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戒律的人間性—2 佛語具三相
戒為戒、定、慧三學之首



戒律裡有「犯與不犯」或「輕與重」的判別準則,也要判斷其促發的因緣始末,如此持守戒律才能獲得清涼。這些都要學會辨析的,不是什麼都不加分別,而盡談一切皆是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講戒律,要先建立觀念—有「我」與「他」,有「時間」與「空間」,有「作者」與「受者」,有「利益」與「過患」,有「犯」與「不犯」,有「輕」與「重」,有「開」與「遮」,有「持」與「犯」。經典裡所說的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無作者、無受者、無時空,這些說的都是實相。但修學佛法還是有次第,有安頓身心、世間的方便,佛法要久住世間,安立了很多的假名,這就是修學次第。
 
在戒、定、慧三學的修學次第中,戒學排在首位。所以學佛後,要研讀戒律,要清楚戒律的內容,千萬不可左一個「無我相」、右一個「無人相」,不僅會混亂世間,甚至可能會自取墮落。
 
做為一個修行者不可以不學戒律,常聽人說「開悟、得神通比較重要」,如果不腳踏實地從戒律開始學習,說這樣的話不僅不知所云,也會危害佛教。有人則說「禮教吃人」,於是就摒棄禮教,特立獨行,這是偏頗的,因為禮教吃人也有它的一套,我們反而要先知道它哪裡吃人,才能不受其束縛。戒律或文化傳承、風俗之所以能傳之久遠,自然有它的存在價值與意義,我們要先掌握的即是這部分。
 
佛教要永住在世間,不能不知道世間的善惡,縱使是大乘論師如龍樹、無著、世親或提婆,也都是在比丘僧團出家,受具足戒,依照這個次序而修學。先發菩提心,嚴持戒律,再增上提升精神境界,並未推翻僧團原本的秩序與制度。佛陀一直將律制作為佛教教團最尊崇的核心,所以做為僧眾,要先從學戒、持戒開始,身安而後道隆。如果發願要弘傳佛法到世界各地,這還要有方法,就是要先讓佛教為當地人所接受。
 
僧團以比丘作為中心,佛陀也允許女眾出家成為比丘尼。但是,比丘尼僧團與比丘僧團是兩個僧團,並未合併成為一個僧團,這點必須清楚。儘管有五部律,部派林立,戒條有開合,但只是在小小戒上有開合,綱領並沒有紊亂。
 
受持戒律是每個僧眾應該有的本分與義務,不是把「受持戒律」這件事交給律師們就可以的,其他佛教傳承並無漢傳佛教所謂的「律宗」,律宗是專門深入研究戒律的人所組成的宗派,但是戒律是每個僧人都要遵守受持的,受戒、學戒、持戒、弘戒,這是僧人的本分,是任何宗派都不能缺少的。就如淨土宗,什麼是修「淨」?佛教本來就是致力於人間的淨化,淨化世間是所有佛弟子的責任,持戒也是為了要淨化世間。所以,修淨與持律有著共同的方向。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