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層次 點滴挪移
20小銅板 大功德



佛法教我們「常不輕」,不要隨便輕賤自己或他人,事無論大小,都可不輕賤。
 
記得我剛出家沒有多久,在佛門裡面有個知名的故事。有佛寺正在籌資鑄大鐘,一個老和尚出去化緣,當他到了員外家時,員外一聽有做功德的機會,十分欣喜,便慷慨解囊。
 
旁邊有個婢女,也很想出這份功德,她私下問老闆娘:「我可不可以出一點點?」
 
老闆娘問她要出多少,婢女低下頭說:「我只有一文錢。」
 
老闆娘認為只捐了這麼一點錢不好意思,正想勸阻婢女,老和尚剛好聽到了,歡喜將一文錢接了過來,告辭後繼續到下一家化緣。當他結束一天行程正想回佛寺,一不小心把那一文錢給掉進髒水溝,溝裡太多垃圾污泥,一時也撈不出來,只好作罷。
 
後來佛寺終於鑄好了大鐘,正當要掛起來時,卻發現大鐘上竟有個小破洞,敲起來那音色完全不行,怎麼辦呢?
 
老和尚左思右想,突然明白:「糟糕了,應該是那一文錢沒有撈上來!」他到髒水溝前,把垃圾污泥慢慢清理出來,找出那一文錢,拿上來清洗,一放上去,剛好填滿大鐘上的小破洞。
 
大石也要小石撐
台灣有句俗語:「大石也要小石撐。」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可輕賤」,再沒用、再笨拙的人,「醜醜馬,一步踢。」每個人都有可造之處。大家到每一間佛寺的佛陀大殿,會發現一定都有供飯,有施食台,這也是宗教不斷在提醒我們對眾生「不可輕賤」。
 
世間存在貧富差距,我們對世間悲苦的眾生,要感同身受,他現在悲苦,不一定永遠悲苦,現在的遭遇不好,不等於永遠不得翻身。
 
〈常不輕菩薩品〉顯示你我都是平等的,都有佛性。大鐘看起來很大,少了那麼一丁點的小銅板,還是功德不圓滿。我們要成佛,要修三大阿僧祇劫,別忽略了每一個細微的善根,這些都是成佛的必然。
 
無論大小功德,點點滴滴,都是我們走向成佛之道的一個法門。
 
財法二施 等無差別
有一次佛陀出去托缽,可是因為當時有人說:「瞿曇來化緣的時候,我們不要給他。」所以他一直化不到緣。
 
剛好附近有一位婦人正在淘米、洗米,佛陀把缽遞過去說:「你把那些水給我好嗎?」
 
她說:「這米是中午我們一家人要吃的,眼下只有這些洗米水。」
佛說:「洗米水給我就夠了。」
 
佛陀接了她的淘米水,把它喝了,佛說:「這是你的最好供養。」佛陀歡喜成就了她的布施。
 
「財法二施,等無差別」,無論是以金錢、物品布施,隨喜功德,都是「財」布施;當我們想以智慧做「法」布施,也會需要很多人準備齋食,吃了以後才有體力弘法,所以財法二施是相等的。
 
「等」的意思就是「平等」,具有等量齊觀的力量。我們可以弘法,可以修學,但是身體還是要安頓好,日常生活中雜務要做好,房子要打掃,廁所要洗,這些都是「等無差別」。雜務與弘法是相等的。事情要成其大、成其完整,不忽略每一股力量,才能撐起圓滿的一個團隊。佛教在世間長存,正法可以久住,是自己清楚了解別人的付出,以歡喜心相依互存、和樂共存,去支援和成就它,這才是真正的和合與和諧。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