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行人的話
牧牛法—寫在香光莊嚴改版卷前



禪宗以牧牛的十種狀況比喻修行的境界,放牛經中佛陀也曾提到牧者如果不知道牧牛的十一種方法,他的牛群就無法繁殖,這十一種方是:一、不知色, 二、不知相,三、不知摩刷,四、不知護瘡,五、不知作煙,六、不知擇道行,七、不知愛牛,八、不知何處渡水,九、不知逐好水草,十、母牛不遺殘,十一、不知分別養可用不可用。也就是說如果牧者能了解自己所照顧的牛群健康情況,以煙霧驅除蚊蟲,治療、摩刷牛隻身上的傷口,協助牛群行道過河,用心尋找有充足水草的地方,擠牛乳時不忘留些乳汁給小牛,他的牛群要能少病、安穩、繁殖,使主人得利是很困難的。
 
修學佛法不外是積聚福慧資糧,以逹到覺悟的過程。首先對此世間須具備覺照的能力,就如牧牛者得先知道牛的色相一樣,洞察世間的真相是生起覺觀的第一步。世間的真相是什麼?惟一不變的真理就是「變」。人類從不斷的改變中,由過去走到現在,也將從不斷的改變中,走向未來;無論過去或未來,都在歷史的軌道上,而歷史就在我們的生活當中,目前我們所享有的世界,是由上一代乃至過去無數代的人奮鬥而來,我們每天所作所為也都將成為歷史的一部份,且再影響未來。環顧發生在我們周遭的問題,大者如國與國之間的交往、協定:次如政策的施行,環境的保護、交通的改善等的處理,莫不是由我們自身以至社會的問題,因因果果相襲而來,也總離不開「人」這個課題。透過宗教教育,使人瞭解自他,培養清明的理智、敏銳的觀察力,遠離貪染的欲壑、瞋恚的暴流、愚癡的泥沼,知道:摩刷習染的方法,如何治療自他的傷口,如何消除障礙,如何以四諦八正道為行止的依歸,我們才不會在林林總總的事件中茫熱無措,才有可能創造一個清明的未來。
 
「香光莊嚴」是一個伴您鑑往知來、積聚福慧資糧的朋友。自民國七十四年發行至今已出版二十八期,本期(二十九期)開始,將以十六開本的型態與您見面。站在歷史的觀點,探索過去,以積極、開放的態度創造淨土,是我們努力的理想,而其中宗教教育是我們實踐的方法。在編輯體例上,我們延續過去的風格,增加專輯、宗教與教育、佛學譯叢等專欄。在「專輯」裡,我們希望透過有系統的企劃,報導各種活動或研究,本期所報導的是香光尼僧團紫竹精舍落成系列活動;「宗教與教育」則是以討論宗教或教學理念、方法為主,我們想藉此為佛教教育提供另一個思考的方向,本期特到出陳怡安博士於紫竹林精舍演講的「宗教的社會責任」;「佛學譯叢」則是不同語系的佛學研究交流園地:「菩提道上」由湧泉之歌延續而來,是法師及居士們發表修學心得的園地;「春風化雨」是香光尼僧團方丈與都監的談話或開示。
 
「香光莊嚴」是一份大家的刊物,讓我們一起耕耘、灌溉,彼此提攜,彼此分享,期盼每一位有緣人都能獲得心靈的自在,升起智慧的煙,將煩惱的蚊蟲驅走,以慈悲的心眼,共同走進無我實相的空舍中。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