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錄自141 期
2021.12.20
釋悟因
蓮出淤泥 方顯聖華6自攝與他攝
「一佛出世,千佛護持」,那麼一人出生,有多少人護持呢?「非口所宣,非心所測!」只要算一算你見過的人,然後仔細想想:是你教化他們,還是他們幫助你?過去以來幫助過你的人太多了,平常遇到不順心,還生氣什麼呢?感激都來不及啊!
一想到此,我覺得不趕快用功實在不好意思。不僅要用功,還要照顧好自己,這叫「攝受自己」。
我們常常說「自利」、「利他」,佛法還有一個語詞叫「自攝」、「他攝」。「攝」是攝受的意思。先攝受自己,然後攝受他人,成佛的基礎是善心,先從善心做起,相互支持、攝受,你能感受到這個世間,大家就是這麼善良。
有一次,在印儀學苑的畢結業典禮上,那一年,有超過一半以上的學生都是全勤,十分認真,我就說那是我的功德,因為我一直要學生們上課蓋章。
他們說:「師父,到畢業典禮了,我們還是再蓋一次吧!」我自己聽了很高興!為什麼高興呢?一方面我必須要攝受自己,認真教學;一方面是學生的精進虔誠也攝受了我,讓老師教學更有動力,學生對老師的影響力是很大的!
諸佛楷範
我們學佛,禮拜釋迦牟尼佛、禮拜觀世音菩薩、禮拜地藏王菩薩、禮拜彌勒菩薩,他們會在我們眼前,不斷地指導著我們,他們留下經典,也留下學習的楷範,我們學習經典,更要知道它的含義是在說什麼。
阿彌陀佛從哪裡來?過去有一位「法藏比丘」,他看到世間的眾生這麼苦惱,這麼散亂,他發願建立一個世界、一個環境,讓大家來修學。他讓大家稱念他的名字,只要相應,就會進入阿彌陀佛的世界。有居士問:「我們念阿彌陀佛,是不是在學阿彌陀佛?」當然是的!因為我們念阿彌陀佛,我們心中就有阿彌陀佛,有那一份尊敬阿彌陀佛的心,也有了行動的願力。
攝受自己 攝受他人
「觀世音菩薩」也曾發願,只要有苦難的眾生,稱念觀世音菩薩,心靜下來,觀世音菩薩就會示現不同的模樣,在需要的人眼前。觀世音菩薩是什麼樣子?我聽過有人這樣想像:「觀世音菩薩可能像我媽媽,雖然我媽媽年紀大了,可是她的笑容還是充滿慈祥。」也有人說:「可能觀世音菩薩像我最疼愛的小兒子、小女兒,看到孩子燦爛的笑容,讓我內心很溫暖。」觀世音菩薩會示現各種樣貌,前提是心要能靜下來,若是心沒有靜下來,觀世音菩薩站在你面前,你也不認得他呢!
透過家庭 修習自攝與他攝
從生活來說,女生結婚以後,又要上班,又要忙家務。下了班還要衝到菜市場買菜,趕快回家煮飯,然後等家人回來吃飯。如果家人有事要忙,沒回來吃飯,也不要生氣,反而要感謝家人,讓你動作這麼敏捷。「為母則強」,什麼招數都會想出來,什麼能力都會鍛鍊出來,因為是被兒女栽培出來的。
男生也是一樣,結婚後扛起家庭,要有「責任感」。以前年輕的時候,還可以到處冒險,等到結婚以後,要懂得攝受自己,為另一半去扛起責任,而且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和安全,因為你的後面還有家人一直需要你,這叫「他攝」。
你們選擇了對方,成立一個家庭,這種愛轉化成為一種責任,最後變成彼此之間相互守護的責任,愛你所愛,付出你應該付出的。
用另外一個角度來看,生命的可貴就在此,靜下心來,去看、去聽、去想。佛、菩薩永遠引導著世間眾生的方向,菩薩在哪裡?就在你、我之間,在我們的生命之中。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