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界微塵
修習四無量心:慈悲的培育

心平平衡衡,對待所有眾生就像母親愛護自己的孩子一樣; 心平平衡衡,破壞心的限制,心的限制就是我們的分別; 發達四無量心,是圓滿菩薩道最重要的修鍊。




四無量心釋義
〔心平平衡衡〕

慈(mettā)、悲(karuā)、喜(muditā)、捨(upekkhā)四無量心(appamannā),在《阿含經》中又名四梵行、四梵室、四梵堂、四等心;《清淨道論》稱四梵住(Catubrahmavihāra)。

為什麼稱為無量呢?因為它普緣一切有情,對治無量戲論、煩惱,且牽引無量福德,招感無量果報。就其圓滿與真正的本質而言,緣一切眾生而不起分別,是沒有任何局限,沒有排他性、不公平性。達到無量境界的心,對任何國家、種族、宗教、階級的眾生,都不會懷有瞋恨,也不會有愛執,心「平平衡衡」。

〔最勝、無過失〕

為什麼又稱為「梵住」?在《清淨道論》中,依「最勝」和「無過失」而稱四無量心為「梵住」。「梵住」一詞可解釋為心超越、崇高的狀態,或似梵的住所。這四種心之所以最勝、崇高,是因為它們以最正當、最理想的行為對待有情。

「無過失」是從梵天的角度說的,梵天是印度婆羅門教最尊崇的主神、創造神,也是佛教宇宙觀中天界的神,祂沒有瞋恨,住在慈悲大愛中,而無有過失。如果以持戒與禪修培養慈、悲、喜、捨等四種心的修行者,被認為可以達到等同梵天的境界(brahma-samo),在未來將能投生到相應的梵天界,因此說這四種是似天、似梵的心。

〔心的家〕

「梵住」之所以稱為「住」(vihāra),是因為我們應當使這四者成為心時常停留的居所,感覺像在「家」一樣,而不是偶爾短暫地拜訪,又隨之遺忘的地方。也就是說,要讓這四者完全充滿我們的身心,展現在一切日常活動中。

〔慈是王,悲、喜、捨是不同面向〕

四無量心的意義在《阿含經》中並沒有說明,依《大智度論》卷二十所列舉阿毘曇中的解釋,慈是「與樂」,就是願一切眾生得到安樂,給予眾生世出世間的利益。悲是「拔苦」,憐憫眾生的苦難,並設法拔除苦因,使他們遠離苦惱。喜是「隨喜」,見眾生離苦得樂,心生歡喜;見他人功成名就,隨喜讚歎。捨是「心平等無執」,捨前三種心,不憎不愛,怨親平等。分別來說,此四心的意義並不相同;綜合來說,四心以慈心為王,悲、喜、捨心是慈心不同的面向。
 
四無量心的重要性
〔對治煩惱〕

四無量心有對治煩惱的功能,慈、悲、喜、捨四心,分別對治瞋恚、惱害、嫉妒、愛憎四種煩惱,令心得到清淨安樂。

〔諸善根本〕

四無量心是三乘學人由凡入聖的基礎,從凡夫到聲聞乘最高果位的完成,乃至佛智的圓滿都須以四無量心為根本。

〔無漏解脫〕

由於四無量心通於婆羅門的修持,早期佛陀說四無量心,是希望佛弟子依梵住而行,因此四無量心被視為世間善法。然而,在《阿含經》中提到,四無量心又可稱為無量心解脫。如果慈、悲、喜、捨四定,與七覺支俱時而修,是可以達到無漏解脫的。

〔圓成菩薩道〕

菩薩以救濟並廣度一切眾生為弘願。這難行深遠的大道,若沒有四無量心作基礎,很容易心生退怯。菩薩因為修習四無量心,所以能將心胸開啟,時時欲令眾生離苦得樂,所以可以多所饒益眾生。

如果要行菩薩道,就應該深入體解慈、悲、喜、捨的意義,並在日常生活中修習,耐心地培養,讓這四者完全充滿我們的身心,從「有量」的慈、悲、喜、捨心,逐漸步入「無量」的慈、悲、喜、捨,成熟有情、莊嚴國土,圓成菩薩道。

〔修習的下手處〕

四無量心既然如此重要,要如何培育修習呢?可以從日常生活及禪修二方面下手,從這兩方面開始,彼此相輔相成。這也是依照聞、思、修次第的學習——先從聽聞熏習來理解四無量心的意義、修習的目的等等;接著,時時以這四種心當作行為的準則與省思的課題;再來就是將其作為禪修的業處。有系統地、持續地修習,破除心的限制,將這四種特質深深地融入身心,變成自然的習慣。

