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團與社會
08 將佛法傳播至「邊地」



邊地弘法是僧人的責任
把佛法傳播至「邊地」,是僧人的弘法任務之一。所謂的「邊地」,並非指現今所說的經濟、政治、文化等的偏遠地區,而是指佛教文化尚未傳播到的地區。
 
佛陀在世時,主要行化於恆河兩岸,在二千年前,佛教從印度傳到中國,陸路所經之處,不是高山峻嶺,就是黃沙漠漠,人跡罕至,誰會行經那樣的地方呢?
 
有一類是由國家派任、駐守邊疆的軍事人員,另一類則是做買賣的商賈,他們要運送物資以流通有無。除了軍隊、商旅之外,還有探險家,他們充滿了好奇,要去各國尋找古蹟、珍奇寶玩。
 
此外,走在這條路線的還有宗教師。從漢末、三國時期,逐漸有一些外國僧侶遠從印度、波斯(今伊朗)來到中國播撒佛法的種子。
 
異域高僧前來中土的典範
東晉時期,佛圖澄遠從西域的龜茲來到中國弘法,抵達洛陽時已近八十歲高齡。梁武帝時期,另一位著名的高僧達摩,從印度由海路來到廣州弘法,後來成為中國禪宗的初祖。
 
他們為何要千里迢迢、不畏艱辛地來到中土?這一段弘法的旅程,不僅途中會遭遇許多險阻,在溝通上也有語言的障礙,所說的道理或許無人能懂。但他們仍懷抱著弘法的熱忱,憑藉著敏感的覺知與長久的修練功夫,將佛法大興於中國。
 
到「邊地」弘化,猶如開疆闢土。在行去之前,僧人是否早已作好所有的準備?當然沒有,永遠也沒有準備好的時候,也沒有完成的時候。即使在「邊地」待上一輩子,他的弘法志業恐怕也尚未圓滿功成。播撒下佛法的種子,待它能生根、發芽、開花、結果,絕對不是這一代的人可以完成的,中國佛教之所以能綿遠流長,這是代代僧人不斷努力的成果。
 
佛教在哪裡?在每一個弘化的據點,也在行旅的路上。修行人行旅所到之處,那裡就是道場、寺院。那些在滾滾黃沙中踽踽獨行的孤寂身影―安世高、鳩摩羅什、竺法護、康僧會……,他們就是如此一步步地將佛法帶到中國。印度的佛法滅亡了,卻在異地開出燦爛而美麗的花朵。
 
靜靜觀想那一幅畫面,一片孤寂中響起佛法智慧的跫音,聲聲入耳……。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