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化雨
戒香莊嚴:在家學佛的生活行儀



 

菩薩的修行
 
菩薩有二種,一者出家菩薩,二者在家菩薩。「菩薩的修行」就是菩薩道、菩薩行的修行。
 
佛世,有很多優婆塞、優婆夷足以為後人的楷範。他們參與世間、參與社會。《維摩詰經》裡敘述的維摩詰居士,「示現妻子,好樂梵行」,他學佛學得非常好,也參與很多的社會事業,是居士的楷範。出家眾中也有很多楷範,像佛陀的十大弟子、千二百五十人的弟子,以及自古以來歷代的高僧大德。佛法在世間,四眾弟子各司其責、共轉法輪,這一股僧俗共成的力量,在佛教大乘經典上,或者是佛教的歷史上,都是可圈可點。尤其是此時此刻的廿一世紀,佛弟子不僅自求解脫,同時也考慮佛教在世間的推展、關懷世間。
 
佛弟子以佛為師,遵循佛陀所說的教法、教誡,因此說「以戒為師」、「以法為師」。「法」,指佛陀所說的教法;不論出家在家,法同一味,教理、教義是相同的。但是佛陀的教誡,有關戒與律的教導,則出家、在家的要求是不一樣。因為出家與在家二者的生活形態不同,擔負的任務不同,參與的團體與社會使命不同。本文主要探討菩薩以在家身分,有妻子兒女、有事業,他怎麼來學佛,怎麼在完成世間的參與時,又能學佛學得深入、如何地受學菩薩戒。探討的是在家學佛的生活行儀。
 
「菩薩」的意義
 
菩薩,是梵語「菩提薩埵」(Bodhisattva)的簡稱。漢譯為「覺悟的有情」,意思是菩薩把「覺悟」這件事,放在很重要的位置。菩薩也稱為「大道心的眾生」,「有情」也稱為「眾生」。這是新譯跟舊譯的差別。佛教的七眾弟子,有一類是聲聞眾,有一類是菩薩眾。在大乘佛法的解釋,菩薩的特色,所謂「覺悟的有情」,其中有自覺的歷程;有覺悟他人的歷程;有的已達到覺悟圓滿的境界。可見覺悟是有對象及層次的差別。如果以自覺為主,常常說的是聲聞眾;如果以覺悟他人為主,這是在自覺之外,多了一分的把別人的覺悟納進到自己關心的範疇;至於自覺覺他達到覺悟圓滿的境界就是佛陀,也是菩薩最究竟的果位。
 
菩薩的根本戒:菩提心
 
自覺或者覺他,都是向覺悟圓滿的目標邁進。意思是,他已經在覺悟的道上認真、投入,只是功行還沒有圓滿;自修還沒有圓滿;利樂眾生還沒有圓滿。因此菩薩道可說是一個「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歷程。而這樣的發心就稱為「菩提心」,也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菩提心是菩薩的根本戒,通於出家、在家。
 
《優婆塞戒經》提到:「善生言:『世尊!眾生云何發菩提心?』『善男子!為二事故發菩提心:一者增長壽命;二者增長財物。復有二事:一者為不斷絕菩薩種姓;二者為斷眾生罪苦煩惱。』」善生問佛陀為何要發菩提心,佛陀說為了增長壽命和增長財物而發菩提心。「增長壽命」,能有更多時間在世間修行、奉行佛法。「增長財物」,財物充盈,使能廣行供養、大行布施。這是從自利的方面來說。接著佛陀又說發菩提心能「不斷菩薩種姓」,讓菩薩種姓在世間源源不絕。「菩薩種姓」,就是有修學菩薩的這一類型的人。「斷眾生罪苦煩惱」,讓眾生的罪苦煩惱能夠斷除。這是濟渡、救度眾生,是關懷眾生的利他行。
 