以下將具體、有系統地說明慈、悲、喜、捨的修習方法。
 
總說慈悲觀
〔慈悲是佛道的根本〕

四無量心中,慈悲常一起連用。慈心是培養無分別的愛,是四無量心的基礎,如果沒有無量的慈心,悲、喜、捨等無量心,也無法達到高的層次。慈心是給眾生快樂,而悲心是不忍眾生苦,二者雖然不同,但我們常把它們連在一起,變成一個味道。慈悲是菩薩最重要的德行,如經典中有「(菩薩)亦以大慈悲力故,於無量阿僧祇世生死中心不厭沒。以大慈悲力故,久應得涅槃而不取證。以是故,一切諸佛法中,慈悲為大。」(《大正》卷二五,頁256c)。因為「慈以功德難有故,悲以能成大業故」(《大正》卷二五,211c),所以經論常以種種文句讚歎慈悲,若無慈悲心就是自修自證的自了漢。
 
〔觀世音菩薩的法門〕

觀世音菩薩是大慈大悲的象徵,菩薩甘露遍灑,拔苦與樂。印度或西藏的觀世音菩薩是男性,在中國,觀世音菩薩多數轉變成女性。為什麼會轉變成女性呢?這其中有它隱含的象徵意義——如同母親的愛。就像《慈經》中說:我們對待一切眾生,要如同母親對待自己唯一的孩子一般,永遠呵護自己的孩子,無微不至地關懷照顧。

在印度,觀世音菩薩是很厲害的大修行者,祂的造像與印度的大神濕婆很類似,因祂能吸入很多毒物,就像孔雀喜歡吃有毒的食物,當牠吃入有毒的東西後,牠的羽毛就會愈來愈光彩亮麗。而觀世音菩薩的慈悲,就像大地承擔一切眾生的苦難,願意將眾生的苦水、毒素全部吸進,祂的身體卻會愈來愈發亮,轉變成好看的藍色,騎坐在老虎背上,威武有力。

所以觀世音菩薩有兩面,一是勇猛力士,像濕婆、馬哈嘎拉;一是仁慈柔和,像母親。印度、中國的觀音各展現不同的一面,我們學習做觀世音菩薩,這兩方面都要學,才能拔苦與樂。

〔以慈悲為修行的支持〕

四無量心的修行,特別是慈悲觀,應該變成我們修行的支持,慈悲心的修行和心的光明及身心輕安有密切的關係。不管我們修止還是修觀,光明和輕安是不能分開的,而修行的成就是靠身心的輕安和止觀的光明。有了它們,身和心的遠離才能成就,才能感覺斷修和樂修的快樂,發達所有修行的功德。

慈悲心是很亮的心,很柔軟寬容的心,它能夠讓我們平和地面對生活上所發生的各種情況,緩和、紓解緊張跟不安,為自他帶來喜悅與希望。我們修習安般念或不淨觀時,有時會覺得枯燥、無趣,或者出現障礙,此時要修習慈悲觀來調和身心,突破困境。靠慈悲觀修行的支持,可對治修行過程中所有的障礙。
 
慈無量心的修習
〔第一階段的練習〕
◎以慈心觀為修行前方便

慈悲觀可以分為慈心觀和悲心觀,慈是與樂,悲是拔苦;慈對治瞋,悲對治害,二者雖然很類似,但仍要加以分別。慈心觀排在第一個,是最重要的。其修習方法可以分為對自己修慈、慈心禪定、擴大所緣三個階段,修任何法門,都可以用第一階段作為前方便。修行方法要很清楚,這個方法特別能利益一切眾生,是菩薩道的實踐。

《雜阿含經》說:「因心,眾生有煩惱;因心,眾生有清淨。」而讓眾生清淨的最好方法是愛。愛有兩種:宗教的愛、有貪欲的愛。宗教的愛是沒有貪欲的愛、無分別的愛,是使心清淨、深入不分別的境界,最有力量的方法。不論修什麼法門,以慈心觀為前方便,很容易達到目標,實現沒有障礙的心,平平衡衡無分別。

◎對自己修慈悲

禪修——修習止觀,是佛陀最讚美的法,若沒有修習止觀,便不能到達無分別、無障礙的境界,不能得到修行真正的利益。從止觀修習慈悲觀,首先要以自己為所緣修習慈悲,能慈悲對待自己,才能慈悲地對待他人。若對自己的慈悲不明顯,便無法對他人修慈悲觀。你要能很明顯地以慈悲對待自己,才能對一切眾生修習慈悲。

因為我們愛自己比愛眾生還多,眾生都是愛自己,希望自己幸福快樂,不希望受到苦迫、傷害,所以我們也希望所有的眾生幸福快樂,不要受到傷害。一個連自己都不愛的人,也不能愛別人,什麼事情都做得出來。

對自己的慈悲要明顯,保持心的柔軟、放鬆,有身輕安、心輕安,如此才能利益眾生。如果我們緊張、不安,連自己的身心都無法調適,如何能利益他人?

