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錄自087 期
2006.09.20
釋見豪
《正見經》導讀認識《正見經》
比丘們! 猶如黎明曙光是日出的前兆和跡象, 正見是善法的先驅與前導。
《正見經》從哪兒來?
《正見經》是怎麼產生的呢?
聖典的結集
佛陀時代沒有文字的書寫記錄,所以佛陀說法時,弟子們以背誦方式憶持佛陀的教法。記憶的方式可能造成對教法的忘失、不完整,或理解的不同,以致於在傳誦上產生了差異。佛陀涅槃後第一次結集的教法,由弟子誦出,經與會大眾的審核、認定與編輯而成。除了佛陀所說以外,諸弟子所說而經佛陀印可的也都在結集之內。
經典結集依教法的長短、內容及攝受對象,分為長、中、雜與增一等四種尼柯耶。根據覺音《長部注》,第一次集結後,四種尼柯耶分別由阿難(《長部》)、舍利弗(《中部》)、大迦葉(《相應部》)、阿那律(《增支部》)等傳承的弟子們繼續傳誦、弘通。
佛陀涅槃後,弟子們因為對教理或戒律的解說不同,而分裂成許多部派。上座部所屬的銅鍱部傳承了一套最完整的巴利三藏聖典。約於西元前一世紀,錫蘭開始以文字記錄巴利三藏。南傳佛教自認巴利三藏是最純正,最接近佛陀原始教義的聖典。巴利經律論三藏中的經藏,包括《長部》、《中部》、《相應部》、《增支部》與《小部》等五部。相較於巴利經藏五部,漢譯的「四阿含」並非專由一個部派所傳,相傳《長阿含》經乃法藏部所傳,《中阿含》與《雜阿含》是說一切有部所傳,而《增一阿含》則是大眾部支派所傳。
經藏依據經文篇幅的長短輯成,其中,不長不短的經典為《中部》。《中部》內容主要論述四聖諦、緣起等基本教義,闡發無常、無我等宇宙真理,述說各種修持方法及其與涅槃解脫道的關係,為論究法義的經典彙編。
正見經
《正見經》即是南傳《中部》一五二部經典中的第九部經Sammādiţţhi Sutta,巴利語sammādiţţhi意指「正確的見解」。此部經是尊者舍利弗與比丘們法義問答的經典,菩提比丘(Bhikkhu Bodhi)更指出:整部《正見經》可說是舍利弗為馬勝比丘所說法身偈:「諸法從緣起,如來說是因,彼法因緣盡,是大沙門說。」所作的註釋。
《正見經》有什麼特色?
一般常見的經典多是佛陀以一個主題對四眾弟子的開示,《正見經》與此類經典有何不同呢?
聖典體裁
次第集成佛陀教法的過程中,弟子依佛陀說法的體裁與內容分有九種方式,稱之為「九分教」。九分教包括修多羅、祇夜、記說、伽陀、優陀那、本事、本生、方廣、未曾有法。爾後佛法開展,九分教因分類的不足又增加了因緣、譬喻與論議三類,形成十二分教。
九分教中,方廣在銅鍱部的傳承別稱為「毘陀羅」(vedalla)。《大毘婆沙論》說經典中廣說種種甚深法義的形式,名為方廣。方廣與毘陀羅皆是法義的詳細或分別解說的廣說,不同的是前者著重廣分別,後者則採用廣問答的方式,在一問一答之間,問者領解了對方的意見、歡喜讚歎,然後再提出問題、請求解答,形成一特殊的體裁。
《正見經》即是屬於這類法義問答的經典,它不是採取大眾在座旁聽,由兩比丘共論的阿毘達磨論的論式,而是佛或比丘(比丘尼),與四眾弟子間以請益方式進行自由的問答。
