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化雨
佛說四十二章經的啟示(一)



 
第一部翻譯成漢文的佛經
 
《四十二章經》是佛教傳入中國的第一部經典。大約在公元五十七年至七十五年之間,東漢明帝時翻譯。翻譯的時間非常早,有些語詞跟我們現在不太一樣。語言、文字是有機體,每個語詞都有它所代表的時代性。
 
漢明帝感夢
 
《四十二章經》進來中國,源於漢明帝夢見一尊神,那尊神的頭上有一環光圈,出現在宮殿裡。第二天,他就跟大臣描述這個夢。當時有一位太史叫傅毅——太史是在朝廷裡面,觀察天文地理或預卜吉凶禍福的官吏。傅毅就跟漢明帝說,印度有一位得道的人,叫做「佛」,他有神通,可以飛行自在。漢明帝就派遣秦景、王遵等十二人到西方尋訪佛法。一行人來到大月支國,也就是現在新彊、中亞一帶。他們在那裡遇到了兩位高僧——迦葉摩騰和竺法蘭,他們邀請兩位高僧到中國,兩位高僧就帶著《四十二章經》來到中國。
 
漢朝分成西漢、東漢,漢朝的開國是漢高祖,東漢復國的是光武帝。漢朝國威強盛,為了宣揚國威,漢武帝曾派遣張騫出使西域;歷經各朝經營,因而通往西域的「絲路」更加發達。在邊疆蠻荒之處,誰會走到那個地方?只有戍邊的軍旅、通商的商旅、或是傳教的和尚會走到那裡。宗教是跟生活、文化在一起,跟商旅在一起。在絲路這一條東西文化的交通要道上,商旅和宗教人士來來去去,同時也把宗教從印度帶到中國來。
 
當時新疆、中亞一帶,中國通稱為「西域」,現在搭飛機很快就能到達,在古代,這裡可是很難通行。絲路開通後,東西往來逐漸頻繁,佛經流傳到漢地之前,已經在西域很多地區流傳,使用很多地方語言,不是梵語,不是巴利語,而是中亞的語言。
 
 
白馬馱經
 
佛教傳入中國是用和平的方式,而且是被請進來的,有些經典用白馬馱進來,稱「白馬馱經」。他們把經典放在敦煌洞窟裡面保藏,稱為第十四石函,同時也建立塔寺。「塔」在台灣用來放骨灰,在印度是供奉佛陀、聖人以及神明的地方。佛教傳入是印度與中國的文化交流、相互撞擊;近代西方文化進入中國,也是一種文化的相互撞擊,但那是八國聯軍用大炮撞進來的。
 
宗教,是一種信仰,一方面是一種生活型態;宗教的傳播,是生活與文化型態的相互融通及撞擊。漢傳佛教就這樣從印度傳到中國。又傳到韓國,再從韓國輾轉傳到日本,也傳到越南等處。

中國很重視經卷文本,因為這是修行的依據。《四十二章經》就安置在洛陽白馬寺。在兩位高僧還沒進入中國以前,中國的「寺」是招待外國貴賓的地方,長安、洛陽都有這種地方。兩位高僧來到中國時,先是招待住在鴻臚寺,後來因為翻譯的需要,漢明帝特地建白馬寺安頓他們,也讓他們安心翻譯。

迦葉摩騰和竺法蘭初到中國,要使用漢文,應該不是容易的。在早期,佛典翻譯常是動用國家的力量,聘請菁英來主事,稱為「譯場」。翻譯時,主譯者講一句,解釋這句經文的意思,讓大家了解;「筆授」才用漢文寫下來。所以,翻譯的工作真的很不容易。這兩位高僧是把佛教從印度、中亞傳入中國的第一人,所以,在《高僧傳》裡排在最前面。
 
翻譯的版本、體裁及流傳
 
《四十二章經》的版本有三種:第一種是高麗藏本,就是高麗版的《大藏經》;另一種是宋朝的真宗註本;第三種是宋朝的守遂註本。我們現在使用的是宋朝守遂註本。此經本是宋朝一位守遂沙門作註的版本,收於《卍續藏》第三十七冊。