◎自己的身體是實驗室

以自己為所緣修慈悲觀,然後才能擴大所緣至一切眾生,這個道理很重要,要清楚地瞭解這個道理。為什麼?在《雜阿含》及其他經典中,佛陀曾說這五尺的小小身體,是我們的世界,我教導這個世界的生、滅、以及滅的道——八支聖道、三十七覺分、四聖諦。如果對四聖諦等道理,只有聞、思,不算是真的瞭解,而是要用自己的身體去實踐、驗證才能算是真的瞭解。解脫只能靠自己的身體,不能靠別人的身體。自己的身體是我們的實驗室,除了這個實驗室外,沒有其他的實驗室可以檢驗佛陀所開示的法。解脫是從自己的身心開始!

第一階段很重要,瞭解第一階段才能瞭解身體的各種情況。雖然身體臭臭的,帶給我們許多麻煩,但它卻是我們的實驗室,所以要好好地瞭解修行方法,運用智慧修行,以自己的身心來做實驗求證。不然,坐在這裡做什麼?對自己、他人都無益。如果不瞭解這個道理,不管修什麼法,都很難進步。

◎威儀穩定

不管修止修觀,先從慈悲觀來調身心穩定開始,為什麼?因為這樣才能瞭解無量心。身心若不穩定,如何瞭解無量心?所以要先感到身體穩定、心穩定。可以透過修慈悲觀來感受身心的輕安,身體不輕安,便不會樂修樂斷,心就會樂在妄念、煩惱裡。此時的所緣,就是以慈悲的心來放鬆身體,要瞭解威儀與身、心及呼吸的關係。威儀與慈悲的修行連在一起,以慈悲心祝福自己,使自己感到身心的快樂。

佛陀教導我們四種威儀:站立、坐著、經行、躺臥,要瞭解站著時不是坐著,坐著時不是躺著,躺著時不是經行,我們是不斷地在變換著姿勢,所有的威儀都是無常。在四威儀中學習身體威儀穩定,身體威儀穩定會幫助我們調心穩定,在身心穩定的情況下,什麼活動都能做好,修行也能進入情況。

◎威儀的精髓在根律儀

修習戒、定、慧遠離煩惱,遠離的條件就是威儀,而威儀的精髓在根律儀。中國禪堂習慣大家一起共修,常常一起修行了很多年,卻不知道隔壁的人是誰,這種遠離是非常寶貴的。能如此修習,就可以利益自他。根律儀是戒律的精髓,當有根律儀時,威儀就能穩定,威儀穩定,心就容易穩定,容易專注於所緣,定力便能增長,進而開展智慧。

◎調身體穩定平衡

找一個僻靜處,結跏趺坐,脊椎保持端正,平肩含胸,重心放在臀部三角骨上,身體穩穩地坐在墊子上,運用智慧在三角骨頭的接觸點上,調身體穩定平衡。身體的經驗會在接觸最明顯的地方開始。威儀穩定是靠脊椎、肌肉、經絡,要用定和智慧瞭解它們的關係。脊椎是身體的軸,脊椎直,身體就穩定且容易放鬆。記得表面大肌肉和深肌肉的關係,深肌肉雖然小,但是它調身體平衡的功能是很明顯的,當大肌肉放鬆時,深肌肉功能就會明顯,如此便可以靜坐很長的時間。

◎威儀、心、呼吸

心改變,呼吸就跟著改變。呼吸是心的窗戶,心改變會馬上反應在呼吸上,若威儀穩定,深呼吸即任運而生。威儀與心、呼吸是不能分開的。在心的訓練中,若能將呼吸與身、心連起來,會更容易進入情況。

◎徹底放鬆

修慈心觀時,第一要徹底地放鬆,慈心觀便是徹底放鬆的過程。不管學什麼法門,都要先學習放鬆,這是修行的基礎。佛教是緣起學,有緣起的瞭解才有佛法,沒有緣起的瞭解就沒有佛法。放鬆也是緣起,因此要瞭解什麼是放鬆的因緣、條件。放鬆的重要因緣是穩定的威儀,身體的威儀穩定,心也很容易穩定。如果身體的威儀不穩定,那心也不容易穩定,也不容易放鬆。