利他的基礎在於對世間的關懷、悲憫與不捨。一般講「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菩薩在世間實踐落實,他用他的生命,用他的身、口、意在思惟的時候,不是只有自己的解脫,而是把這份悲憫,擴及到自己以外的每一個人。關心自己的修學,也關心自己跟他人之間的互動關係,考慮到他人的感受,不管是正報的世間、依報的世間,知覺他人感受的這一份悲憫,菩薩全都納在他的覺知裡面,納到自己的修行裡面。這叫慈悲心、慈悲行。
 
依緣起法來說,我們一直在跟其他的人、其他的眾生結緣。從整個寰宇的角度來看,眾生是生存在同一個時空、因緣裡面,彼此是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無法切割的。同時從長遠的時間來看,我們的所作行為,不是這裡做完就沒了。這些行為,它是有後續力的。所以我常常說:「如果下一次,我仍然還回到這個人間,希望它還有佛法,希望這個世間,還能夠適合人住,還會更加增上,更加和善。」我是用這樣角度、這樣的緣起觀來看待菩提心。
 
誰可以受菩薩戒?
 
出家菩薩是從沙彌、沙彌尼、式叉摩那、比丘、比丘尼的基礎來修菩薩戒。在家眾的菩薩戒則在三歸五戒的基礎上面受菩薩戒。
 
誰可以受菩薩戒?《梵網經》提到:「若受佛戒者:國王、王子、百官、宰相、比丘、比丘尼、十八梵天、六欲天子、庶民、黃門、婬男、婬女、奴婢、八部鬼神、金剛神、畜生、乃至變化人,但解法師語,盡受得戒,皆名第一清淨者。」無論是什麼身分的眾生,只要能聽得懂法師的教授,都可以受菩薩戒。這是大乘的精神。它的理論依據是「眾生有佛性」。
 
《法華經》說:一切眾生「漸漸修學,悉當成佛。」因此過去諸佛都以種種方便、示教利喜,令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發菩提心也就是發佛性的心。有一位常不輕菩薩逢人就說:「汝等皆當作佛。」這是對佛陀的信仰,也是對自己成佛的期許。從「眾生皆可成佛」的理論來看,任誰都可以受菩薩戒,同時菩薩戒也是每個人都要來受持的。從開始學佛,自尊自重,知道自己有佛性可成,所有的修學,自利利他、上求下化都成了自己本分的事。
 
每個人都受持菩薩戒,都來實踐自己本分的事,這就構成世間共同的氣氛,也叫業行。菩薩發願修學,也不是一次把所有的事情都解決,而是這一生完成某一部分,成就個人的別業,成就大家的共業,世間的淨化是這樣的輾轉相互成就。
 
菩薩戒的戒本
 
中國譯經大師鳩摩羅什翻譯了《受戒儀軌》一卷,開始了菩薩戒在中國的弘傳。而在中國首次傳授戒法的是曇無讖大師,他當時為道進等人授菩薩戒。這二件事是在東晉時期,距今一千五百年前的事。
 
在漢譯經典的菩薩戒本有:《梵網經菩薩戒本》、《瓔珞菩薩戒本》、《瑜伽戒本》、《地持戒本》、《善戒戒本》、《優婆塞菩薩戒本》等。這六種版本共有二個系統:前二種版本是梵網系統,後四種版本是瑜伽系統。六種版本的菩薩戒有的通於出家、在家。如前所述,四眾弟子修學,法是同味,但在戒律的修學應該有所不同,因此對在家居士的指導,往往就會用瑜伽戒本,尤其是《優婆塞菩薩戒本》,這是專門針對指導在家居士的戒本。
 
《優婆塞菩薩戒本》共七卷二十八品。每一品的結語都會標出:「善男子,如佛所說:菩薩兩種: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薩名為比丘,在家菩薩名優婆塞。出家菩薩持出家戒是不為難;在家菩薩持在家戒是乃為難。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惡因緣所纏繞故。」意思是在家菩薩比出家菩薩還要難修。在家菩薩的「惡因緣」,指的是「濁劣」等不好的因緣,例如:家庭的紛擾、家務的干擾、職場的競爭、環境的誘惑…等。在輪迴路上所要面對的、所持的戒律比出家菩薩還複雜。這是對在家居士從人道走向佛道的勉勵!
 