宋朝開始使用活字版印刷。為了弘法,佛教經典的傳播,是最早應用自動化、工業技術的。早期用毛筆、竹簡,書寫的數量少,流通的速度慢。使用鉛字排版,就能大量印刷,傳播較廣。但刻字的人是一般技術工,不是研讀經典的老法師,也不是大學者,就會出現「手民誤植」,也就是刻錯字的情況。字刻錯了怎麼辦?古代不像現在使用電腦,打錯字,可以刪除重來;字版刻錯了,不能刪掉,就原樣保留下來。
 
所以,我們閱讀《大藏經》時,會發現有些錯別字。歷代重刻時進行校對,就在經文的下方訂正;有的字,在各個朝代有不同的用法,都會一一保留。如果隨心所欲地訂正,最後經典會失去原貌。看到經典裡有不同的經典文字時,要學習校勘,不可隨意塗改。這也是學習的一課。
 
《四十二章經》在漢朝翻譯之後,三國時代的吳國支謙也翻譯過。在文字傳播不是大量流通的時代,譯者拿到的,有時候不是全文,只有部分;再譯時,可能與原來的翻譯混在一起。所以,有學者認為《四十二章經》的譯本不絕對是迦葉摩騰和竺法蘭兩位翻譯的,也並非純粹是支謙翻譯。這些都還有待商榷。
 
此外,《四十二章經》在藏經的歸類也不同。單行本有的歸類於經集部或方等部;有的歸類在涅槃部。這些不同的分類,是有其時代背景。例如,歸類到涅槃部,與近代對中國佛教貢獻很大的「金陵刻經處」有關。中國佛教歷經宋、元、明、清各朝,以至民國初年,國家社會戰亂頻仍,佛教經典佚失很多,於是有大德在金陵設立了刻經處(即南京刻經處),慢慢地將佛教經典從國外找回來刊行。當他們重新校訂《四十二章經》時,便與《八大人覺經》、《佛遺教經》合刊發行,稱為「遺教三經」。遺教三經的合刊很受歡迎,成為民國初年以來學佛必讀的入門書。因為合刊的緣故,於是有人就把《四十二章經》歸到涅槃部。
 
佛教從漢朝傳入中國,一直到唐朝更加地中國化。隋唐時期,中國佛教的八宗興|起,禪宗是八宗之一。梁武帝時,達摩初祖來到中國,傳到六祖慧能,一花開五葉,使得禪門大盛。禪門弟子除了傳誦六祖大師的禪修方法,也研讀《四十二章經》。宋朝以後,《四十二章經》成為禪宗的日用經典,可說是人手一冊,禪門必讀。
 
關於《四十二章經》的體裁,是從佛經裡一段一段、一則一則摘錄收集而成。全經共四十二章,文體簡潔不冗長。內容包括原始佛教和大乘佛教,涵蓋佛法的大綱。特色是強調實踐,經文精簡扼要,掌握了佛教最主要的內容。
 
譯者:高僧的故事
 
本經譯者迦葉摩騰和竺法蘭,他們是中印度人,遊行到中亞,這才被漢明帝的大使延請到中國,後來兩位都卒於洛陽。當佛教傳入中國,道教也在中國興起。看到佛教被皇帝朝廷重視,道教的道士就指稱佛教是外來邪說,請皇帝嚴禁佛教。皇帝設壇讓雙方鬥法。道士使用奇門遁甲、畫符令;而兩位高僧只是打坐。彼此的經典就擺在桌子上,端看雙方各顯神通。結果道教的科儀起火燒掉,佛經則安然地在桌上放光。
 
一個宗教傳入陌生的地方,有時不是先宣揚教理,而是先展現特殊的不同之處,此時常常會顯現神蹟、神通。但是佛陀不讓弟子顯神通,因為神通不能解決根本問題。
 
佛教能夠在中國扎根、普及,是很多大德的努力,他們前仆後繼,不斷地譯經,不斷地播撒種子。他們一方面掌握佛教的根本關懷,另一方面對漢地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語言文字、不同的生活習慣,提出融攝的、貫通的,既要契理也要契機的看法和修正,逐漸開啟這一方人們的信心之門。
 
