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緣具足 轉瞬成佛
附錄:〈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與 多寶佛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有一段和多寶佛有關的重要經文,節錄出來 如下: 「無盡意!是觀世音菩薩成就如是功德,以種種形,遊諸國土, 度脫眾生。是故汝等,應當一心供養觀世音菩薩。是觀世音菩薩摩訶 薩於怖畏急難之中,能施無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號之為施無畏 者。」 無盡意菩薩白佛言:「世尊!我今當供養觀世音菩薩。」即解頸 眾寶珠、瓔珞,價值百千兩金,而以與之,作是言:「仁者!受此法 施珍寶瓔珞。」時觀世音菩薩不肯受之。無盡意復白觀世音菩薩言: 「仁者!愍我等故,受此瓔珞。」 爾時,佛告觀世音菩薩:「當愍此無盡意菩薩及四眾,天、龍、 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 故,受是瓔珞。」即時,觀世音菩薩愍諸四眾,及於天、龍、人、非 人等,受其瓔珞,分作二分,一分奉釋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寶佛塔。



【講釋】
「無盡意!是觀世音菩薩成就如是功德,以種種形,遊諸國土,度脫眾生。」觀世音菩薩「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
 
所以,觀世音菩薩有時是溫柔的,有時則顯現夜叉、鬼神模樣,用兇惡來啟發我們。好比媽媽基於愛心,有時候必須兇一點,但不要生煩惱。像觀世音菩薩沒有生煩惱,因為他是菩薩。但我們會生煩惱,生了煩惱以後,又沒辦法消化,家庭就不能和樂融融。
 
人難免有煩惱,所以要修行、要「自攝」。生命有陰晴圓缺、有坎坷不平。有時候你的孩子攝受你,可能比你攝受自己的力量還大。做母親的打孩子,有時候媽媽自己心更痛,就在那邊拜佛。她的兒女心裡想:「媽打了我以後,反而在那邊拜佛、懺悔,我應該要怎麼辦?」就覺得不好意思,生起了慚愧心,這是家人間的正向影響。
 
成長三個階段
我們成長的過程有三個階段。第一個是依賴,兒女小的時候依賴著爸爸、媽媽,依賴著老師,依賴是因為還沒有辦法獨立生存。
 
第二個,生命成長了,不只依賴,還能夠獨立、茁壯。「獨立」是什麼?可以自己走路,可以自己看清楚周圍,擁有自己完整的生命體驗。
 
第三個,獨立一定要遠走高飛嗎?不一定。獨立後要相依互存來成立一個家,相互取暖、呵護、學習,這是真正生命的開始。
 
這就是佛法的「觀」,佛法的核心點就在講這個:每個生命都是各自的獨立體,卻是相依互存。相依互存是去看到別人的需要,把你所知道的知識、你珍愛的事物、你成就的功績,分享給別人,也接受別人的分享,因為這一塊土地,攝受了大家,也讓彼此都在相互的攝受裡面,構成一個社會,也構成了觀世音菩薩的慈悲。
 
「無盡意!是觀世音菩薩成就如是功德,以種種形,遊諸國土,度脫眾生。」
 
「是觀世音菩薩成就如是功德」,功德講的是身業、口業、意業。其實「業」就是「力」,「力」就是功德。功德還會再醞釀、再運轉,轉化為一股力量。這是從菩薩道的角度來說。
 
「以種種形,遊諸國土,度脫眾生。」觀世音菩薩呈現種種法相,到了相應之處,他自然而然就會融入當地的生活方式,或構成那個地方相互的別業、共業等,為著度脫眾生盡一份心力。
 
「是故汝等,應當一心供養觀世音菩薩。」佛、菩薩在什麼樣的心境,他們的身心就會有這樣的氛圍在。在什麼樣的心境,就會產生什麼的相應法。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應當要供養觀世音菩薩。
 
「供養」有好幾種,對佛、菩薩,就要講「供養」;如果對父母,也叫做「供養」。
 
供養在我們的心中,產生不同的「田」,如「福田」、「敬田」、「悲田」等。「敬田」就是恭敬對待父母親、佛、菩薩、師長,這是「敬田」,也是「福田」如果對鬼神則是以悲憫之心,這是「悲田」。
 
財施與無畏施
「是觀世音菩薩摩訶薩,於怖畏急難之中,能施無畏。」觀世音菩薩在眾生危難、恐懼之時,能夠給予無畏施,以大悲心消除眾生的恐懼、憂慮,拯教眾生於急難之中。
 
