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錄自121 期
2015.12.20
釋悟因
道場宗風與領導管理39 適時調整規矩,無須更動戒律
對於佛教徒來說,持戒是十分重要的一件事。戒律規範了佛教徒的舉止言行,以及日常生活的準則,是佛教徒的修行與生活的依循。但戒律是佛陀於二千五百多年前所制定的,隨著佛教流傳到世界各地後,原本的戒律還適用嗎?是否應該因應不同的區域與文化而修改?又是否該適應時代的潮流而作調整?
若為了迎合時代、方便弘法而任意更改戒律,我是反對的。
更改戒律之例
越南籍的一行禪師為了度眾的方便,將戒律做了修改。以沙彌十戒為例,其中「不飲酒戒」,一行禪師宣示的是:「不飲酒、不吸毒或者服用其他任何含有毒素的物品。」
「不著華鬘、香油塗身戒」,則宣示:「不使用香水、脂粉或化粧品,不戴珠寶首飾。」
「不歌舞觀聽戒」,宣示的內容是:「不看小說……,不聽、不唱愛情歌曲……,不浪費時間打電子遊戲機……。」
此外,一行禪師研擬一套號稱現代佛教徒的日常生活綱領―「正念修習十四要訣」。這十四要訣是參酌現代環境及濃縮古代重要戒律,所完成的十四個戒條,以此作為其信徒的行為基準。信徒們必須每半個月依照特定的儀軌舉行「布薩」,集體念誦一次。
因應當下時空,善巧調整規矩
一行禪師主張要依據現代人的文化特性,對戒律內容作適度的調整。但我認為:戒律的制定有其根據與意義,沒有必要去修改,也不是我們想改就改的。從佛陀入滅以後,佛陀所制訂的戒律,我們不要更改;佛陀並未制訂的,也不必再制―這是大迦葉尊者在第一次結集時,就已拍板定案的。自古以來,也一直在處理這樣的問題。
平時寺裡辦活動,也會另設一些規矩,這樣就需要更改戒律嗎?其實,為了適應現代社會所需,可以適時調整規矩,但無須更動根本的戒律。佛教傳入中國時,中國的禪宗祖師就深知那是印度的生活方式,未必適用於中國,於是設立「清規」,不必一定要拘泥於過去的律制,以此而適應本土的生活習俗。
例如,印度僧人不可以掘地、拔生草,也不可以耕種,因為這樣會傷害以土壤維生的小動物。佛教傳入中國後,中國人無法接受僧人乞食的生活習慣,因此僧人必須自耕自食,才能維持色身。唐朝百丈禪師因而立清規,倡導「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精神,這樣的主張符合了中國人勤勞的美德。
像這般不更動根本戒律,而又能找到屬於中國僧人生活的軌範原則,這是因應當下的時空所作的善巧調整。只是我們不禁要問:所謂的「勤勞」,一定是指下田耕種嗎?
在當代的台灣,沒有農民的身分尚且不能擁有農地,更何況耕種?所以,現代僧人的「作務」在型態上已有很大的轉變―當香燈整理大殿是作務,演講弘法是作務,至佛學院授課也是作務。以前主張農禪生活,現在資訊發達,資訊可放在雲端,也可從雲端取得,大家都在網路上弘法耕耘。
大眾建立共識更為重要
腳步跟上時代,大眾有共識認同教團,為了同一信念而發心弘法,這比什麼都重要。共住可以設共住規約,以規範眾人的起居事項,佛學院有院規讓學生有所遵循,齋堂裡有用齋的規矩,出外有出外的原則與注意事項,圖書館有借書的規則等等。凡是生活中的一切事務,或每個部門的功能維持,都有不同的規定。如此一來,就可使道場的運作與生活更加進入軌道,維持井然有序的生活。
所以,建立僧團大眾的共識,遵守符合團體生活所立的規矩,比大費周章地去更改戒律更為重要。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