如果習慣這個方法,我們可以先從對自己放鬆開始,再慢慢地對別人。自己順法,也引導別人順法;如果我們的身心沒有順法、不穩定,怎麼能引導別人順法?自己緊張,別人也會緊張。

現在,觀想我們的身體像金字塔,脊椎在中間,身體的感覺很穩定。從下面接觸點三角骨往上掃,掃過身體的每一個部分,瞭解身體每一個情況。之前曾經說過身體是我們的世間,而五根和心的接觸,就是世間的經驗。

◎以四個願祝福自己

慈心觀的第一個階段——對自己修慈悲,要用四個願來祝福自己:

願我沒有怨仇(ahamaverohomi)

願我沒有瞋恚(abyāpajjohomi)

願我沒有痛苦(anIghohomi)

願我遍滿快樂(sukhIattānam pariharāmi)

對自己身體每一部分散發慈悲,感到放鬆、輕安。若身體不舒服、有病痛的地方,如肩膀硬、膝蓋痛,就在那部位停留較長的時間,用智慧觀察它們,將慈悲、緩和、接納與包容送給它們,漸漸地也就能放鬆,達到全身徹底地放鬆、輕安。

放鬆後特別要注意脊椎是否挺直,脊椎直,心自然會有警覺,心有警覺才能專注業處,持續用功,出離煩惱;如心無警覺,便使不上力,容易昏沉。要感到威儀很穩定,呼吸是順定的呼吸,是深的呼吸。順定的呼吸和不順定的呼吸不一樣,要分別清楚,瞭解它們不同樣的感覺。修慈心觀或其他法門同樣要學這個道理,然後自然能夠運用身體的輕安來修心的輕安,心的輕安是定的條件。

要徹底地放鬆身體,注意身體是否很穩定,我們能感受到骨頭的硬、肌肉的軟,肌肉是掛在骨頭上。在這情況下覺得脊椎直,表面大肌肉放鬆,腰骨、頭與肩膀自然地提起來,不用刻意、用力。

◎內樂遍滿

四個願中,最重要的是第四個願pariharāmi,pari是遍、圓滿;harāmi是我帶的意思。每一個語文有它的邏輯、特色,有時中文的翻譯不太清楚,看巴利文、梵文就容易瞭解,雖然大翻譯家玄奘、鳩摩羅什,翻譯得很好,不過有時因為語言的隔礙,就會不易瞭解。

帶快樂到身體裡面,將快樂投入身體的每一個部分,內樂遍滿,沒有例外。如果能感到內樂遍滿,那時便會對身體有問題、不舒服的地方感到愈來愈清楚,我們再用願祝福它,送給它們慈悲,這是調自己舒服、輕安的好方法。

有輕安就能夠有定,有定就得以照見諸法實相,解脫一切苦,佛陀教導我們這個課程,慈悲觀的過程可以讓我們的身心產生順定和觀的情況,這在三藏許多經典中都有記載。

要真的感受到這種快樂,不是用想的,而是要自己感覺到的,如此才能對外在的所緣修慈心觀。止觀行者是內樂遍滿的,所以阿羅漢、佛陀的微笑很放鬆、很舒服。這不是想像出來的,他們是真的很快樂。

當真的感到內的快樂時,再調自己的身體和心順著這內的快樂。內樂是輕安的因緣,輕安是定的因緣,定是慧的因緣,由戒、定、慧三無漏學,轉凡成聖,這是佛陀的教導。

◎習慣輕安

不管念佛、安般念或其他法門,都可以運用這智慧徹底地放鬆,感到身體放鬆,順輕安、定、觀,再來修習個人的止和觀的業處,這樣才能專注業處,出離所有的煩惱;如果沒有這些的條件,身心不穩定,無法出離煩惱,修行就不容易進步。要特別注意,必須習慣這種輕安,不但修行止觀時,做事、辦活動,也都要習慣並保持這種心態。

◎以慈心觀利益自他

體會慈心觀能放鬆身心,瞭解慈心觀如何先利益自己,然後才可以利益他人;如果不能瞭解慈心觀,如何能利益自己?在雜念、煩惱中,連度自己都沒辦法,怎麼利益眾生?

