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機—悟因長老尼如是讀《六祖壇經》
禪機15 五八果上圓,六七因中轉



《六祖壇經》
僧智通,壽州安豐人。初看《楞伽經》,約千餘遍,而不會三身四智。禮師求解其義。
 
師曰:「三身者,清淨法身,汝之性也;圓滿報身,汝之智也;千百億化身,汝之行也。若離本性,別說三身,即名有身無智;若悟三身無有自性,即明四智菩提。」
 
聽吾偈曰: 「自性具三身,發明成四智,不離見聞緣,超然登佛地。吾今為汝說,諦信永無迷,莫學馳求者,終日說菩提。」
 
通再啟曰:「四智之義,可得聞乎?」 師曰:「既會三身,便明四智。何更問耶?若離三身,別談四智,此名有智無身。即此有智,還成無智。」
 
復說偈曰: 「大圓鏡智性清淨,平等性智心無病,妙觀察智見非功,成所作智同圓鏡。五八六七果因轉,但用名言無實性,若於轉處不留情,繁興永處那伽定。」
 
通頓悟性智,遂呈偈曰: 「三身元我體,四智本心明,身智融無礙,應物任隨形。起修皆妄動,守住匪真精,妙旨因師曉,終亡染污名。」
 
【悟因長老尼如是讀】
智通禪師請惠能大師開示:「三身」與「四智」的關係?
 
六祖大師說:「三身」、「四智」是一體的兩面,是同一件事。如果有「智」、沒有「身」,「智」架在什麼地方呢?智是身心放出的光,我們有身,也有自己評量衡斷的一個標準。
 
什麼叫做「四智」?修行要「轉識成智」。
 
「識」的意思,就是了別、分別,而且是不斷地考慮、思慮。有眼、耳、鼻、舌、身這前五識,還有第六意識、第七末那識及第八阿賴耶識。
 
佛陀的偉大在告訴我們:人可以覺知、修行,可以不必讓自己痛苦,可以把痛苦轉化成為一種朗然的修行方法。就是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
 
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妙觀察智」就是像觀音菩薩一樣,觀音菩薩「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
 
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也就是沒有偏見,以平等心看待彼此。
 
轉第八識為「大圓鏡智」,大圓鏡智的本性,就是清淨圓滿的。
 
六祖惠能在教我們:每一個知覺,每一個從我們心中召喚出來的影像、情緒、動作,都是自心的反應,這些都是修行。
 
惠能大師語重心長的說:你看這些千變萬化,只是名稱的變化,不是本體上有任何的變化。如果在「轉識成智」的時候,能夠實現徹底的、穩定的轉變,能夠沒有任何的懷疑、猶豫—即使在塵世裡面,你的心永遠是在平靜安寧的禪定當中。參禪,就是要有能力來處理身心所影現的各種變化。這種變化,是從內在著手;也受外在影響的,這叫「轉識成智」。
 
在修行的過程當中,前五識和第八識只有在成道以後,才能完全地轉過去,現在能用功的是第六識和第七識。
 
《六祖壇經》說:「五八六七果因轉。」就是指前五識和第八識,在修行成就的「果」上才能夠轉識成智 ;第六識和第七識在修行過程的「因」地中轉。因為,前五識所碰觸的外境由不得我們,例如我們不能控制天是否下雨,但下雨時,要不要穿上雨衣、雨鞋,卻是我們的第六識和第七識可以決定的。
 
經典也說:「五八果上圓,六七因中轉。」我們修行最應該要注意的,就是第六識。第六識像孫悟空,想過去、想未來,沒一刻停歇的,還做了很多未來的計畫。但是,如何實踐呢?這才是你要用功的地方。
 
六祖惠能大師體悟到修行的鑰匙放在哪裡。他甚至說:「三身四智」只是名稱的改變,不是本體的轉變。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