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傘優婆塞的故事



「猶如鮮妙花」這佛法開示,是導師住在舍衛城時,就持傘優婆塞(Chattapāṇiupāsaka)而說的。
 
【尊敬至上之王,不起身迎次等之王】
在舍衛城一名叫做持傘的優婆塞,是一位持三藏的不來者(三果聖者)。
 
他早上持守了八關齋戒後,去服侍佛陀。對不來聖弟子而言,沒有需要持守的齋戒事,他們只有伴隨[ 聖] 道而來的梵行與日中一食。因此, [ 佛陀]說:「大王,陶師難提波羅(Ghaṭikāra)是日中一食者、梵行者、具戒的善法者。」(《中部》中五十篇第81經)不來者們就這樣自然地日中一食[ 過] 梵行,那位優婆塞也是如此。他去到佛陀那裡禮敬過後,坐著聽法。
 
此時,憍薩羅國波斯匿王前來侍奉佛陀。
 
持傘優婆塞看到國王過來,「該不該起身呢?」
 
他心想:「我坐在至上之王面前, 看到這個次等的王起身,是不適宜的。國王將會對我不起身[ 承迎] 而生氣,但即使他生氣,我也不起來。看到國王後起身就是敬重國王,而不是敬重導師了,因此,我將不會起身。」[ 於是他] 沒有起身。
 
智者們看到在尊敬的人們面前坐著而不起身的人,是不會生氣的。但是,國王看到他沒有起身,就懷著瞋意禮敬佛陀,之後坐在一旁。
 
佛陀知道[ 國王] 生氣了,說:「大王,這位持傘優婆塞是智者、見法之人、持三藏者、有益與無益的善巧者。」[ 於是,向他] 講說優婆塞之德。國王聽了關於他德行的講述後,心地就變得柔軟了。
 
【國王請說法】
之後有一天,國王站在宮殿樓上,看到在皇宮前的廣場,持傘優婆塞吃完飯正撐著傘,穿著鞋子行走,就派人把他叫來。他放下傘和脫鞋,走近國王,禮敬後,站在一旁。
 
國王於是對他說:「親愛的優婆塞,怎麼除去了你的傘和鞋子?」
 
「聽到『國王召喚』後,我就除去[ 它們] 來了。」
 
「您一定是到今天才知道我是國王的。」
 
「大王,我一直知道您是國王。」
 
「若是如此,為什麼前些日子在導師前坐著時,看到我後,沒有起身?」
 
「大王,我坐在至上之王前,看到次等的國王後起身,就是表示對導師的不尊重,因此沒有起身。」
 
「好吧,親愛的,就這樣吧。據說您是見法者,事關來世有益無益的善巧者,持三藏者,您來我宮中講法吧。」
 
「我不行的,大王。」
 
「為什麼?」
 
「王宮多過患,在那裡[ 講述關於] 不善與善的[ 法] ,茲事體大,大王。」
 
「您別這麼說,不要追悔於前些天看到我沒有起來的事情。」
 
「大王,在家人[ 在宮中] 到處走動,過患很大。派人去禮請一位出家眾來講法吧。」
 
「好吧,親愛的,您去吧。」
 
【請比丘至王宮為兩位王后說法】
國王打發他走了後,去到佛陀那裡請求:「尊者,皇后末利夫人(Mallikā)和禹翅刹帝利女(Vāsabhakhattiyā)說,這個時候要學法,請您和五百比丘時常來我住處給她們講法吧。」
 
「諸佛不常往一處,大王。」
 
「這樣的話,尊者,那就派一位比丘吧。」
 
佛陀將這個任務交給阿難長老。長老時常去為她們講說開示。她們的末利夫人有認真學習、誦習,能複述教示。而禹翅刹帝利女則沒有認真學習,不誦習,不能複述教示。
 
有一天,佛陀問長老:「阿難,優婆夷們學會法了嗎?」
 
「是的,尊者。」
 
「誰有認真學習呢?」
 
「尊者,末利夫人認真學習,認真誦習,能認真複述教示。而您親族的女兒不認真學習,不誦習,不能複述教示。」
 
佛陀聽了長老的話後,說:「阿難,我所宣示之法,對於沒有恭敬聽聞、學習、誦習、講說的人,就如具足色而無香之花一般,徒然無果。然而,對於恭敬聽聞等的實踐者而言,有大果報、大利益。」然後,誦出了以下兩偈:
 
Yathāpi ruciraṃ pupphaṃ, vaṇṇavantaṃ agandhakaṃ;
Evaṃ subhāsitā vācā, aphalā hoti akubbato.
猶如鮮妙花,色美而無香;
如是善說語,不實行無果。
 
Yathāpi ruciraṃ pupphaṃ, vaṇṇavantaṃ sagandhakaṃ;
Evaṃ subhāsitā vācā, saphalā hoti kubbato.
猶如鮮妙花,色美具芳香;
如是善說語,彼實行有果。
 
在此,「鮮妙」(ruciraṃ),是美麗的。
 
「色美」(vaṇṇavantaṃ),是具足美麗。
 
「無香」(agandhakaṃ),沒有香味, [ 就如] 紅葉花、牽牛花、紅月季等之類。
 
「如是善說語」(evaṃ subhāsitā vācā),善說之語是三藏佛語。它好似具備色澤但無香的花。正如誰佩戴無香之花,他的身體不會彌漫著芳香,如此般,若有人沒有實行恭敬聽聞等等[ 之事] ,對於彼沒有實行恭敬之人,因沒有做那[ 三藏佛語所說的] 該做之事,就不會帶來經之香、語之香、行道之香,無有果報。因此說「如是善說語,不實行無果」。
 
「具芳香」(sagandhakaṃ),素馨、青蓮等一類的。
 
「如是」(evaṃ),如同佩戴彼[ 香] 花者身上彌漫芳香,如此般,對於所謂三藏佛語的善說之語,「實行」(kubbato),若通過恭敬聽聞等,按照[ 三藏佛語] 做該做之事,彼等[ 佛語] 對他就會有果報。因帶來經之香、語之香、行道之香,而有大果報,大利益。
 
[ 以上] 是[ 此偈的] 含義。
 
開示結束時,許多人證得入流果等。開示給大眾帶來了利益。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