不論修習那種法門,或修止修觀,都可以先做第一階段,短時間練習放鬆身體,調柔自己的心後,再專注修習的業處。在修止時,樂受較明顯;修觀時,苦受較明顯。像修觀呼吸時,前幾分鐘先修慈心觀,再將注意力放在鼻孔周圍的觸點,覺知呼吸的進出。要特別留意,此時不要去注意身體的感覺,因為感覺屬受念處,不是安般念的業處,此時感覺會變成障礙,因為當心有定時,注意感覺,感覺會變得很明顯,它就會成為干擾。只要將注意力放在呼吸或所修的業處,不讓心離開業處。

◎以正念正知加深定

我們要有決心,只注意呼吸,不注意感覺,或其他身心現象。漸漸地,定力增加,便能進入禪那,成就安般念的修行。如果身體的感覺明顯,造成無法注意所緣,或所緣模糊時,也不要丟掉念與定,這時,應加強擇法、輕安、喜等三覺支,令心覺知所緣。慢慢體會身體威儀、心和呼吸的關係,用「尋」思惟呼吸,以智慧觀察呼吸的入出、長短,持續努力不間斷,保持覺知,不斷地練習,習慣自然地作意所緣。因為「定」就是不迷惑於所緣,定能讓身心敏感,若能瞭解執著在定的麻煩,自然就不會執著在定了。連續不斷地運用正知正念,就能加深定的功夫。

〔第二階段——慈心禪那〕

當能感到身體放鬆、穩定、舒服,且心中充滿慈悲,就選擇一個所緣來發展穩定的相與穩定的作意。

◎以同性且活著的人為所緣

專注於一個所緣來修慈心定,必須先選擇一個人。要選和自己同性別而活著的人,並且是讓你尊敬的人物,如我們的師父,有功德的人等。要瞭解慈心觀的染是淫欲,而培養禪定需要很長的觀的時間,對於異性所緣容易起染心。眾生習慣在淫欲,不習慣在法欲,所以一定要選擇同性者。還有,要選擇活著的人,不要選擇死去的人,對死人修觀,我們不能入定。我們的目標是以一個穩定的所緣,培育定力,進入慈心禪那。選擇已死的人,無法入定,這是心的奧秘。

◎調影像明顯並以四願祝福

當我們感到很深很徹底的內樂、輕安時,就開始注意所緣。先觀自己的臉,面帶微笑、放鬆,眼睛、額頭、口、舌頭、頭、頸放鬆、下巴向內縮一點,這樣可以更放鬆,自然保持脊椎直。靜坐時,記得有時候要檢查下巴有沒有垮下來,造成脊椎瓦解而不挺直。我們先感到自己的臉部放鬆、微笑,然後觀尊敬的人也是一樣地微笑、放鬆。不用觀所緣的全身,只觀肩膀以上部分。如果他的影像不明顯,我們可以看照片,閉眼睛時,影像就會愈來愈清楚。觀這影像,調這影像明顯,並用這四大願祝願他們:「沒有仇敵、沒有怨恨、沒有痛苦,擁有快樂。」四大願內容是三個沒有一個有。

如果習慣這樣修,人物的影像會愈來愈明顯,我們的心穩定不改變、感覺不改變,所緣持續明顯,中間不出現雜念、妄想,大約經過一小時,將發展為禪定,即入慈心觀定。不過要每天修,習慣修,才能將心長時間地留在沒有變化的影像,及沒有變化的感覺中。

◎忍是最高的修行

修行不能一步登天,要慢慢培養耐心,持續地練習。「忍」很重要,忍是出家人最高的修行,沒有忍什麼都做不好。所有的佛都同樣地教導眾生:忍是最高的修行。在修行的過程中要忍各種身心狀況及一切順逆境,才能漸入佳境。

〔第三階段——擴大所緣〕
◎破壞心的限制

將穩定的慈心感覺,擴大至一切眾生為所緣,沒有例外。如何擴大所緣修無量心呢?要破壞心的限制。那什麼是心的限制?我們的分別就是心的限制,如果不分別,心就沒有限制,因為分別,心就受到限制,心除了分別的限制外,沒有其他限制。瞭解心的限制才能擴大所緣修無量慈心。那什麼又是無量慈心的限制?分別那個人很好看,他對我很好,他是我的兒子,她是我的母親,所以我對他們好。那個人我不認識、長得不好看,就不想看;或者乞丐很髒,我們討厭他,無法像對母親般地愛他。