《中部》裡與《正見經》同屬於毘陀羅論究法義問答的經典還有《有明大經》、《有明小經》與《滿月大經》。此四部經屬於毘陀羅體裁的句型依序分別如下:
「善哉!尊者!」彼等比丘信受尊者舍利弗之所說,隨喜之,後更問曰。
「善哉!尊者!」尊者大拘稀羅對尊者舍利弗所說大喜、隨喜。對尊者舍利弗更問曰。
「善哉!聖尼!」居士毘舍佉對法授比丘尼之所說生歡喜、隨喜,更向法授比丘尼問曰。
「善哉!世尊!」彼比丘對世尊所說,歡喜、隨喜,向世尊更問曰。
「善哉!尊者!」尊者大拘稀羅對尊者舍利弗所說大喜、隨喜。對尊者舍利弗更問曰。
「善哉!聖尼!」居士毘舍佉對法授比丘尼之所說生歡喜、隨喜,更向法授比丘尼問曰。
「善哉!世尊!」彼比丘對世尊所說,歡喜、隨喜,向世尊更問曰。
這種論議不是因為自身的無知或疑惑,而是藉由討論而使法義得到充分的闡明。因此,參與者自身是要有修證的,如《增支部》說:「當來之世有諸比丘,不修身、不修戒、不修心、不修慧。……卻談最上法之論、智解之論,限於黑法而不覺。諸比丘!如是法污則律污,律污則法污。」(《漢譯南傳》Vol.19,p.128)
巴利經藏中毘陀羅法義問答的方式,成為後來阿毘達磨論典的根源。
誰是《正見經》的說法者?
經典都是佛陀親口說的嗎?
誰說的是經典?
《摩訶僧祇律》這麼說:「法者,佛所說、佛印可。佛所說者,佛口自說。佛印可者,佛弟子餘人所說,佛所印可。」(《大正藏》卷22,頁336)而《十誦律》記載有關經典由誰說的範圍,比佛自說或佛印可的更為廣泛:「法或是佛說,或是弟子說,或是諸天說,或是諸仙說,或是化人說。」(《大正藏》卷23,頁71)看來,佛法不只是佛說,有弟子說、弟子相互對論,也有佛陀略說而由弟子廣為分別,以及佛陀涅槃後弟子所說等。
舍利弗說《正見經》
《正見經》是由比丘們提問而舍利弗回答的經典。舍利弗是佛陀座下智慧第一的大弟子,佛陀於《不斷經》(《中部第111經》)中讚歎舍利弗的種種智慧及其證果的修行經驗,肯定他能次第修習九次第定,於戒、定、慧、解脫得自在與究竟。佛陀說:「假如有人是真正的弟子,因我的教誨而生、因法而生、由法所成,傳承佛法、而非傳承世俗利益,那個人肯定就是舍利弗。在我之後,舍利弗將正確地轉無上法輪,就如我所做的一般。」
因此,舍利弗是「逐佛轉法輪將」,也被稱為「第二師(尊)」。佛陀亦肯定舍利弗的教化:「若彼方有舍利弗住者,於彼方我〔釋尊〕則無事……我聲聞〔弟子〕,唯此二人善能說法,教誡、教授、辯說滿足……錢財者從世人求,法財者從舍利弗、大目犍連求。」(《大正藏》卷2‧頁177)
舍利弗說法特色
佛陀於《諦分別經》(《中部》141經)略說四聖諦後,由舍利弗為比丘們廣說、開演四聖諦法。舍利弗以正見來引導、啟發比丘們熟練四聖諦法,使之得以成就觀力,奠立修行的基礎。所以經中,佛陀以生母來譬喻舍利弗。
除此之外,《象跡喻大經》(《中部28經》)也記載舍利弗對四聖諦的廣分別,其分別教義條理嚴密,接近阿毘達磨論究、答問的風格。舍利弗與阿毘達磨論的興起有極深的關係。
《正見經》有什麼重要呢?
