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錄自119 期
2015.06.20
王志成 譯
【宗教對話的特性】諸宗教的真正相遇特性二:宗教對話具有開放性
對話必須是開放的,開放性屬於對話的本質。對話並非指導或教導,每個對話都有兩極,並且每一極都不能獨自拋下對話的規則。
這裡有三層含意:
(一)沒有任何人能被先驗地排除在外;
(二)在原則上,沒有任何事物會被遺漏;
(三)從構成上來說,對話是開放的。
沒有任何人能被先驗地排除在外
每個人都允許參與對話,每一種觀念、世界觀和哲學都有權利參與對話。所謂的「宗教」,對宗教並沒有壟斷權,不論「宗教」之名是否是最好的、唯一的或最適當的名字。(15) 宗教的內涵需要在對話中闡明,如果是關於生死的終極問題,那麼,馬克思主義者、人文主義者和科學家也有作為宗教人士的權利來參與對話。然而,如果對話的一方想要結束對話,而另一方則保持開放,那麼,對話還可以繼續下去。對話讓門敞開。
在這一意義上,「相遇」或「宗教」的「對話」不應該和任何特別群體或閉門會議的理解相混淆。在此,宗教至少需要廣場(agora)[16]、舞台、俱盧之野(Kuruksetra)[17],以及人類腳下的大地、頭上的天,一起在那裡真誠地討論對他們最為重要的問題——他們的終極關切(且最終是共同的關切)。公正地邀請所有的人,讓他們帶上自己的燈參加生命的盛宴。
在原則上,沒有任何事物會被遺漏
對話共同體並非由專家所構成的職業團體,它是和最深沉的、人類所關切的問題相連。對話可能隱含著對某些問題答案的渴望,但不能先驗地排斥任何的回答。對話本身應該允許提出任何可能的問題,並採取任何它們想要的提問和回答的形式。
沒有任何人能以同樣的方式看待同一個問題。對話並沒有事先設定的議程,更沒有隱藏的議程。(對話各方)可以懷疑任何事,甚至可以懷疑對話的合適性,當然還包括各方對話之初的立場。
毫無疑問地,對話代表一種真正的冒險,我們可能失去自己的立場,甚至顛覆自己的立場。改變宗教信仰不僅是可能的,而且也可能引起混亂,一切事物都處於危急關頭。所以,對話要求我們對人本身,以及對那讓人之所以成為人的力量、秩序和「實在」,要具有極大的信心。人們很容易理解,甚至歡迎來自官方機構針對對話的危險所作出的警告,教士、主教、教宗本身都具有權利和責任來說明這樣的警告。在知道如何閱讀和寫作之前,人類有可能更加快樂,埃及法老曾經抱怨人們創造了文字,蘇格拉底(Socrates)[18]對此也非常清楚。但是,一旦我們吃了知識樹上的善惡果,我們就踏上了不歸路。
我們要強調的是,對於對話而言,「上帝」和「宗教」並非必要的假設;但是,我們又必須以某種方式來命名這項對話。舊有的慣例很容易提供這樣的表達,慣例的用法也取決於這一事實——對話的首創精神常常來自上帝或宗教。但基本上,這是那些關注於「實在」此終極問題的人之間開放對話的問題。我們依然可以看到,對話的語言是否鼓勵一個更加世俗的習語,當然這也構成了對話的一個部分。如今,真正的宗教對話多半關注「正義」、「和平」、「技術統治」等等主題,而不再是「地獄」、「涅槃」或「上帝」。
從構成上來說,對話是開放的
對話不是某種旨在說明人們達成一致見解的暫時策略,它的目標不是要消除不同的意見,或達成世界的一致,或創造一個單一的世界宗教。這種一致或單一的世界宗教,似乎能夠(或應該)把「實在」本身化約成單一的原則,這對於對話而言,是一種意料之外的結果,但它不可能是一個假設。如果先驗地禁止了有關真理的、可能的多元論結構,那麼,對話就會喪失某種東西。真理當然包含可以討論的、相反的意見,但真理既不能化約成統一性,也不能化約成多樣性。真理始終是關係性和聯繫性的,它既不承認單一性,也不承認多元性。(19)
對話即是這種極性的表達,這是人和「實在」本身所固有的(性質)。真理本身並沒有排他的客觀結構,因為探索者也屬於它,並且有不同的探索者。真理總是關係性的,每個人都是有關自我理解的存在律之源。我們不可能通過任何單一的視窗,而完整地看到並解釋我們的世界——我們不僅「在」世界中,我們就「是」世界。
對話是我們偶然經驗的果實,沒有任何的個體或群體,甚至沒有任何特定時期的所有人類的生活,能夠體現真理的絕對尺度。「偶然性」(contingency)意味著我們觸及(tangere)了自己的界限,並且此界限也觸及了我們(cum-tangere)。人和「實在」的組成作為一個整體,這即是對話的,也可說是三位一體的,這意味著對話無法被簡化成任何形式的一元論或二元論。
換言之,對話的開放特徵屬於「實在」的本質,「實在」的極性是其活力的特徵。對話的目的不在於一方勝過另一方,對話本質上是人的生活(作為整體的生活),以及「存在」本身構成的一部分。
(15) R. Panikkar, “Have Religions the Monopoly on Religion?”in Journal of Ecumenical Studies 11:3, 1974, pp. 515-517.
[16] 「agora」一詞源於古希臘文,意為「城市中政治、宗教與經濟的中心」。
[17] 俱盧之野(Kuruksetra): 印度的宗教聖地,相傳歷史上俱盧族(Kauravas) 和般度族(Pandavas)雙方軍隊在此大戰。它象徵人類活動的中心。
[18] 蘇格拉底(Socrates,西元前469-399 年):古希臘哲學家。與他的學生之一柏拉圖及柏拉圖的學生亞里斯多德並稱「希臘三賢」。
(19) R. Panikkar, Invisible Harmonyu , Minneapolis (Fortress) 1995.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