所以要學、要練習面對所有的眾生,都是用平平衡衡的慈心觀,像母親對待自己的獨生子,是很穩定且沒有變化的愛,我們要以同樣的愛對待一切眾生。

◎五個所緣的選擇

要如何做呢?先觀想五個喜歡的人物,在這裡修的時間短,所以異性也行,沒有問題——母親、朋友、姊姊、弟弟都可以。我們用很快的速度觀想他們,只要有印象就好,不用調印象很明顯。觀想他們後,也用四個願祝福他們:沒有仇敵、沒有怨恨、沒有痛苦,擁有快樂。

接著觀想五個中性的人物,這次只要選擇認識的人,沒有特別喜歡或不喜歡,如鄰居、同學等。我們的心也要調得跟喜歡的人物一樣穩定,沒有分別。觀想他們後,再用四個願祝福他們:沒有仇敵、沒有怨恨、沒有痛苦,擁有快樂。

最後再選擇五個討厭的人,如果現在修行已經很進步了,沒有討厭的人,可以用過去的經驗。在小學或中學時,總會有些老師或同學是我們不太喜歡的,選擇他們為慈心觀的所緣,用四願祝福他們。觀他們和喜歡、中性的人,感到同樣的感覺、同樣的心,如果心還有一點分別,可以在每一類中,選一人觀想,不斷地練習。要觀這三類的人,同樣的感覺,同樣的心。

◎空間的擴展

如果對這三類的人物,都真能感到慈心平平衡衡,那麼便擴大所緣至一切眾生。要怎麼做?先從空間擴大範圍,由身邊的環境開始,如禪堂,再來是整個寺院、整個村莊、縣市、台灣、大中國、亞洲、整個世界、整個太陽系乃至無邊世界。

◎對象的擴展——五種沒有分別的眾生

就對象的擴展上,分五種沒有分別的眾生,和七種有分別的眾生,靠他們讓所緣擴為無量。五種沒有分別的眾生是:(一)一切有情(sabbesattā);(二)一切有氣息、有呼吸的(sabbepāā);(三)一切生物(sabbebhūtā);(四)一切有性格的(sabbepuggalā),眾生都有自己的性格,沒有兩個眾生會完全一樣。(五)一切有名色的(sabbeattabhāvapariyā),attabhāva是「自體」的意思,在佛教裡並不承認有不變的自體,佛教解釋attabhāva為「存在」,眾生因「名色」而存在。

這是五種沒有分別的眾生概念,他們只是一切眾生不同的概念。有氣、有精神、有性格、有名色,如果沒有這些存在的面向,那就不是眾生,眾生的概念裡一定有這五種。

◎對象的擴展——七種有分別的眾生

然後是七種有分別的眾生:(一)一切女性(sabbeittiyo);(二)一切男性(sabbepurisā);(三)一切聖人(sabbearriyā);(四)一切凡夫(sabbeanariyā);(五)一切天神(sabbedevā);(六)一切人類(sabbemanussā);(七)一切惡道眾生(sabbevinipātikā)。這七種是依照性別、道、趣三種分別來分類。所有眾生都包括這三種分別,不可能有眾生不在這三種的分別中。

前面五種無分別的概念,加上七種有分別的概念,一共是十二種眾生的概念,一切眾生都包括在這十二種定義裡面,這些幫助我們對一切眾生的瞭解。

◎方位的擴展——十個方向

接著向十個方向來擴展,我們的對面是東方,在印度的傳統中,曼陀羅前面就是東方,不靠指南針來決定那裡是東方。因為我們的世界是內的世界,瞭解這道理才能瞭解《俱舍論‧世間品》所說明的世間結構。很多人認為《俱舍論》不是科學的,科學上的證明不是這樣的,那是因為《俱舍論》說的是內的世界,蘋果樹和菩提樹是不同的!佛教是很科學的,不過是心的科學,和外面的不一樣。心的前面就是東方,心的東方與外面的東方並不太相同。

如果瞭解這個道理,努力、有系統並熱誠地修,心中的太陽會慢慢出來,我們不知道這個太陽是從東方來,還是從西方、南方來,不過它是很好的太陽,一定要看到它、習慣它,因為它是止觀的光明,可以照破黑暗無明,照見諸法實相。

接著我們祝願一切有情、一切有氣的、一切生物、一切有性格的、一切有名色的、一切女性、一切男性、一切聖人、一切凡夫、一切天神、一切人類、一切惡道眾生,一切東方的眾生,願他們:沒有仇敵、沒有怨恨、沒有痛苦,擁有快樂。

