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戒律的人間性—2 佛語具三相
佛陀攝僧,以戒為本



佛教以戒為根本,並無討價還價的餘地,佛陀講戒的內容都是世間的事行,例如分辨善惡、正確的生活方式,或接受世間的檢核與習慣等,而不是直接跳躍至講境界的提升。「人成即佛成」,人都做不好,怎麼可能成佛?因此,不要只會一直談「空」,佛弟子活在世間,生活起居都與自己所處的環境社會息息相關。
 
儘管社會與宗教是相互影響,但佛教仍有共世間與不共世間之處。「共世間」是說佛教與社會大眾都同在一個社會中,受到國家法律、制度、風俗習慣的影響。面對佛教僧團的事務,要先能「辨內外」,例如有修道者、在家居士或無信仰者,乃至七眾的倫理。再則要「分大小」,僧事有大小、戒律有輕重,乃至團體與個人界限的劃定。最後,是「判緩急」,每件事有先後,依其緩急程度來處理,尤其緊急事件、危機處理等,平時就要有所練習,律典中的「略說戒」是很值得學習的例子。
 
內外、大小、緩急,最核心的是「本末」,佛陀「攝僧」以戒律為本,要先瞭解,才能持身—持你這個身體處於大眾之中,進道修業,既幫助自己也幫助別人。例如,僧人犯戒,要先問犯的是性戒或遮戒?是重戒或輕戒?是自主的或被強迫的?是有意的或無意的?每個面向都要先整理清楚。就如有人說開車輾到一條狗,這是重戒或輕戒?要如何處理?如果將一切都瞭解清楚後,也有責任勸導這位僧眾來懺悔,解除他的罪惡感,讓他日後還能安心辦道。僧團這平台要在這世間立足,這些都是僧人該具備的眼光與能力。
 
「不違法性」—契入實相的修證,是增上的問題,當然還是從戒律說起。佛陀以二諦為眾生說法,一是勝義諦,一是世俗諦。勝義諦就是實相、究竟法,你要證到何種境界,你的精神與修為可以提升到何種層次,這當然是每個人都想要的。但是,落實下來,一定是共世間的身、口、意行。即使現在一切都自動化了,人類即將面臨被機器人取代的境地,有人就說未來不需要宗教,這是不可能的,只要是人的世界,當我們對佛教久住的方向清楚,佛教就能在世間拓展。
 
我們希望正法能久住,不僅是個人要得成就,還要承擔佛教永續經營的責任,其綱領就是戒、定、慧三學,方針就是這佛語三相。從戒開始,修定、修慧,所有的修證成就都還是要能為世間所用,這才是佛法不離世間的根本精神。
 
所以,佛陀說「小小戒可以捨」,之後應該要如何處理?還是要回到佛陀的智慧,其根本即是戒、定、慧三學。經典有五種人說,戒律只有佛制,適應環境的同時,視需要再增加隨方毘尼、清規或各種制度,但永遠只有佛陀所制的戒律是最珍貴且不可改變的。
 
佛陀不但制訂戒律,他還為我們授戒,經由代代傳承,此時此刻的我們領受了佛陀的戒律,就是要去遵守、去理解,這跟我的修道與對世間的關懷,是完全結合的。
 
有僧人認為趕快證果比較重要,其實即使是證果,還是不能沒有戒律。也有僧人說:「戒律很麻煩啊!」還有更多的人是怕吵,想住到廟裡圖個清靜,最好是山門都關起來:「我生活沒有匱乏,廟蓋得這麼大,讓我安靜地住就好。」那麼,你又何必來出家呢?你大可回家享受少爺或千金的生活,如果你不想承擔佛教命脈的責任,出家又能做什麼呢?
 
有僧人說「戒緩乘急」,應該要趕快證果,滿心只想丟下世間而去西方極樂世界,就能樂得清閒,那別人要怎麼辦?你以這樣的方式來告訴人們你所信仰的宗教,他人又會如何看待佛教?世間人都尚且不允許如此,還要擔負社會的責任,更何況是佛教的出家人呢?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