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鄉手記
業可以轉變嗎 ?

我們是自己業的繼承者及主人。 藉由活在當下及覺察自己的起心動念, 我們可以重塑及主導心向,進而改變我們生命的業。



前言
 
兩千五百多年前,佛陀為印度的階級制度帶來希望的信息:並非你的出身決定你是高貴或貧賤,而是你的業(巴利文稱之為kamma) 決定你的一切。在佛陀的教導裡,業是一又廣又深的論題。
 

何謂業﹖

 
「karma」(業)這個字出自於梵文「kR」 這個動詞詞根,意指造作、執行、完成、準備、從事,它的名詞「karman」,字面的意思為行為、履行、活動,或是宗教行為或儀式。
 
如 果我們先了解佛陀時代的文化歷史背景,就更能了解佛陀所說的業。在佛陀時代,業會產生果報以及輪迴轉世等觀念,已深植於印度的宗教。根據古典吠陀的祭祀宗 教,如果神對所獻的禮滿意,就會賜給人們好運。這整套祭祀儀典的理論基礎就是—正確的儀式規範就會帶來如願的果報,包括為個人、社會和宇宙帶來福祉。今生 行為的好壞決定來生的幸或不幸。然而,行為的好壞卻是取決於是否遵守正確的儀式規範。
 
佛陀吸收了印度多世再生的輪迴觀念,但把業的概念從儀式層面提昇到倫理道德層面,從外在的表現提昇為內心的力量。在《增支部》(Anguttara-Nikaya)裡,佛陀為業下了定義﹕「比丘們,我把思(cetana) 稱之為業。因為必先作意,才能引發身、口、意的行為。」佛陀說,業就是思,因為業的果報是由行為背後的動機來決定的。經由我們的意志,我們可以形塑心的樣貌,引發身、口、意的行為。
 
在佛陀的教誨裡,業並非單一的行為,而是我們生命互動的過程。業的法則就是因果律。我們所做的一切必定會產生果報,而我們遲早要承受這份果報。在法句經(Dhammapada) 雙品開頭的兩句偈頌就精確地詮釋出業的法則﹕
 
「心是諸(名)法的前導者,心是主,諸(名)法唯心造。若人以邪惡之心言行,痛苦將跟隨著他,有如車輪跟隨拉車之牛的足蹄。
 
心是諸(名)法的前導者,心是主,諸(名)法唯心造。若人以清淨之心言行,快樂將跟隨著他,如影隨形。」
 
佛陀的教導啟發我們覺察到:心是如何創造我們自己的世界,及塑造我們的命運。業是確切且必然的,我們必得經驗自己行為所產生的後果。因此,我們就是自己行為的繼承人。
 

業可以改變嗎?

 
當我們思及業的定律時,另一個問題就產生了﹕「業是命定的嗎?」「業可以改變嗎?」我想先藉由一則寓言故事回答這個問題。
 
在一個小村莊裡住了兩個人。因為偷盜,他們被懲罰在額頭上烙印兩個大字母「ST」。其中一個人認為自己這輩子註定是失敗了,因此就自暴自棄,酗酒並累犯多次搶劫。結果他被判了無期徒刑,大家稱他為「超級強盜」(Super Theft) 。另一個卻相信自己可以洗心革面。雖然剛開始時,他一再遭人譴責,但他都沒有反抗。他將人們的唾罵當成警訊,是來提醒他更要精進行善。十年後,他終於受到人們尊敬及愛戴,大家稱他為「聖者」(SAINT)。
 
這 個故事對我們揭示因果律的法則,那就是:在片刻間,我們可對某個情況作出不當的反應,而開始引發一連串負面的業;也於片刻間,我們可因正念,而作出智慧的 抉擇。故事中的「聖者」承擔了自己過去所做的一切(業果),因此對於他人的羞辱,他不再產生新的惡意,也不因此而貶低自己(業因)。反而他珍視生命的每一 個新時刻(業因),也為自己鋪出一條充滿可能的新道路(業果)。
 
由此我們可看到業有兩個層面﹕第一,過去的業無法改變。第二,我們未來的新業可由現在的行為而改變。事實上,法蘭西斯.史托利主張:所有不好的業報都有可能被減輕。他說:「人們會相信決定論、宿命論,那純粹是因為他們只看到果,沒看到因。」
 
向 智尊者也清楚表示:業的法則不是僵化的。業是可轉的,因為業的成熟與否,是由外在和內在的因素所決定。在因與果之間,還存在著許多可被改變的因緣。支助業 使其增強,阻礙業使其削弱,甚至毀壞業使其廢止,都可能影響著業使其產生後來的結果。如果該具足的因緣未成熟,後果也會延遲出現。而這份延遲可能又提供了 支助業、阻礙業和毀壞業運行的機會。此外,向智尊者也說:「業的內在條件,也就是行為源頭的整體心性品質結構,也影響著業的成熟與否。對於富有道德與靈性 修養的人,不會因犯了單一的錯誤而牽涉到嚴重的後果。但是對於缺乏良善品德保護的人,一樣的過錯卻讓他們承受嚴重的後果。」
 
業果是可以轉變的事實,讓我們不再受制於決定論與宿命論,並讓解脫之道永遠為我們敞開。
 

結論

 
佛陀對於業的詮釋,著重於要我們為自己心靈成長負責。我們是自己業的繼承者及主人。藉由活在當下及覺察自己的起心動念,我們可以重塑及主導心向,進而改變我們生命的業。因此,只要我們時時刻刻覺照自己的心念,我們就可以轉化自己的品格,超越生命的限制,同時創造新的福祉。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