接下來是南方,右邊是南方,同樣的依十二類眾生,願他們:沒有仇敵、沒有怨恨、沒有痛苦,擁有快樂。繼續遶到後面就是西方,左邊是北方,東南、西南、西北、東北、上、下,共十個方向依次修習。一切世界的眾生都沒有例外,願他們沒有仇敵、沒有怨恨、沒有痛苦,擁有快樂。四個願、十二類眾生、十個方向,共四百八十次。

如果以禪定徹底修慈心觀,入出禪定四五百次,會愈來愈自在,這是徹底慈心觀的修行。大家要持續修、習慣修,它是很重要、很好的法門,有很多好處。也可以學誦巴利語,它是佛陀的語言,習慣背誦,正法熏習,可以支持我們的修行。

第二階段觀我們所尊敬的人,目的在培養慈心禪定,如果時間不夠,不一定要修,可以直接從對自己修慈的第一階段練習,然後跳到第三階段,練習擴大所緣至無量。

每天早晚各修習一次,會有調柔身心,開展心量,廣結善緣等多種功德。不過第二階段也很好,有時間可以練習做,或第二、第三階段輪流做。第一階段的練習很重要,要時常修、習慣修,讓身心輕安、放鬆、順定,也可以用這個經驗來幫助自己所修的法門,如安般念、念佛、中國禪等,甚至可以用這經驗將活動辦得更好。放鬆、微笑、內樂、順法,如此讓整個修行能利益自己、利益他人。

〔慈悲止息瞋恨〕

《法句經》中第三、四、五頌,對慈悲觀的修行很有幫助,我們可以瞭解它的意思。頌說:「如果我們有他(她)辱罵我、毆打我、打垮我、劫奪我的想法,心中的瞋恨無法止息。如果內心沒有他(她)辱罵我、毆打我、打垮我、劫奪我的想法,心中的瞋恨就能止息,心不受瞋恨束縛,便能得到解脫。」世間瞋恨無法止息瞋恨,唯有慈悲可以止息瞋恨,如果沒有努力斷除瞋恨的習氣,不算是真的佛弟子。所以修習慈悲心的過程,就是對自己、對他人發達慈悲心,在十個方向、十二所緣上發達慈悲心,心平平衡衡。

要特別注意瞭解什麼是瞋恨,《阿毘達摩》說瞋恨的作用是怒燒自己的依處,現起是毀壞自己或他人的福祉。瞋恨是傷害我們最大的煩惱,會消減我們的壽命,摧毀出家功德。如果我們能發達慈悲無量,平平衡衡的心,那佛所讚歎的沙門功德就會自然流露。因此,要瞭解出家成就的重要條件就是慈悲心,成佛的重要條件也是慈悲心。

修習慈悲心,然後慢慢瞭解:身心和呼吸有著密切的關係。可以用它來治療我們的瞋恨心,治療我們所有的不平衡、不舒服。如果每天這樣修慈悲心,天人的修行、解脫的修行都能圓滿,智慧也會圓滿,所有的波羅蜜也都會圓滿。它們的成就是靠智慧,所以要特別用智慧來修無量心,特別是修習慈悲心,因為慈悲心是無量心的基礎。
 
悲無量心的修習
〔離開苦的修行過程〕

悲心是不能忍耐眾生有苦,想要拔濟有情的痛苦。悲心的相違是害心,也就是害眾生的心。《法句經》說:一個婆羅門必須阻止害眾生的心生起,要特別重視悲心。

為什麼?因阻止害眾生心生起的過程,也正是我們離開苦的過程。害心是有分別的心,是只愛自己而不能愛他人的心,就是因為沒有修悲心觀,所以才有這種心。修習悲心觀,才能離開輪迴的根本——無明和愛,也才能夠離開隨眠。

悲心是不忍眾生苦,不忍眾生苦和不忍自己苦是不能分開的,所以佛陀說修習悲心觀的過程就是離開苦的過程,佛陀的解脫就是這樣的悲心的解脫。

如何修習悲心?先要瞭解我們以智慧修習悲心,效果才會無量,《法句經》說:如果我們還會害眾生,我們就不能成為真正的聖人,不害眾生的人才是真正的聖人。

〔以佛陀為楷範〕

佛陀在過去很多世中,為了成就悲心圓滿,於是為了其他眾生而供養自己,因為如果悲心不圓滿,便無法成佛度眾生。在本生故事中,佛是猴子王,為了他的同胞而供養自己。生為人身時,看到母老虎因生完小老虎後,實在太虛弱,無法找食物,佛陀自己就做他們的食物,讓牠們不要餓死,再次供養自己,成就無量悲心的修行。為了讓眾生離開苦,我們應當以佛陀為楷範,修習無量悲心。

