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與「默觀」 作為宗教理解的範疇(1)
前言

我要摧毀聰明人的智慧,我要廢除博學者的學問。(apolō tēn sophian tōn sophōn, kai tēn súnesin tōn sunetōn athetēsō)—《哥林多前書》1:19 (2)



自古以來,「行動」和「默觀」就以這個名字或那個名字成了不變的宗教範疇。為了避免迷失於世界不同宗教傳統中繁多的意義和解釋,使用「離心者」(the centrifugal)和「向心者」(the centripetal)兩個語詞來指明人的兩個基本態度,對我們而言可能就已足夠。
 
「離心者」主要是指物質的、外在的、「現實主義的」(realistic)、歷史的和時間性的;「向心者」主要是精神的、向內的、「理想主義的」(idealistic)、原型的和非時間性的。「創造」(poiesis)和「理論」(theoria)或「業報」(karman)和「智慧」(jñāna)或許是對等的語詞,而「實現」(praxis)和「虔敬」(bhakti)則介於它們兩者之間。
 
 
「行動」傾向檢查、干預、實驗、推理,它多半是實用主義的,以其成果檢驗觀念;「默觀」則傾向觀察、看、經驗、直覺,它多半是理論性的,以其自身的光輝和力量接受觀念。行動者基於生存,真理(在締造中)被征服;默觀者由本質決定,真理在單純的直覺(simplex intuitus)中被發現。
 
本文的目的有三重:
 
(一)揭示一個悖論性的事實,那就是儘管在各個傳統中,「默觀」基本上被視為是一種高級的宗教生活方式,但它在宗教間對話中,卻幾乎未生起應有的作用。
 
(二)通過印度教和基督教傳統的兩個範例,證明在「宗教相遇」中運用默觀的「方法」是有價值的,而且是不可或缺的。
 
(三)提出「行動」和「默觀」兩種方法都是必要的,如果將其孤立起來,則都是不充分的;如果能得到正確的理解,兩種方法則是互補的,會導致一種跨宗教的相互豐富,而這種相互豐富可能是當今人類的主要希望之一。
 
 
(1) 本文是兩篇論文的修訂稿,這兩篇論文分別載於Main Currents of Morden Thought 30(1973), p. 75-81,以及Contemplation and Action in World Religions(Yusuflibish 與lleana Mareulescu 編輯,該書論文選自the Rothko Chapel Colloquium “Traditional Modes of Contemplation and Action” , Seattle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78), p. 85-104,論文題目與本文同名。
(2) “Perdam sapientiam sapientium, et prudentiam prudentium reprobabo.” 參看《以賽亞書》29:14;《詩篇》33:10。實際上,人類所有的傳統經典和口頭傳統都充滿這樣的陳述,文士和博學家們對它們的解釋常常過於誇張。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