經題及序分
 
世尊成道已。作是思惟:離欲寂靜,是最為勝,住大禪定,降諸魔道。於鹿野苑中轉四諦法輪,度憍陳如等五人而證道果。復有比丘所說諸疑,求佛進止;世尊教敕一一開悟,合掌敬諾而順尊敕。
 
上文是《四十二章》序言,稱為「序分」。佛經內文都有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正宗分是經文最核心的教示;流通分是流通狀況;序分是打開序幕,說明這部經的教法流出、發起的緣起。
 
本經的序言又分成三小段,第一小段從「世尊成道已」,到「住大禪定,降諸魔道」,這段在說明教法的源頭。本經的教法從哪個源頭流出?從教主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成道、思惟而來。

「離欲寂靜,是最為勝」,就是教主體證涅槃、證悟滅諦。此時身心平穩、自在、解脫,煩惱不再,這是最殊勝的、最究竟的離欲寂靜。佛陀成道之後,他可以進入涅槃,自己享受涅槃寂靜的境界。但是佛陀思惟:修行辛苦,成道不易,住大禪定,降諸魔道,辛苦所為何來?並不是為了自己享用,而是還要將所證得的真理與眾生分享,讓他人也能得利益,得解脫。
 
「住大禪定,降諸魔道」,就是修行道諦。禪定是修道的一個步驟,不管是禪定、持戒、念佛……,這些都是道諦。整個歷程是修道諦、證滅諦。要降伏魔王、魔子魔孫,然後才成道果。成道之前,所有的挫折、考驗、折磨等所有的苦,這叫魔道,也就是苦諦、集諦。所有的修道,是為了要把苦看清楚,知道苦迫的原因。那些糾纏我們、侵害我們,甚至讓我們產生邪惡的就是「魔」;魔不是外在的東西,不是另外有一個魔,自己的「心魔」是最恐怖、最難安頓的。真正的苦、苦迫的原因,是自己的身心不能自在。心魔藏在生命的核心處,所以,修行道諦不是對付外面的敵人,而是要先知道自己內在的干擾,並學習怎樣安頓。
 
《四十二章經》是世間成就、或者出世間成就一定要讀的一本經。每一個人都很想成就一番事業,這是世間的成就。我們修出世間道的人,更希望成就。但是,成就道果是有方法的。如果光是對付外面的敵人,就只在外面一直轉,會走很多迂迴的路。
 
要到達目的地,是有方法的。就像從台北到高雄,怎樣搭車比較快?有直捷迅速的交通工具,目前是高鐵最快。《四十二章經》,儘管看起來字不多,它教導的是一條最簡捷的道路。所以,序文中,佛陀開宗明義說明:他如何到達那離欲寂靜的勝地,他是「住大禪定,降諸魔道」。佛陀是這樣一路走過來的!我們現在所聽聞的佛法,就是從佛陀這樣的修道、證悟所流出來的。這就是法的源頭!
 
「於鹿野苑中轉四諦法輪,度憍陳如等五人而證道果。」佛陀在人間說法的第一個地方,就在鹿野苑,最先說的法是四聖諦,而最先得度的是憍陳如等五人,也稱為五比丘,他們是佛陀在苦行林修道時的同參道友。五比丘聞四聖諦法之後就證得道果。
 
佛法流布在世間是真理,五比丘的聞法證悟是最好的證明,它就像科學實驗一樣,可以複製、驗證。他們從佛陀的教導示現中承接了這一份光明,這就是轉法輪。佛陀成道以後,他不是進入涅槃,自己享受寂靜安穩,而是走向人間轉法輪。「轉法輪」,佛法進入中國的第一部經典,就這樣展示在人們面前。
 
「復有比丘所說諸疑,求佛進止;世尊教敕一一開悟,合掌敬諾而順尊敕。」接著有比丘內心還有疑惑,請問佛陀應該怎麼做;「求佛進止」,請求佛陀定奪,為大家釋疑。他們當時提出的疑問以及佛陀的指導,成為世世代代問題的解答。經文提到「有比丘」提出疑問,好像只有比丘提問,沒有比丘尼、居士的份。其實佛經常以比丘概括一切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式叉摩那、優婆塞、優婆夷等七眾弟子。
 