佛法入門經典
佛法入門經典
舍利弗以證悟的智慧解釋深廣的四聖諦教義,他所留傳下來的《正見經》,被後代南傳比丘們視為佛陀教義入門經典。《正見經》如其經名,其主題就是正見,藉由經中對正見的分析,帶領讀者進入佛法的核心。
正見的重要性
正念的修習一向被視為佛陀教法的珍寶,但仍不足以有力地強調正念的修習;唯有以正見為依據和引導,正念才能成為有效的解脫方法。為了證實正見的重要性,佛陀將正見置於八正道之首,且以「黎明曙光是日出的前兆和跡象」譬喻正見是善法的先驅與前導。
正見的類別及內容
正見有世間正見和出世間正見。世間正見就是建立善惡、因果、業報與凡聖的觀念,也稱之為自業正見,我們由此了解自己得承受自己的善惡行為。除此認知外,還要了解善不善業的分別、善不善業的主要內容、以及善不善業的根源。
然而,自業正見仍無法導向解脫,尚需具足了知四聖諦的出世間正見。出世間的四聖諦正見有兩個發展的階段,一是隨順真理的正見(saccānulomika-sammādiţţhi諦隨順見),這是與四聖諦相應的智慧,相信並接受四聖諦教法的原則,為概念性的正見。一是洞察真理的正見(saccapaţivedha-sammādiţţhi諦通達見),這是以直接的經驗洞察四聖諦教法所產生的智慧,屬經驗的正見。八正道始於概念性的理解四聖諦,而當洞澈四聖諦時,即證得了涅槃,所以,四聖諦的正見是解脫道的始點,也是終點。假如將概念的正見譬喻為手,手經由概念而掌握真理,那麼經驗的正見就如眼睛般,智慧眼能直接看透被貪瞋癡三毒所隱藏的真理本質。
《正見經》中正見的解說
《正見經》中舍利弗以知善不善根、知食、知四聖諦、知十二支緣起、知漏等十六項目及知其集、滅、道,來解釋有關概念正見所理解、經驗知見所洞澈的緣起法則。每一個項目都以簡要與詳細兩種方式加以說明,所以說《正見經》是所有巴利五尼柯耶中,唯一各以32種情況解釋四聖諦與阿羅漢境界的一部經典。
《正見經》的內容架構
《正見經》是屬於法義問答的毘陀羅體裁,因此經裡每一問答,必有領解讚歎的定型句,相對的漢譯《雜阿含.344經》(《大正藏》卷2‧頁94)卻完全沒有領解讚歎的定型文句,如此就與一般的問答沒有什麼差別。了解毘陀羅的體裁形式之後,就可以清楚《正見經》的內容架構。
首先,舍利弗提出要具足何種正見,才能對法產生不壞淨信且悟入正法。舍利弗自問自答後,比丘們歡喜、讚歎之外,再問舍利弗是否還有其他獲得正見的方法,如此共問了十五次。
舍利弗解說的十六個方法可以「世間正見」與「出世間正見」的獲得來了解。知「善不善」、知「食」屬於世間正見的解釋;「四聖諦」、「十二支緣起」與「漏」則是出世間正見的說明。下圖說明本經的架構。
《正見經》的內容摘要
經文以問答的方式逐一深入,探索獲得正見的方法。經中所提的十六個方法可分為:善/不善(根)、食、苦(四諦)、緣起(十二支和漏)等四類,對於每一個方法加以詳細分析,先解釋它是什麼,再探討它是如何生起的,什麼情況可以消滅它,用什麼方法來消滅。
《正見經》一開始先建立對世間善惡、業報的正見了解,再更進一步切入四諦、緣起的出世間正見。掌握「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的緣起法則所建立的正見,即是在正觀因緣法上更深刻體悟一切法的因緣有與因緣滅,生是老死的根源,生滅則老死滅,依此追溯即可了解緣起緣滅的相互關係,從中找到息苦的下手處。
正見是如實知見一切事物的真相,即是對四聖諦的苦諦當知當解,集諦當知當斷,滅諦當知當證,道諦當知當修。而《正見經》中食、苦、緣起與漏的斷滅之道,即是以正見為前導的八正道。由此可知,觀察生命的實相與解脫生命的方法以正見為始,亦以正見為終,此為本經主要的主旨。
《正見經》裡善不善(根)、食、四諦、十二支緣起與漏彼此有關係嗎?
