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鬆身心來禪修
3誰在呼吸?



呼吸與生命等長
我們離開母體以後,就會自己呼吸,呼吸跟我們的生命等長。我們要好好地照顧呼吸,放下自己,輕鬆、平衡、自在地看住它。禪修的開始是要練習的,要修平衡、修自在。不論你現在的天下有多寬廣,你都得放下它,將注意力回到呼吸上,一呼、一吸,注意氣息的進出。氣息就如流水,它是持續的、流動的。你就是單純地看住它,從這裡開始,你可以修「止」,也可以進一步修「觀」。
 
有關觀呼吸的法門非常多。南傳、藏傳、漢傳佛教都以之為基礎的修行法門,系統雖多,但都有共同的鑰匙,你當下就能取來檢驗身心是否平穩。
 
觀呼吸不必趕緊或趕慢,而是讓自己的心與呼吸完全地結合。呼吸是很容易的事,就算我們不注意它,它仍會自然地進行,即使晚上沉睡時,也都還在持續。「呼吸」是一個修行的法器,吃飯在呼吸,開車也在呼吸,不論你做任何事都在呼吸,任何時刻你都可以藉由呼吸來修行。修「止」觀察呼吸的進出;如果是修「觀」,也要看自己的呼吸,是急促的或是有壓力的。它是一把能使你解開身心束縛的鑰匙。
 
禪修是真正的慈愛與悲憫
我就讀中國佛教三藏學院時的院長白公老人,他修的是漢傳佛教的法門,是高旻寺來果老和尚的禪宗傳統,所教導的是參「念佛是誰?」觀呼吸時,問「是誰?」
 
「誰在呼吸?」「是我啊!」進去的是我,出來的是我。到底哪一個是我?哪一個不是我?
 
我剛出家時想:「就是我啊!還用問是誰?」後來自己開始禪修以後,愈來愈覺得呼吸好像只有動能的力量在流動,找不到什麼是「我」。身心完全地進入、放空,在那個當下,身心是統一的、自在的、相互平衡的,只有一股能量在流動,哪裡有個「我」?
 
了知沒有「我」而修習慈心禪,會生起一種真正的慈愛與悲憫。因為如果在慈心之中還有個「我」,這個以「我」而產生的慈心就會受到限制,不是平等的慈心,無法遍一切處。
 
修法一定先要從自護護他的慈心作為動機。慈心是真正地從共同整體來看待一切眾生,放空自己,以利他為主要目標,這些都是修法的關鍵。就從這裡開始慢慢地引導我們的心,導引正確的方向。教法在教導我們這些道理,我們藉由禪觀所踐行、體證出來的也是這些道理。
 
心是要引導的,經過引導就會轉而成熟了。成熟以後,還要轉生出來利益一切眾生,修習菩薩道,最後達到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境界。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