因為在佛陀所有的弟子之中,比丘是最早度化的,比丘排在七眾弟子之首。比丘應該知道的,其他人更應該要知道。
 
以上三小段合起來就是序文。這些序文,與一般經典序文的鋪陳不太一樣。例如《阿彌陀經》的序文,如是我聞,一時佛在什麼地方,與會有誰在,由某人起來請問。《四十二章經》雖然沒有這樣鋪陳,事實上也具足這些,只是型式不太一樣。
 
以下進入正宗分,分成四十二章逐一說明。
 
第一章 出家證果
 
佛言:辭親出家,識心達本,解無為法,名曰沙門。常行二百五十戒,進止清淨,為四真道行,成阿羅漢。阿羅漢者,能飛行變化,曠劫壽命,住動天地。次為阿那含,阿那含者,壽終靈神,上十九天,證阿羅漢。次為斯陀含,斯陀含者,一上一還,即得阿羅漢。次為須陀洹,須陀洹者,七死七生,便證阿羅漢。愛欲斷者,如四肢斷,不復用之。
 
「辭親出家,識心達本,解無為法,名曰沙門。」沙門,在印度是出家人的通稱。出家人不是只有佛教的,還有其他宗教的出家修行者。佛世當時,印度除了傳統的主流婆羅門教,有所謂「六師外道」,此外道的「外」,是指當時很多優秀的宗教師,對婆羅門的教義、主張、修法提出質疑、挑戰。這些反對婆羅門的各宗各派的修行者,都叫做沙門。佛教也是當時的沙門團之一。
 
六師外道也都是很有修行的修行人,只是有些教義很奇特。例如苦行外道,他修雞戒、狗戒,學習雞、狗的行為作為個人的修持。有一次,他問佛陀:他如此修行,將來會到哪裡去?佛陀說:「你現在模仿他,將來不就到那個地方去嗎?你朝思暮想都在想像這樣的生活模式,整個身心進入那種狀態,將來就會投生到那個世界!」所以,我們來生會到哪裡,是跟我們的思想、行為有關。印度是一個既優秀又奇怪的民族,他們的數學、哲學非常強,但是印度文化裡什麼都可能發生。
 
佛教也是印度沙門團之一,使用的語詞可能相同,內涵則未必相同。佛教的「沙門」,中譯為「勤息」,即是勤修戒定慧,熄滅貪瞋痴。本經則說:「辭親出家,識心達本,解無為法,名曰沙門。」信佛的人,不一定都辭親出家,但是辭親出家要做什麼?「識心達本,解無為法。」認識、了解自己的心,通達本源,禪宗叫「認識本來面目」。父母生我們,是男的、女的、高的、矮的、黑的、白的,這是藉父母之緣而有的基因遺傳,這是「己身所從出」;本來面目,是指我們未生之前的本來狀況,也就是我們的佛性、覺性,或叫真如。父母所生的身體是會變化的,舉例來說,小女生長大了成為大小姐,一段時間要做媽媽,再來就做阿嬤……。身體、相貌、角色隨著時空改變,你能覺知這些變化,然而你的覺知並不因為這些變化而變化。「覺性」,沒有老少的分別。
 
識心達本就能「解無為法」。「無為」是沒有造作。例如:心,有很多的善心、不善心;生起善心、不善心,都叫造作,是有為法。當本具的覺性發揮作用,可使已生的不善心令斷,未生的不善心令不生。「覺性」是無為法,它不造作,卻如金剛能斷世間煩惱。有時候我們從外在認識自己,但是,佛法告訴我們:要認識你的「本來」,你本來具足的家珍,要通達它。
 
什麼是出家?
 
