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錄自136 期
2020.03.20
釋悟因
生命層次 點滴挪移 17報與業
「業」就是行為,後面還有「報」。當自己起心動念要做善事,做了之後,究竟變成「善報」或「惡報」,其實也很難說結果。
佛教推廣資源回收是善法
小時候資源很缺乏,舊報紙都可以回收拿去賣。我小時候最喜歡回收報紙、玻璃、瓶罐,在資源匱乏的年代,賣的錢可以去買麥芽膏吃,回想起來,那是很溫馨的成長路。
紫竹林精舍在施工興建的時候,我說:「大家進去工地,把每一根鐵釘和鋼鐵屑都撿起來做回收。」從那時候開始,紫竹林精舍就開始做資源回收。
就像現在慈濟宣導資源回收,不僅在台灣,也推廣到馬來西亞。當地家家戶戶都去撿回收物,他們撿了以後並沒有交給慈濟,而是自己拿去賣。儘管如此,當地環境變得更乾淨整潔,是由佛教整體帶動起來的,這就是「善法」。
至於回收的資源,後續的溶解、再造、運用,整個流程是有大學問、大文章的。這些事情不是無漏法,也不是究竟法。而每一個動作、每一個行為後面,一定還有對世間回報的問題。要怎麼做才對,有時候說不清楚的,因為資源回收的後續流程十分龐雜,管理階層不一定都能事必躬親,樣樣都監督得到,但這些全部都是「業」。
「業」由個人的心念來判斷
現在大家都玩手機,拚命按讚,甚至把人家「讚」死掉,有女孩因為受不了網路上的批評而自殺,政府還要設立法規,管理網路亂象。這些事情累積起來叫「共業」;有的人則是自己批評別人時,覺得沒事,別人來頂撞自己,就氣沖沖鬧事,自己的叫「別業」。
佛教講「業」跟「報」之間,都還有很大的空間。「業」常常依據個人的心念來判斷,即使剛開始是微小的業力,隨著我們心念轉動,眾人群起仿效,它就會放大,放大以後,又加大張力,於是轉化成為廣大的業,這叫「共中之共」。當然,也有「別中之別」、「共中之別」和「別中之共」的業。
「業」有「引業」與「滿業」之分。「引業」是什麼?轉世為人,或者生天道,或者引入三惡道,這些都叫做「引業」;同樣做人,每個人高、矮、胖、瘦不同,性別、膚色、聲音,五官也有差異,這些是「滿業」。
業也有「定業」與「不定業」之別。或者是輕的「業」,或者是重的「業」。重業裡面也有輕的業,輕業裡面也有重業。但是要記住哦!沒有永久的天堂,也不會永久在地獄,縱使做錯事會下地獄,但是隨著個人善的心念與懺悔的作為,還是能轉出來的。
即使常不輕菩薩信仰堅定,身心完全投入修行中,還是會受看不起他的人打罵欺負。就像我們自己,即使很認真,不見得不會受委屈;很精進,還是要面臨各種考驗;已經很有福報了,但不可能毫無遺憾;即便看起來罪大惡極,也不見得一無是處。
透過修行,能看透過去的想法或作法的不足之處,能從那個地方著手再修正。我們六根具足,能聽聞佛法是很幸福的。即使我們還未成道,還是凡夫,考驗與挫折如此之多,但我們要記得,前往佛道的時候,考驗是一個提醒,提醒我們要用功,要堅定方向,瞭解自己修行的不足之處,無論在修行之道、在成佛之道,始終如此。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