如何理解《正見經》裡善不善(根)、食、四聖諦、十二支緣起與漏等彼此的關係呢?根據坦尼沙羅比丘(Thanissaro Bhikkhu)與菩提比丘(Bodhi Bhikkhu)分別英譯的《正見經》簡介,我們可得到以下的了解:
善不善(根)與食
《正見經》裡,舍利弗先提出兩個四聖諦結構的基礎概念—善不善以及食的概念。善不善業牽涉到的是因果法則,即業果的關係,而業是決定一個人苦樂經驗的特殊角色。不善業產生苦,善業帶來樂,探究善和不善業的根源,終究將會追溯到心。
根的功能是從泥土中吸取滋養,那麼善不善根的「根」象徵意謂著,善不善行為的根要從什麼地方吸取它們的養分呢?這間接說明了為何經文在善不善之後以滋養(包括精神與物質的食糧)為主題。食的概念意味是否熟練、善巧地運用滋養,如果心是被不善法滋養,它會因失去營養而被征服;如果是善法,它將因此而得到更多滋養的撫育。因此,舍利弗尊者以食物的四重結構:食、食的來源、食滅和食滅的方法,將善不善(果)與滋養(因)的因果關係相結合。
四聖諦
將相同的架構(這是什麼、它的來源、它的消除、消除的方法)應用到佛陀教法的核心—苦,而產生了四聖諦。舍利弗以這種方法說明四聖諦是如何由善不善和食兩個主題而來。此推理方式是:有x的產生,而什麼導致了x的產生?追溯其原因是y。要終止x的產生,就必須要消除y,所以去除y就可以達到x的止滅。依據善不善與食的討論,要止滅就是要去除食。由此可知,簡單的緣生緣滅概念就是止息痛苦的方法。
緣起與漏
《正見經》的其餘部分是以逆序的緣起分析(從老死問題開始回溯至無明),來詳述四聖諦。這一段有兩個特點,首先舍利弗指出,了解此緣起模式任何兩個相鄰要素的關係,就提供了足夠的洞察來棄捨不善法的執取與苦的止息。不須了解整個模式,因為整體意涵就在兩兩相鄰要素的相互關係裡。
第二點,舍利弗繼續追究被視為緣起模式終點(過去無明)的起源,這起源也就是「漏」,漏反過來又以無明為緣而生。這顯示無明激發了更多的無明。但是,如舍利弗尊者在整個討論中所揭露,無明沒有一直延續的必要,無明只是單純地缺乏四聖諦的認知而已。
從善不善根和食的關係結構裡可知,如實觀四聖諦可以取代無明。正見以現象的本質、起源、止息和止息的方法來理解每一個現象,因此,若能掌握緣起法則即可清楚了解:任何一個實體並非單獨發生,而是緣起網絡的一部分。它可以因理解而終止,進而切斷令其產生的原因。
《正見經》如何說明由預流果繼續證得更高聖位的階段?