〔認清敵人〕

修習悲心的過程與慈心相同,但要瞭解他們的味道及互相的關係。對自己修悲心,願自己沒有苦,先對自己培養無量的悲心。悲心的親敵人是害人,疏敵人是自憐,如果自憐就會軟弱沒有力量,不可能有大悲心。大悲心的生起,是靠力量而不是軟弱,修悲心觀千萬不要生起自憐的心。

〔對自己修悲心〕

同樣的道理,要先調自己很穩定,瞭解心就在這個身中,瞭解身體與心的相互的關係,身心情況會反應在呼吸上。先有穩定的身心,然後祝福自己:願自己身心解脫苦。身體有緊張、不舒服的地方,就祝福它們,願它們離開苦。

我今年去波蘭的奧斯基威特(Auschwitz)二次,那裡是世界上最大的墳場。二次世界大戰時,納粹在那邊用煤氣等方式殺害了一百五十萬人,到現在還可以看見零星散置的骨骸。我看過他們用那些死人的頭髮做衣服,骨頭做肥皂。我也碰到過一些曾經被迫害的人,他們像動物一樣被關在集中營裡,每天被毆打、虐待,受著無法想像的苦。這種椎心刺骨的經驗,是非常不容易忘懷。戰爭過後,他們必須努力克服瞋心、害心,找到活下去的力量。他們告訴我:有人因為無法面對便選擇逃避,甚至自殺;有人用了十年、二十年的時間才克服傷痛,重新面對人生。唯有面對苦、超越苦,才能活得自在,也只有先對自己慈悲,才有可能發出慈愛他人的力量。

要分別慈心和悲心的味道那裡不同,再慢慢將二者,連在一起變成一個味道。與慈心觀相同,先對自己生起悲心,然後向外擴散,感覺要很穩定,先瞭解慈心和悲心的不同在那裡,慢慢練習就會熟練。

〔修習悲心禪那〕

選擇一個受苦的人物,他是我們所尊敬的人,這裡也要選擇同性別且活著的人,思惟他的苦難,應以「願此善人解脫痛苦」的意念,生起對他的悲憫。如此一再修習,重覆多次,直到所緣清楚穩定,感覺平穩不變,進入初禪、二禪、三禪。

〔破壞限制〕

修習悲心觀和慈心觀一樣,都要破壞分別,這個破壞分別是非常重要。要修慈悲平平衡衡,重要的條件是出離,就是沒有執著的心,為什麼?因為瞋心、害心的根本是貪欲。

接著,如同修習慈心觀那樣地修習悲心觀,也就是對喜歡、中性、討厭等三類的人修習悲心觀,對他們祝願:「願此善人解脫痛苦」。對這三類人悲心平等而無差別,破除人際之間的差異界限後,再修習悲心遍滿,即五類不限定遍滿、七類限定遍滿、十個方向遍滿。

如果是對生活愜意、沒有任何痛苦跡象的眾生培育悲心,應思惟:一切尚未解脫的眾生,都不能免於墮入惡道的命運;又因他們在生死輪迴中所造的惡業,只要還未能免於投生惡道的危險,一切眾生仍要遭受那些惡業的果報;再說每一個眾生,也還未能解脫生、老、病、死等苦,都是可悲憫的原因。
 
〔以智慧修習慈悲心〕

修慈悲觀的重要地方在第一部分的調身心穩定,在身心世界中克服瞋恨、害,離開自他分別,不執著。如果能找到這種心,佛陀說這才算是真正的修行者。

《法句經》有一頌:「怎樣的人才是有修行的人?是能夠在有瞋心的人中,不生瞋心的人;在有害心的人中,不生害心的人;在有執著的人中,沒有執著心的人,這種人才算是修行者。」真正的慈心、不害心靠不執著的出離心。如果能用出離心,才能用沒有分別的智慧,能用沒有分別的智慧,才能真的離開所有不善法,圓滿一切善法。

要瞭解這是用智慧來修無量慈悲心。我們擴大悲心所緣時,要以這種智慧,瞭解慈的體是什麼、悲的體是什麼。以出離的心修習它們,漸漸地才能沒有執著。雖然味道不同,但二者不能分開,希望大家能夠清楚修習方法,瞭解慈心與悲心的差別在那裏,慢慢體會,然後將二者變成一味,也就是慈悲觀的修習。
 
(編者按:本文摘錄自性空法師《四無量心》的開示,文內部分標題為編者所加。本書將於九十三年五月,由香光書鄉出版社出版。)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