心存感恩,深深懺悔自己的業障。受持菩薩戒,萬不可再退持方便素,毀壞受戒初衷,再與眾生結下殺業因緣。但若為照顧尚未學佛的家人,不得不烹煮葷食,只要不親自殺生,且自不食葷,是可以開緣的。
 
問:聽法師講戒就是受戒嗎?
答:在佛法中,聽戒並不即是受戒。佛教重視「心念、思想足以引導行為」的事實,因此一個人若發心求受佛戒,應先了解戒法,然後經由戒師的引導,依循受戒儀軌,發起最上廣大深心誓願,遍緣法界一切有情無情,願依三寶四諦戒法,斷除一切罪惡,修持一切善法,廣度一切眾生,如此感得戒體,就是受戒。如果對戒法不甚了解,僅能以虔敬的心,隨眾懺悔求戒,亦可感得去惡修善的善根薰習。
 
真正受持戒法,須具足四緣——「戒法」、「戒體」、「戒行」、「戒相」。「戒法」是佛陀所制定的法規,「戒體」是在受戒時感得的,一種源自佛陀,師師相授無表色的薰習功德;「戒相」和「戒行」則是如法執持佛戒,表現在身口意上的行為。因此,聽戒、學戒實影響著得戒和持戒的了解程度,但絕不等於受戒。
 
問:我平時持大悲咒替人收驚、翻土(去煞的俗語),是否犯戒?
答:是否犯戒需視動機而定。
如果加持大悲咒,確是為了幫人袪除驚嚇,安定身心,度過難關,讓他生出面對現實,解決問題的信心,那麼,非但沒有犯戒,反而是菩薩利他方便的實踐。佛法說有八萬四千法門,含有真實道和方便道,但需掌握原則——以引導眾生經由智信、離欲、修福等修持,遠離顛倒夢
想,達到解脫、自在為最終目的。
 
持咒的法門是方便法門,緣起於佛世時,為順應接引當時以持咒為修行方法的外道行者,也能獲得佛法的利益,因此開緣。如今,為人持咒加持,即是經由持咒者身口意三業的虔誠、修持力,和咒語本身的相互感應,感通諸佛菩薩、護法龍天慈悲加被,使其身心安寧。
 
但它並不是佛法中的究竟辨法,應進一步引導皈敬三寶,修持佛法,遠離惡業,造福眾生,才能真正得到身心安詳。
 
但如果受持佛戒的人,以持咒的名義,運用民間收驚、祭煞等鬼神信仰的心理,藉機詐欺斂財,沽名釣譽,導人迷信盲從,不僅觸犯了妄語和偷盜戒,對於自他慧命的保護,也都是一種莫大的損害,不可不慎!
 
問:受了五戒、菩薩戒的老師,可以打罵學生嗎?
答:佛教並不完全否定棒喝的教育功能,因為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善用教學法,因材施教是必要的。就像昔日阿那律尊者,總在佛陀說法時打瞌睡,有一次,佛陀大聲地喝斥他:「你這麼好睡,就像是深埋在土中的蛤,一睡一千年,聽不到佛法,也永遠得不到解脫!」佛陀的喝斥令阿那律感到慚愧,於是發憤用功,修學終於有成就。
 
古來中國禪宗門庭也不乏棒喝的事,例如有位學僧為求禪道,遭到越溪禪師的棒喝,仍不明就裡。他在法堂外遇見了首座老禪師,老禪師和藹地問他:「出了什麼事?到我那兒喝杯茶吧!」學僧喝茶時,敘述了求教於越溪禪師的經過,不料,老禪師聽了之後,立即揮手也打了他一巴掌。就在茶杯落地聲中,老禪師問:「你要學禪,現在用禪供養你了,你知道嗎?」學僧目瞪口呆,老禪師又追問一次,學僧還是答不出來。老禪師於是說:「你再看看我們的禪道吧!」說著,就彎腰撿起打破的茶杯,又拿來抹布擦乾那灑落一地的茶水,接著說:「除了這些之外,還有什麼是禪呢?」學僧才終於體悟到「禪就在舉手投足之間」的道理。
 
由此看出,打罵雖表達深邃、活潑的禪理,卻也須在禪師的灑脫和觀機逗教下,相互應用才行。
 
又例如,有一次,仙崖禪師夜裡巡寮,突然發現在昏暗的圍牆角落裡,站著一張高腳的板凳,他知道那是怎麼一回事了。禪師不動聲色地把凳子移開,自己站到凳子的位置上去。直到夜深,一雙很重的腳,一跨踩在禪師的肩膀上,「不對!」黑暗中傳出驚恐的音聲,這時禪師說:「趕快去加件衣服,夜深露重了,不要著涼!」雖然,禪師再也沒有提起這件事,從那以後,寺裡再也沒有溜單夜遊的學僧了!
 
足見喝斥棒打雖未嘗不是幫助學生成長的法門,而軟言勸導也可以收到教育的功效。教育工作是艱辛的「樹人」工作,最重要的是老師必須具有菩薩的精神,肯定「人人皆有佛性,皆可成佛」,每一位學生都可以被教育,也都值得教育。因此,學生與學生之間,乃至師生之間都
是一起成長,平等而尊貴的。若能將五戒、菩薩戒中,善盡職責、戒除瞋忿易怒,以公平無私的關懷精神,用於引導,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啟迪學生的心智,健全學生的人格,那麼在教育的利他歷程中,不但可以提昇老師的智慧,又何愁無法實現「愛的教育」,重建師生間的倫理呢?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