《正見經》裡,舍利弗首先提出的問題是:所謂正見,一位聖弟子到底具足什麼樣的正見,他的見解才是正直,才能對法產生堅定的淨信,且悟入正法?依《正見經》的解釋,藉由十六項中任何一項的了知所獲得的正見,可由出世間兩方面的證悟來討論。
最初的證悟
一是最初的證悟,由凡夫轉變成須陀洹(預流:預入聖道之流,成為聖者),這可從經文的定型句中:「這樣就是聖弟子擁有正見,見解正直,對法具足證信,達到正法。」看出。了解善不善根,了解食、苦、十二支緣起、漏,及其集、滅、道,即是達到預流的聖者階位。
趨入預流果的必備條件,稱為四預流支。經典裡記載有兩類四預流支,一是四證淨(亦稱不壞淨)。不因不信及諸惡戒所破壞,能得四不壞淨(對於三寶的淨信及戒律的受持),入聖者之位。這是以信仰為主的隨信行者所證悟(見觀)。另一個屬於如實道、以正見為先的預流支,此四預流支為: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依理論而初步證悟(現觀)的隨法行者,理論性地理解四諦或緣起的道理。預入聖流要具備信與慧,以信為先或以慧為先,只是方便適應不同的根性,依這兩類預流支修習,都可以成就最初證悟的須陀洹聖者。
達至最高的聖位
第二個出世間正見的觀點,顯示在《正見經》裡的定型句:「他就能完全捨斷貪的隨眠,除去瞋的隨眠,根除『我是(這個)』的(我)見和(我)慢的隨眠,斷無明,生明,就在現世今生達到苦的邊際。」這裡,舍利弗接著解釋得到預流果的聖弟子要如何繼續修持正見,以斷掉其他的煩惱而證得更高的聖位。
若一個人能分辨什麼是善不善根,什麼是食、苦、十二支緣起、漏,及其集、滅、道,且能完全斷除貪、瞋,根除我慢與無明煩惱等,即可止息痛苦,這就是阿羅漢果的究竟解脫。這說明了由概念性的世間正見轉變成須陀洹的直接證悟,而後到達佛法教義的最終目標,即是得到究竟苦的解脫。
《正見經》與其他譯本有何異同?
本文所探討的《正見經》出自南傳《中部》第九經,相當於漢譯《中阿含29‧大拘絺羅經》與《雜阿含344經》。前二者經題不同,卻都保有毘陀羅的體裁。有趣的是,三部經的法義問答角色,有舍利弗與比丘或舍利弗與拘絺羅的差異。比對可見下表。
漢譯《雜阿含344經》末後記載著,舍利弗最後回答聖弟子於行如實知、行集、行滅、行滅道跡如實知,即具足正見而於佛不壞淨。爾後摩訶拘絺羅仍一再追問而受到舍利弗的訶責:「汝終不能究竟諸論,得其邊際。若聖弟子斷除無明而生明,何須更求?」
經典出處 |
南傳巴利
《中部.正見經》
|
漢譯
《中阿含.大拘絺羅經》
|
漢譯
《雜阿含334經》
|
法義
問答者
|
舍利弗先提問
比丘再問
舍利弗答
|
舍利弗問
大拘絺羅答
|
摩訶拘絺羅問
舍利弗答
|
論究主題 |
聖弟子如何持正見,見解正直,於法堅定淨信,且悟入正法?
|
頗有事因此事,比丘成就見、得正見, 於法得不壞淨,入正法耶?
|
多聞聖弟子於此法、律成就何法,名為見具足,直見成就,成就於佛不壞淨,來入正法,得此正法,悟此正法?
|
獲得正見
的方法
|
知善/不善根、知食、苦、老死、生、有、取、愛、受、觸、六入、名色、識、行、無明、漏。
|
知善/ 不善根、知食、漏、苦、老死、生、有、受、愛、覺、更樂、六處、名色、識、行。
|
知善/ 不善根、知食、病、苦、老死、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行。
|
毘陀羅
體裁
|
「善哉!尊者!」彼等比丘信受尊者舍利弗之所說,隨喜之,後更問曰。
|
舍梨子聞已,歎曰:善哉!善哉!歎已,歡喜奉行。
尊者舍梨子復問曰。
|
〔無讚歎句型〕
尊者摩訶拘絺羅語尊者舍利弗:正有此等,更有餘耶?
|
本經結語 |
尊者舍利弗說此經已,比丘們對尊者舍利弗所說滿意、歡喜。
|
舍梨子復問曰:若有比丘無明已盡,明已生,復作何等?尊者大拘絺羅答曰:若有比丘無明已盡,明已生,無所復作。
|
摩訶拘絺羅復問尊者舍利弗。
唯有此法。更有餘耶。舍利弗答言:摩訶拘絺羅!汝何為逐?汝終不能究竟諸論,得其邊際,若聖弟子斷除無明而生明,何須更求?
|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