布施有那幾種?可分財施、法施、無畏施。財施有「內財施」、「外財施」。「外財施」是給予他人財物,而「內財施」又是什麼呢?比方你給人家一份的微笑;或是看著人家扛著重物爬山的時候,路很小,你先讓在一邊,讓負重的人先行,甚至你幫他扛重物上去;如果假日去看獨居的老人,幫忙煮東西給他吃,幫他打掃屋子,以上這些都是布施,都是一種內財施。
 
無畏施讓人沒有畏懼。有很多年紀大的長者,身體器官衰退、生病了以後,常擔心有人偷他的東西,其實是他自己把東西藏來藏去,藏到都忘記了。所以讓獨居老人看到你能安心、放心,沒有擔心,這就是一種無畏施。
 
「是觀世音菩薩摩訶薩於怖畏急難之中,能施無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號之為施無畏者。」「皆號之為施無畏者」,就是指觀世音菩薩在娑婆世界,無處不現身,因而被稱呼為「施無畏」。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學做觀音菩薩。你栽培自己,攝受自己,同時也可以布施給別人,別人也會布施給你的,這是相互的攝受。
 
法布施
而當無盡意菩薩解頸眾寶珠、瓔珞,要獻給觀世音菩薩,他說:「仁者!受此法施珍寶瓔珞。」可是,觀世音菩薩沒有接受。為什麼呢?又為什麼「珍寶瓔珞」是「法施」?
 
瓔珞念珠雖是屬於金銀財寶,但念佛時,這是有供養的意義。好比大家手上都有戴念珠,你覺得那是法器呢?還是財寶?其實念珠就是法器。無盡意菩薩把這個法器供養觀世音菩薩,所以是法施。
 
然而「時觀世音菩薩不肯受之」,觀世音菩薩沒有接受。
 
於是無盡意菩薩告訴觀世音菩薩說:「仁者!愍我等故,受此瓔珞」,就是「請你慈悲,悲憫我們這麼的虔誠,請把這個念珠接受下來吧!」
 
佛陀見觀世音菩薩不肯接受,就出來勸導:「你就慈悲無盡意菩薩跟所有的這些眾生,接受他供養的瓔珞」。
 
觀世音菩薩供養兩佛
「即時,觀世音菩薩愍諸四眾,及於天、龍、人、非人等,受其瓔珞,分作二分,一分奉釋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寶佛塔。」於是在當時,觀世音菩薩就慈愍了所有大眾。「受其瓔珞」,觀世音菩薩就接受了,但不是佔為己有,他「分作二分」,分成各一半。「一分奉釋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寶佛塔。」一分供養釋迦牟尼佛,另一分供養過去多寶佛。他不只供養現前的佛,代表所有與會大眾供養歷史上的佛,更供養現前的佛弟子,同時也供養鬼、神以及天龍八部所有的眾生都在供養的喜悅中。
 
拉開「我」與「我」的邊界
這一段經文告訴我們,隨時都要修供養,而且要把深度和廣度拉開,學佛以後要解脫煩惱,除了看到自己,還要看到我們所受的恩惠何其多。
 
佛教的道理、宇宙觀、世界觀裡,不是只有你一個人,你既是獨立,又要與他人相互依存、支持照顧。
 
當你發現信仰的喜悅,會發現生命是這麼豐富,把你所珍愛的、珍惜的信仰,整理起來和大家分享,或許一開始不知從何開始,但就像一開始你沒有準備好怎麼樣帶孩子,慢慢你就懂了。
 
踐行信仰 轉化自己
《法華經》〈藥王菩薩品〉裡面有一句話:「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如來。」這段話告訴了我們兩個重點:一是「精進」,就是要更加學著去知道佛菩薩告訴我們的道理。二是「供養」:生命本來就是要修供養的,出家如何「供養」?本來出家就已經是貢獻自己,把所有的一切,全部都供養。在家人也是修「供養」,你的事業也是供養,你照顧好你的家庭,也是供養。如果只用世間的那一套,自己卻沒有超越,這就可惜了!
 
這是栽培自己,同時也供養了「法」的真正價值。我們學佛以後,有了信仰的力量,而且踐行你的信仰,慢慢地轉化自己。你開始願意把你的錢,挪出這一百塊錢去添油香、供僧,這都是法施,已經不是單純財物的布施了,而是轉化成為你學佛以後,有內在的自我要求而去實踐的法施。
 
《法華經》告訴我們,要栽培自己,同時要熱愛你的信仰,運用信仰來幫助自己、也幫助別人,而且要發願,正確的修行,也正確的告訴人們佛法,這是跨越時空的智慧,不限男女,不限出家眾或在家眾。在無垠之中,在生死之間,我們踏實活著,永遠記著自己的初心和願力。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