止持與作持
 
菩薩戒在上述六種版本裡的戒條多少不一,如果以菩薩戒的總綱來說就是「三聚淨戒」,即三類必需受持的戒法:「願斷一切惡 ,願修一切善,願度一切眾生。」
 
第一類的戒:斷惡。凡是一切惡的都不可以去作,這叫「止持」。不應該做的卻做了,當然是不對的。第二類的戒:修善。凡是一切善法都要去做,這叫「作持」。應該要做如果沒有做,也是不對的。除了止持跟作持,更重要的是「願度一切眾生」,成就眾生的善根,成就眾生的修法。
 
在家菩薩戒舉隅
 
菩薩受持戒律有次第嗎?有的。就《優婆塞菩薩戒本》而言,戒條有六重二十八輕。其中的六重是不殺生、不偷盜、不說大妄語、不邪淫、不飲酒、不說四眾過,以五戒為基礎而成為菩薩的六重。菩薩受持戒律的次第,以五戒為基礎,再往上累積福德智慧資糧。
 
以不殺生來說,菩薩不應殺害眾生的生命,同時一切使眾生免於傷害的情況要儘量去維護。我舉個例:最近天主教的教宗去非洲。他在非洲說:以天主教的教義,男女兩性不應該用保險套。很多的修女就反對了,她們說非洲愛滋的傳染非常的猖狂,而且一直在蔓延。我看到這一則新聞的時候,我反思:什麼叫菩薩戒?什麼叫菩薩行?
 
要不要用保險套?儘管在戒律裡面,沒有談到保險套,如果是基於慈悲,基於菩薩的行為,基於世間有這樣的病,我們要慎重來看待:如果可以減少傳染,本來就應該要推廣,由你的身、口、意去告訴人家。讓人們能夠無畏地、清淨地、永續地居住在這個世間。這就是菩薩行、菩薩戒,以菩提心做出發點,也就是菩薩道。
 
菩薩戒裡面還有一條跟殺戒有關,就是輕戒的第十八條:「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為身命須田作者,不求淨水及陸種處,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種田、作田就是耕種田地。耕種田地要引水灌溉。耕種引用的水最好是用「淨水」。什麼叫淨水呢?符合這個植物它應該使用的水叫「淨水」。但是最近就看到台灣生產的米,也有叫鎘米,也有叫汞米…。
 
修學菩薩道其實還要配合「知識」、「知能」的長養。所謂菩薩在五明處求,內明、因明、工巧明、醫方明、聲明。可能我們在初學菩薩時,還處在一個無知的狀態,例如過去科技還沒有發展到這個地步,現在知道了就懺悔不再做。如果知道以後,仍然還是用那些鎘米,又是汞的東西,為了耕種可以豐收,如果讓人吃了身心不安,自己也不能心安。
 
勸修菩薩戒
 
《菩薩瓔珞本業經》說:「有犯名菩薩,無犯名外道。」意思是有戒可犯是菩薩,無戒可犯是外道。強調「有戒」勝於「無戒」。有戒律規範著自己,掌握自己行為的尺度、邊際,至少是做到「盡心」。因此菩薩戒是有受戒沒有捨戒,一受永受。即使只受一條戒,是一分菩薩,還是菩薩;犯了輕戒,在法師、大德面前虔誠的懺悔,就可以清淨。若犯輕戒或重戒,可以重新受戒,不斷不斷的向上向善,仍有無盡的功德。施眾生以無畏,耐心地培養自己的善根福德因緣,這是在家菩薩最可貴的地方。
 
我們每個人都跟佛陀約定:「我願意學習」。不管是三歸依,或者是三聚淨戒——斷惡,修善,度化眾生——或者是四弘誓願,就是跟自己說:「我願意,雖然我現在還不足,但是我願意學習。我知道這是一個人生的大方向。」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