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的傳承與永續
43 永續發展代表人們需要佛法



生意人常說:「銀貨兩訖,兩不相欠。」在現代社會中,一個優良的產品除了強調經久耐用,還要提供售後服務。
 
世間的營運尚且要經久耐用,表示這品牌經得起考驗。佛教教團更是要永續發展,在人間點燃生命之光,讓世間法輪常轉。
 
立足時代,生生不息
「永續發展」意味著未來的發展要持續,佛法的用語叫「正法久住」。「久」的意思是「持續」、「永續」,而非過眼雲煙、燦爛一時。如何永續發展?除了要努力以法來經營,最重要的是能在時代的更迭中存活。
 
如何讓佛法久住?在訂定方針與策略時,何者可以隨宜方便而調適,何者是不變的根本,在這槓桿的兩端,領導人必須時時掌握它們平衡的支點,這便考驗著領導人的智慧。
 
佛法要能永續,就需要生生不息。之所以能生生不息,是由於人們需要它,因為人世間永遠存在著生、老、病、死、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陰熾盛苦等苦迫。這些苦惱使人的身心感到不自由、不自在,透過修習佛法,可以找回心靈的平靜與解脫。因此,不論任何時代,人們都需要佛法。
 
然而,佛教如何回應人們的需求?如何透過現代的弘法方式,將佛法所說的道理以及清淨身心的方式,讓現代人能迅速且確實地了解且方便踐行?我想除了比丘、比丘尼個人需要努力之外,教團更需要有這樣的嗅覺、眼光。
 
開拓弘法的層面
「久住」的「久」,常常與時間有關,也與地域有關。早期交通不便,又受地理區隔,求法者必須跋山涉水,四處行腳。現在已是資訊發展快速且發達的時代,很多知識都放在雲端、網路,以前必須到深山古剎的藏經閣或到佛學院裡,才能取得的佛法的內容,現在只要透過網路,電腦、手機一上網,你都可以閱讀得到,例如佛教大藏經、學術論文、新書資訊、法師開示等等,知識取得容易,傳遞也相當迅速。一個訊息放到網路,很快地全世界都傳遍了。這叫社會的開放,造就了網路無國界的現象。
 
資訊的取得快速,資料的保存也較紙本時代容易,時代不斷地在進步,人的需求也不斷地在時空的變遷裡有所改變。佛教要如何「正法久住」?教團如何永續經營?最重要的是,佛教教團必須能正視並回應不同時間、不同地域的人對佛法的需求,這需要開拓更多弘法層面,更深入地探索各種弘法的可能性,運用當代的工具與資源,才能使正法久住世間。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