辭親出家,這個是對出家眾來說。出家有四種:一、身出家,心出家。二、身出家,心沒出家。三、身不出家,心不出家。既不學佛,也不修行。四、心出家,身沒出家。修道最好是身心都出家;縱使身不能出家,心也要學習修道,學習出離、遠離世間。出離是什麼意思?用英語比較容易了解,這個「家」是home還是house?是home。不是在講那個house(房子)。我們以為個人就是一個單位,其實,世間沒有獨存的人,包括出家後仍然活在社會中。事實上,更多的情況是:你與最親的人連結成一個單位。身在一起、心在一起。這可能稱為「家」,或公司、學校、部隊、國家,都是一個社會。僧團也是社會。出家要離開的是纏縛,所謂的離開,要從身和心來看。
 
然而,在家說放不開;出家放不開的人,不是沒有!接下來是「常行二百五十戒……不復用之。」這是講沙門四果:初果須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羅漢。本經只講四果的功德,至於如何證悟沙門四果,修學次第為何,可以閱讀《沙門果經》。《沙門果經》是佛陀對阿闍世王講述沙門從凡夫到聖人,從開始修學到最後成道的過程。講經的因緣,來自阿闍世王害死父親頻婆娑羅王,心裡不安,去向佛陀求懺悔,同時求授三皈五戒。他請問佛陀:沙門修行能證果嗎?佛陀說:可以。就為他講沙門如何證果的過程。
 
證果不是一朝一夕,是有修學次第。當我們修學時,要知道正確的方向,要有正知正見,才不會著魔。首先要「常行二百五十戒,進止清淨,為四真道行。」這是對比丘說,比丘是二百五十戒,居士是三皈五戒、八關齋戒、菩薩戒。「進止清淨」,指行住坐臥都要盡可能少欲知足、奉持戒律。「為四真道行」,四真,四諦真理,也就是修持四聖諦。如果這樣修持,最後即能成就阿羅漢。所謂「阿羅漢」,已從比丘因位進入果位,指斷除煩惱,了脫生死曰無生。在三界中,阿羅漢是最尊貴的,佛陀也是大阿羅漢,應該接受人天的供養。

所謂證初果到四果,最主要是煩惱愈來愈少,身心愈來愈清明、清朗。所以修行最主要就是煩惱慢慢減少、縮小。自己內在有煩惱現行,要先感覺到,要使煩惱向外擴展的範圍縮小,延伸的時間縮短。如果可以檢查出自己的煩惱,你的道行已經在增加當中。例如:生氣或者焦慮,本來要三天,你把它改為兩天。對善法的渴求多一點,身心可以愈來愈充滿喜悅及穩定、自在。因此,不是死後才得道,你這一生就可以得道,而且可以驗證。
 
最後,還有一個關鍵字「欲」。「愛欲斷者」,我們生活在欲界,一定會有欲。男女的欲、飲食的欲、睡覺的欲、成就的欲、生存的欲,還有安全感的欲、被接受有歸屬的欲⋯⋯。有惡的欲,有善的欲。所謂的善法欲,是希望自己勤學佛法,更有智慧來照顧大家。很多居士非常疼惜自己的兒女,疼子疼孫、疼曾孫,代代綿延,把基因傳衍下去。可是常常一面做又一面罵:「冤親債主!」「欠你的!」如果沒有生小孩,又跟佛菩薩說:「佛祖,保佑喔!快給我們生一個男的!」或「生一個女的!」那是說真的,還是說假的啊?這叫煩惱心,起起伏伏。要靜下心來,學習用另一個角度來看待眼前的狀況。眼前可能干擾了我,卻是我們在世間應該負擔的責任,我們接受世間的疼惜,也為世間付出義務和責任,應如實看待!
 
付出的時候,難道就不可以修行嗎?可以的,要修煉「識心達本」——轉變心念。世間的生老病死,不可能說不要就不要,而是自己能常常以平等心,去看待這些存在的現象,不貪求也不排拒。「愛欲斷者,如四肢斷,不復用之」,這才叫修行。我們出家人在叢林,也是要以「有事莫懼,無事莫尋」,如實看待!
 
 
(編者按:本文整理自「悟師父談人生:《佛說四十二章經》的啟示」系列講座的第一集講演。文中標題為編者所加。)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